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涧仁给女儿盖好了被子,留下一盏调暗的落地灯才回休息室去睡觉,没关门,随时能听见这边的动静,他睡着前还多得意的,这带孩子上班也不难嘛。
但现实马上就踢了他的屁股,毕竟当年老头儿带着小徒弟在山上艰难生活,那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跟现在已经大不同了,起码那会儿没人关心师徒二人的死活吧。
这边第二天一早,不等石涧仁下楼,就有来上早班的车间大妈拎了孩子的早餐还有牛奶上楼来,说是昨天晚上听孙秘书安排的,称赞一番懵里懵懂抱着被单坐起来的小姑娘就跑了。
等石涧仁也有点懵的叫女儿换上运动衣跟自己到厂区跑步,吃过早餐回来再补充点牛奶也差不多到了上班时间,然后就开始川流不息的各种女性员工过来探望厂长女儿!
自来水厂其实还保留着国营厂的气氛,虽然不允许随便带家属孩子来上班,但那主要是针对生产车间生产安全,办公楼这边有些双职工带了孩子或者哺乳期的来,也没人说违反规则,小艾这样的简直就是轮番接受各年龄层女性轰炸,先有来帮她梳辫子打理头发的,后面来的看见觉得梳得不好拆了又来过,一上午就梳了四五回,不到中午就有提出带小艾到家属区那边去做客吃饭的,还有谁谁谁家的小姑娘也是差不多大的年纪,准保能跟小艾玩到一块去,一点不耽误厂长工作。
琢磨过味儿来的石涧仁问秘书,孙临才还理所当然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帮厂长分忧,搞得石涧仁啼笑皆非,把选择权试着交给小艾,问她愿不愿去别的叔叔阿姨家吃饭,小姑娘带着强烈抗拒心理拒绝了,于是好不容易石涧仁才让孙临才把员工们的热情给挡回去,下午就自己坐在那办公,小艾看书做清洁,然后接受来自各个部门主管和办公楼里面各上班员工超乎寻常的热情汇报工作兼参观,直到晚上下班以后石涧仁才有机会带着小艾去吃晚餐兼买点新书之类。
这时候坐在商务车里,石涧仁就能察觉到自己面对的是女儿,而不是个当年那种山沟沟里捡来的徒弟了:“今天这样喜欢么?”
小艾在副驾驶乖巧的系上安全带,坐得也规规矩矩:“很喜欢跟爸爸在一起,但那些叔叔阿姨就不喜欢了,他们是来看稀奇的。”
石涧仁只能惊叹这城市里的孩子见识多或者小艾比较敏感:“其实还好了,你去美术学院那边看过妈妈的工作没?”
果然,小艾还叹了口气:“更多人来看我!”
开车的石涧仁都忍不住抽空观察了一下女儿的表情,他没让孩子按照安全规则坐在后面也是这个原因,太不方便他观察教育了:“那你觉得是因为什么才会有这么多人来看你呢?”这也是他今天考虑到的,如果小艾依旧因为被收养的孤儿身份感到敏感,他就要说破这个问题,以自己也是孤儿来开解人生有更多可能性。
没想到五岁的小姑娘认真的想了想,又叹了一口气才回答:“可能是因为我的美貌吧……”
那口吻,让石涧仁差点被正准备冲口而出的安慰噎住,然后就是忍不住的哈哈哈大笑。
时代真的不同了,不可能一切都还因循守旧的照着老办法来。
1279、时代坐标
这种有点自恋的心态肯定是洪巧云给女儿灌输的,让一个曾经在儿童福利院都心思敏感小心谨慎的小女孩儿变得更自我和自信一些,这位艺术家养母没少想办法。
石涧仁同样也花心思,没有带小艾去高级餐厅显摆,先逛书店选了几本孩子喜欢看的图画书,再到快餐店买了汉堡之类,却出来坐在购物中心外的台阶上分享晚餐,冬季天黑得早,这会儿广场周围尽是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匆忙来去的路人比较少,大多是来看电影或者逛街的恋人,还有些带着孩子出来散步的家长老人,和白天看到的繁华都市不太一样。
果然孩子虽然意识不到什么安于清贫的理论,却显得自然了许多,欢快的捧着吃食东张西望,还给石涧仁喂薯条,少了之前小心翼翼的察言观色,更多把注意力放到周围那些带着孩子的父母身上,还跟石涧仁探讨为什么妈妈不能一起来,言语间有点眼馋。
