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大总统传奇txt > 第44部分(第2页)

第44部分(第2页)

十五年不见,凤仙姑娘还是一点没变,依然是一副鹅蛋小脸,两条轻描过的眉毛如春天刚吐芽儿的柳叶,细瘦的身段儿苗条,头上插了一根蝴蝶簪,温婉秀气。

岁月没在她的脸上留下任何痕迹,或者说,她在宋骁飞心里,永远十六岁!

同治皇帝死后,宋骁飞打听过,凤仙姑娘在宫里,过得还好。她入宫后,光绪皇帝从小就喜欢找这个“姑姑”倾诉。凤仙姑娘擅长画画,慈禧太后有时兴起,还请她教自己画几张牡丹图。

知道她一切安好,宋骁飞也就放心了,他知道自己会有那么一天,会在宫中与她再见面,只是不期以这样的方式,等了足足十五年。

而且,还只是匆匆一瞥。

凤仙姑娘见身穿官服的宋骁飞到来,便主动回避。

宋骁飞知道,自己还不够强大,自己一定要足够强大!

亭子里只剩下光绪皇帝和宋骁飞。

假山上的泉水汩汩流下,“咚咚”落到鹅卵石构筑的池中,水清澈得像一面镜子,光绪皇帝和宋骁飞的影子在水里晃动。

宋骁飞一行完礼,光绪皇帝就迫不及待地问:“汝有何办法可以强国?”

对光绪皇帝而言,这个问题,困扰了他整整十年。

从十岁懂事时起,光绪皇帝就谨记着“凡失寸土者不得入列祖灵位”的大清祖训,中国大片的大好山河被列强瓜分他却难以收回,仅沙俄一国,占中国的国土,就近1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六分之一个中国:1858年5月《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约40万平方公里;1864年,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英国占领缅甸,图谋西藏,法国虽然在越南战败,但亡我之心不死……中国版图大大的“海棠叶”被列强贪婪地啃得体无完肤。在国内,新疆、云南、湖北、两广等封疆大吏各自为政,如今没有一个人像二十岁的光绪皇帝这样,迫切想要知道强国之策。

但这个问题,实在高度抽象,难以回答。

宋骁飞立在光绪皇帝的面前,看了他一眼。光绪皇帝身材瘦小,显得黄龙袍宽大,他高挑的眉毛下,一双褐色的大眼睛,低垂着眼睑,生得大口薄唇,上唇较短,鼻梁很高——一副被称为“隆准”的高贵面相。但他名为帝王,实为最高贵的囚徒,真正的内政大权,全在慈禧太后手里。

光绪皇帝的烦恼,还不只在和慈禧太后争权。他那其貌不扬的皇后,就够让他心烦,他俩不只性生活不协调,性格也相克,各闹各的犟脾气,但最痛苦的事,当着西太后的面或在别人面前,得装成像恩爱夫妻一样。虽然还有一位珍妃可以说说心里话,但慈禧太后不允许他过多接触一个妃子。所以很多时候,光绪皇帝都只能找凤仙姑娘倾诉。

宋骁飞深吸一口气,他知道,面对这样一个皇帝,要想回答如何强国这样高度抽象的问题,绝不能开门见山给他讲民主共和或君主立宪,而要讲究策略:光绪皇帝刚满二十岁,正处于爱做梦的年纪,要给他一个真实的梦境打动他,也就是说,要给他一个强国之梦,一个君临天下之梦!

宋骁飞于是直视光绪皇帝的眼睛,没有回答光绪皇帝的问题,而是说:臣昨晚做了一个梦。

光绪皇帝奇怪地问:什么梦?

宋骁飞看光绪皇帝已经上钩,便滔滔不绝讲起自己的梦想:臣梦见皇上登上泰山之巅,鞭执天下,万邦来朝,泰西诚服,成为王中之王!

臣梦见皇上指挥着千军万马,还有坚船利炮,将祖宗之土,北扩莫斯科,东到东京,西吞欧美!

臣梦见皇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四万万国人美其服,甘其食,乐其居,万世太平由皇上开启。

臣梦见皇上阅尽天下美色,和胸大屁股沉的佳丽夜夜狂欢!

说到最后,宋骁飞两眼放光,光绪皇帝却黯然**,因为在宫里,西宫的太监们都不太把他当回事。光绪皇帝于是赶紧问,这些美梦如何实现?

时机已到,宋骁飞这才跟兴致勃勃的光绪皇帝讲起具体的新政措施,他把一本集合了自己和容闳、李提摩太、严复等人智慧的《日本维新考》交给光绪皇帝,称中国只要“练就十万强兵,开办一万工厂,兴办一万学校”,不出三十年,即可实现强国之梦。

光绪皇帝翻阅了《日本维新考》,很感兴趣,就其中一些问题详细询问宋骁飞,君臣一问一答,不知不觉谈了两个时辰,涉及八股、办学、铁路、开矿、购舰、练兵、教育等,光绪皇帝对宋骁飞更加刮目相看,他越发觉得翁同龢阻挠他和宋骁飞见面是出于和李鸿章的私人恩怨,心里对翁同龢公私不分很不痛快。

宋骁飞面见完光绪皇帝,按照李鸿章的指点,备了一份厚礼去颐和园慈禧太后那谢恩。他先奉送了李莲英一辆价值千金的豪华洋马车和十个印度产的极品大烟,李莲英一高兴,便告诉他慈禧太后喜欢什么样的东西。宋骁飞便通过李莲英向慈禧太后进贡了一座瑞士产的精致玻璃箱八音盒,里面音乐一响,就会有舞女跳舞,还有一尊印度产的镶嵌翡翠宝石的玉面佛像。

慈禧太后收了宋骁飞两样贡品,心里十分喜欢,加上李莲英在一旁说宋骁飞文韬武略,颇有战功,慈禧太后问了他几条自强之策,也颇为满意,道:“怪不得李中堂在哀家面前说,他的位置后继有人,你果然有定乾坤之才,哀家会跟皇上说说,你署理山东巡抚,加兵部侍郎衔,去山东放手干吧。”

慈禧太后还赏给宋骁飞一些福字荷包、银钱,恩赐他可以在颐和园的西苑门内骑马,宋骁飞赶紧谢恩。

宋骁飞从北京回到天津的府邸,谭嗣同就拿着刘坤一的拜帖,上门拜访了。

宋骁飞在客厅接见,谭嗣同是湖南浏阳人,个头不高,落座后身子笔直。宋骁飞端看了他一眼,他鼻梁高挺,双目有神,脑袋后面一条辫子又黑又粗。表面看起来文质彬彬,一开口却豪气冲天。两人颇为投机,谈完维新变法,谭嗣同毫无顾忌地说:“古之变法维新,多有牺牲,如今这世道,恐怕最后非得流血不可。”

宋骁飞正色道:“本官是武将出身,在战场上杀敌,不管是日本兵还是法国兵,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但是,在国内变法维新,我还是希望少些流血牺牲。那些喜欢把枪口对准手足同胞的人,不管如何把自己的愚昧凶残,挂上替天行道或正义真理的旗帜,上台后难免会施行暴政,对民众来说,会是噩梦,对民族来说,更是灾难!”

谭嗣同一听,极为佩服,“我只看到眼前,想不到大人看得深远”,便约定十天后,同去山东济南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