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一帆的这位大学心理选修课老师姓李,五十来岁,是一名身材发福的中年女人,蒋一帆记得她头发上总夹杂着不少银丝。
除了上课,老师也就在课间休息时与蒋一帆简单聊过一次,并互加了qq。
从此,这位蒋一帆毕业后就没见过面的大学老师,成了他精神上最依赖的人。
老师在课上曾说:
“不盲目骄傲,不刻意渺小。”
“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
“同学们,你们应该喜欢夜晚,因为没有黑暗,你们就看不到星星。”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很难听见别人的心声。”
“你们要时刻记得,果实熟透了才可以采摘,思考沉稳了才能充分表达。”
“同学们,这个世界,要想路越走越宽,仁、义、礼、智、信,缺一不可。”
或许没人知道,蒋一帆踏入工作后待人处事的原则,居然都来自他大学时这门选修课的心理学笔记。
虽然笔记本的封面已经脱皮掉色,虽然这位心理学李老师的长相蒋一帆已经十分模糊,但他认为这位老师给予自己的帮助,甚至超过了那些让他获得无数荣誉的数学和物理竞赛老师。
十九岁的蒋一帆,曾经青涩地跟老师说:“老师,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属于我的。房子、车子、奖状、成绩……这些都属于我的爸妈和老师,我的身体很多时候也不由得我控制,就连灵魂……有时候还要跟别人假来假去的,好似也不是我的。”
老师听后笑着说:“这个世界本就不尽人意,你有自己的软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所以我们要练就自身的盔甲。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成熟的承认那些我们原本不相信的事情,但老师希望,你今后的所有成熟,都不是被迫。”
此刻躺在床边的蒋一帆笑得很无奈,承认那些不相信,所有的成熟,都不是被迫……这对他来说,太难了,甚至远远难于捧回一座世界数学竞赛的冠军奖杯。
蒋一帆睁开眼睛掏出手机,默默打开了日历。
很快,他就三十岁了,为何这三十年,明明周围有很多朋友,可他始终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孤独的活着。
自己跟自己相处,原本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似乎变得越来越不易。
老师说:“一帆啊,其实每个人的内心生活都应该是差不多的,你觉得孤独,其实别人也是,因为人本就是孤独的,缓解它带来的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平静的接受它。”
“老师,我失败了。”
老师笑了,“我所认识的蒋一帆,是不会失败的。”
“可是老师,我这次确实失败了。”
“那你不妨更改一下成功的定义。”老师说着发来了一个小太阳的表情。
“更改成功的定义……”正当蒋一帆自喃的同时,他的手机响了,来电提示:王潮。
戴着若无其事的面具,与师兄王潮寒暄一阵后,听对方道:“晨光下反馈我看到了,东光高电也快排到了。”
“嗯,出来了,我就过去。”蒋一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