快要关店,张起铭跟徐芸说了几句。
然后,就听她宣布:“今天大家都别走了,大家一块聚一聚。
要打电话给家里的,抓紧时间,收拾好咱们吃好的去。”
这番话说的,有点徐艳萍的意思。
看来,她私下里没少学着堂妹的风格。
给家里打电话的打电话,不用报备的备货打包。
等都弄好了,卷闸门往下一拉。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门外走。
“徐老板,这是上哪去啊?”有隔壁熟人瞧见,好奇多问了句。
徐芸笑呵呵说:“带大家找个地方,吃点好的去。”
对方尴尬一笑,表情别提有多难受。
再看店里俩员工,凑在一块滴滴咕咕,看向自己的眼神透着几分古怪,就像是看见当代黄世仁。
他这心里就更难受,我这是嘴欠什么啊我,寻着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相比几个月前,康复路显的更加繁花似锦。
南来北往的二道贩子,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
也让地方管理放宽限制,加大投入。
于是,络绎不绝的商户接连落成。
吃喝玩乐,光是澡堂子就开了三家,也不知道正不正经。
作为东道主,徐芸选了家开业时间不长,口碑却极好的馆子。
店里以麻辣口味为主,量大价优,很受大众认可。
靠墙占了两张桌,张起铭和徐芸看着墙上的菜单点菜。
“麻婆豆腐,回锅肉,水煮肉片,肘子,红烧鱼…”
这些都是张起铭点的,徐芸还在那思量,他就快把桌上点满了。
十个菜,徐芸又加了两道,烧空心菜和关中烩菜。
一共十二道,两桌一模一样。
“喝点?”点了菜,阎学席提议喝两口。
这桌在座的都是单身,又是第一次见面,不喝点怎么带动气氛。
“那就喝点。”
张起铭发话,徐芸也不反对。
坐在他身边的姑娘,立刻笑着起身说:“喝什么,我去拿。”
“绿瓶西凤。”
老规矩,自己人没什么讲究,喝着顺口就行。
对几人来说,司空见惯的事儿,对其他人可不这样。
到饭馆一点就是十二道菜,还照着上两桌。
喝酒,不喝便宜的散装,张口就是绿西凤。
要不怎么说,老板的朋友都不简单,也怪不得能上得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