石涧仁咽下了本来想分享同为孤儿的成长经历,介绍美术学院教授和水厂厂长都是多么重要的社会职责,那就很难像普通家庭一样一家三口每天都在一起,小艾的眼神表示她听懂了,还乖巧的不再多问,主动回避了可能会牵扯到福利院或者自己收养身份的话题。
五岁的女孩儿,的确和丢丢那个成天只知道傻乐的两岁愣小子有很大区别,石涧仁细心的体会着这一切,接下来几天都是每天下午下班以后,除了到附近的街上逛逛,就是到水厂宿舍区去,这边就更充满生活化气息,随便找个小食店吃碗面,再买点什么零嘴牵着女儿悠闲的走一圈,时不时还能遇见厂里面的员工聊聊,石涧仁再次发现自己非常着迷这种充满亲情的生活方式。
比较烦的就是贾崇圣依旧每天晚上都会来水厂报到,时间倒是不长,半小时到一小时,谈论今天自己跟齐雪娇或者卞锦林等人讨论书店布局等各方面的情况,石涧仁确实没有看错人,这位四十出头的书商确实有着想把阅读传递给社会的情怀,虽然跟石涧仁的出发点有点差异,但是为城市空间提供更多文化氛围的思路也有他的市场,听了石涧仁想把青少儿阅读,特别是针对边缘人群、弱势群体孩子的阅读氛围塑造起来,前后调整两三天时间做出方案,而且让石涧仁比较惊讶的是这其中居然还有高开明的参与。
因为贾崇圣毕竟还是商人,既然被接纳进入了这个充满特色的团队,就抓紧机会挨个拜访熟络主管高层,连一贯呆在监控中心的高开明都被他骚扰到,可能因为年龄相仿,高开明难得多聊得几句居然是同一所中学的校友,贾崇圣大学实际上也是学的理科和计算机有些关联,所以撬开了高开明的嘴又多交流了几回,最近一直沉浸在手机软件开发中的技术总监给书商老板透露了一个他们研究的课题方向,他早在三五年前就参与过美国一个电子墨水专利的授权工程,根据他在业内了解的情况,这种和手机阅读类似,但更加健康和专业的电子阅读方式很可能就在这两年会爆发出市场成品来,大唐网肯定不会投入巨资去半路出家搞自己不擅长的工业制造,这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壁垒也不是知道原理就能解决的,但过去两三年来的软件技术储备和前瞻性,让高开明的研发团队就是在等待这样类似的厚积薄发契机,也许就是借着来自美国这个电子it产业源发地的什么新浪潮彻底起飞,高开明最后预言石涧仁非常喜欢用手机随身携带阅读的模式可能会是未来发展的阅读方向,传统油墨纸质印刷可能会慢慢走向消亡,他有一部分信心是寄托在这个上面的。
换个书商老板可能当成耳边风听了就算了,但贾崇圣却对石涧仁整个团队都有点迷信的感觉,这两天在自己的印刷出版行业里面大量收集了解信息以后,发现很少有人清楚这点,再对这个市场和技术有了解的人,可能都达不到高开明那样的专业程度,所以兴致勃勃的来跟石涧仁谈是不是能抓住这个机会,同时也要避免跳进未来书店的陷阱,要是投入几千万上亿资金搞了个巨大的购物中心式书店,纸质书却走向消亡那不是血本无归?
本来石涧仁对贾崇圣的这个担心有点哑然失笑的:“你这是杞人忧天,或者螳臂当车,高总监说的这种时代更迭,我不是很懂技术上的事情,但就算认可这种高科技低价普及的未来,也要清楚这绝对是个漫长的过程,会有一个相当长的共存阶段,这是纵观历史上各种技术更迭例子能够看到的最常见情况,你满以为抓住了商机,领先全世界或者全社会引进新技术,却往往成为铺路石跟市场孕育期的牺牲品,不是说因循守旧是最保险的,但我建议这种商机发现了应该寻找更为稳妥的利用方案,这甚至不会影响到图书大厦的建设,毕竟我们这个几层楼的书店其实还有大量的商铺是餐饮、娱乐、服装等其他产业,就算纸质书的市场发生变化,我想也有调整的余地,作为一个爱书的人,我始终认为拿着纸质书翻看的感觉,和拿着电子屏幕还是有区别的,这点我跟高总监看法不太一样。”
贾崇圣却不死心,若有所思坐在石涧仁的办公室,看小艾坐在旁边乖乖的看绘本,仿佛灵光乍现一般,回头又琢磨了两天才下定决心:“对!您说得有道理,哪怕是取代,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正是您的提醒让我发现,儿童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