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万岁约阿希姆笔趣趣 > 第117部分(第1页)

第117部分(第1页)

被击中的德国战舰是“赫尔戈兰”号和“威斯特伐利亚”号,这爆炸的声威相当惊人,纵使有所准备,身处战场的德国海军人员多有惊颤之感,所幸德国主力舰的设计理念是生存第一,两发英国穿甲弹还不足以让这场激烈纷呈的舰队炮战早早失去悬念。“赫尔戈兰”号只是舰体中弹,看起来并无大碍,而“威斯特伐利亚”号的后甲板在爆炸后出现了火光,伤势暂且不明。

随着最后一枚英国炮弹落海爆炸,两支舰队所处战场的声势从高峰滑落低谷,但海面上并没有完全平静下来,双方战列舰的副炮以及护航轻舰艇的舰炮纷纷卷入交战。不计其数的炮弹以不尽相同的轨迹划过战场,落至距离目标或远或近的海面上,偶有击中对方舰艇的,也没能产生引人瞩目的战果。在这里,双方战列舰群注定是无可撼动的主角。

呼吸之间,时光流淌。十秒过去了,接着又一个十秒,德国舰队果不其然地先开火了,只是,这样的射击间隔让对面的英国人不愿相信现实……

在早先举行的一次炮术交流中,装备三联装11英寸舰炮的“冯…德…坦恩”号就曾在英国海军面前展现过每分钟进行3次齐射的实力,但双方官兵即便有登舰交流的机会,炮塔和内舱也是绝对的禁区,所以英国人并不清楚德国战舰的内部构造,也不能确定“冯…德…坦恩”号的高速射击是特例还是常情,以及这种极具优势的射速是否普遍存在于德国舰队。当然了,德国海军对速射炮的青睐并不是什么秘密,受清日舰队大东沟海战的影响,从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开始,德国人就走了一条“非主流”的路线,连续两个级别十艘战列舰均装备240毫米口径主炮,而同期建造的英国战列舰几乎都是305毫米炮。德国海军之所以能够接受口径上的巨大差距,是因为240毫米舰炮是当时所能造出的最大口径的速射炮,而当时的海战距离较近,尤其在气象条件复杂的北海,大口径舰炮反而不如速射炮好用。此外,德国战列舰的二级火炮和小口径副炮同样拥有出色的速射性能,直到英国海军装备机械式半自动装填的小口径副炮之前,这种差距才有所改观。

至于舰炮的射击精度,当时德国采用的测距方式也比英国先进。德国人首先由测距仪解算出对手距离,然后在这个读数上增加一定距离,发射第一发,再根据读数发射第二发,最后根据读数减去一定距离发射第三发。三发的射程间隔相同,时间相近,可以根据弹着点快速修正弹道,这种方式被称为梯次测距,而皇家海军还是采用传统的二分法测距,即首先发射一发炮弹,根据弹着点调整下一发射击,直到连续两发炮弹落在对方两舷,再取中间值。用这种方式测出正确距离显然需要较长时间。

在84个战斗炮组数百名德国炮手的努力下,德皇威廉二世格外钟爱的克虏伯283毫米舰炮开始发威了。这一轮炮击,德国舰队不仅对多艘英国无畏舰形成跨射,更有多发炮弹造成近失破坏,快速而猛烈的射击亦在无形之中对英国舰员们造成额外的压力。经过十数秒的痛苦煎熬,英国舰队终于开始了第三轮射击,这一次,八艘英国战舰的射击出现了较大的差延,而在还有两艘战舰未及开火的情况下,德国舰队居然发动了又一轮齐射,虽然落后的两艘德国战舰还是只能以前主炮投入战斗,但它们的表现顿时在气势上压过英国舰队一头!

经过前面两次观瞄校正,双方舰队的这一轮对射开始呈现让人心惊肉跳的节奏。英国舰队的炮火直接命中了三艘德国战舰,领头的“赫尔戈兰”号首当其冲,其右舷前部和中部炸起两团刺目的火球,主舰桥随即燃起了大火,无线电室也遭到破坏,只能使用备用无线电进行指挥联络;紧随其后的“奥尔登堡”号也同样被两发英国穿甲弹所击中,一发正中右舷,炸开了蒸汽管道,白茫茫的蒸汽顿时弥漫甲板和舰桥,另一发打在了它二号炮塔的座圈位置,11。8英寸厚的克虏伯装甲成功保护了这一关键部位,但爆炸导致这座炮塔的转向装置出现了严重故障,在此后的战斗中它只能以固定角度开火,几乎意味着全舰四分之一火力的损失。

相比于前面这两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接连遭到命中的拿骚级二号舰“威斯特伐利亚”号就不那么轻松了。艏部舷侧遭到贯穿,舰内火势一度威逼前主炮的供弹通道;四号炮塔蒙受重创,炮手半数阵亡,两门主炮损毁。因为受到吨位限制,它的防御是整个德国主力舰队最弱的,21节的最高航速也同样是德国无畏舰群的“短板”所在。事实上,该级无畏舰最大的意义所在是让设计师和建造者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毕竟从前无畏舰到无畏舰,各国海军都经历了一次跨越式的进步,相比于英国的“无畏”号和帕勒洛丰级,眼前的这批德国拿骚级战列舰堪称优秀!

英国舰队的前后两轮射击,三艘德国无畏舰挨了六发穿甲弹,“拿骚”和“图林根”也各吃了1…2发近失弹,整体战力的损失尚不及十分之一,而德国舰队疾如暴风的第三轮射击也给英国舰队带来了空前的威胁。原本处于舰队后部的“无畏”号阴差阳错地变成了领舰,它自然受到了对方炮火的重点照顾。尽管建成服役时被费希尔称为“煮老的鸡蛋”,也即是不可能被击碎的意思,但这艘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舰实际上存在不少弱点。命中“无畏”号的第一发德国穿甲弹就差点击穿了它的右舷主炮塔,第二发干脆利落地贯穿了它的舰尾装甲,致使其舵室进水,机动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几乎同时到来的第三发穿甲弹炸中舰桥,瞬间摧毁了它的射击指挥室,射击指挥人员悉数阵亡。

防御布置几乎同“无畏”号如出一辙的帕勒罗丰级,炮塔、炮座和舰桥均覆以11英寸后维克斯装甲,在中等交战距离上能够勉强抵挡住德国舰队密集而精准的11英寸穿甲弹,舰艏、舰尾位置的舰体和甲板装甲是它们最薄弱的位置,命中此处的德国穿甲弹能够轻易穿透装甲进入舰内。伯尼中将所在的“勇气”号就因为舰艏中弹而导致前主炮无法正常射击,而“华丽”号跟“无畏”号一样接连被三发炮弹击中,靠近舯部位置的两发直接命中弹只造成轻微的破坏,打中舰体前部的那一发却在水线装甲位置炸开了一个大口子,成吨的海水汹涌灌入底舱,迫使英国舰员紧急关闭了一部分水密舱,而在进水得到控制之前,这艘两万吨的战舰已出现了轻微倾斜,前部主炮的供弹和射击也受到了直接影响。……章节内容结束……》

第30章 惊魂200秒 下

read336;……章节内容开始……》

百度搜索本书名+看最快更新

20世纪初,绝大多数无畏舰的主炮只有处于水平位置才能装填弹药,这一点机械和电气技术居于领先地位的英德两国也不例外,但在日德兰半岛海域,两支建造时间、体型吨位甚至成本造价都颇为接近的舰队,射击速度竟存在近一倍的差距,以至于在一艘艘英国战列舰上,无论英国炮手们如何努力,都不得不面对来势迅猛的敌方炮火。

究其原因,这一时期的德国海军为他们的主炮选用了能够保证射程和精度的高速轻弹,在主炮口径本来就比英国无畏舰小的情况下,炮弹和发射药重量更轻,自然易于搬运装填,而且德国无畏舰射击系统的电气化程度较高,炮塔转动和扬弹供弹装置为电动操作,主炮通过彼此独立的液压装置提升,且配备有专门的复位指示器。炮弹和发射药通过供弹通道提升到炮塔之后,还将通过一套辅助系统运送到位,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环节,保证了战斗过程中持续的高射速状态。当然了,所有电力和液压驱动的系统都有备用的人工操作系统,一旦舰上的电气控制系统在战斗中发生故障,炮手们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操纵火炮,射击速度可想而知。

确如英国人担心的那样,他们还没有任何一艘战列舰完成再装填并发动第四轮齐射,德国人后发先至,左侧也即西南方海面再次出现了整齐而浩大的橘红色闪光。瞬息之间,数量骇人的炮弹在探照灯光芒的映照下飞过海面,带着惊人的声势砸向排成一列纵队的英国战列舰群,用如林的水柱遮盖一艘又一艘英国无畏舰的身影,而且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发炮弹落在离目标稍远的海面——这支由伯尼中将指挥的舰队开始面临空前严峻的局面!

拿骚和赫尔戈兰,这两级装备三联装炮塔的德国无畏舰,防御水平较后期建造的凯撒、拿骚逊色不少,航速也不够快,真正出彩的是它们主炮齐射的火力密度。在4000米左右的战斗距离上,一旦对目标形成跨射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射击状态,它们能够发挥出惊人的命中效果,而这些11英寸口径的穿甲弹虽不能一口气击穿英国无畏舰的重点防御部位,但在两发、三发甚至更多炮弹同时命中目标的情况下,即便是英国海军新造的超无畏舰到场,也难以在这种近乎恐怖的打击下安然无恙。

处于英国舰队战列中部的“华丽”号不幸成为率先体验这种恐怖情景的英国主力舰,它在德国舰队的前一轮炮击中就已经中弹受伤,这一次更一口气被四发德国炮弹击中。一发落在它舰桥旁的水线位置,三发密集地击中了它的前甲板,本就无法正常使用的前主炮塔没能扛住德制11英寸穿甲弹的连续轰击,炮塔损毁,战斗人员死伤枕籍,滞留在炮塔战位上的发射药也被点燃,引发了一场小范围的爆炸,火焰顺着扬弹筒向弹药库蔓延。之前舰艏部位中弹进水,前主炮弹药库遭到殃及,这下反而因祸得福,避免了一场致命的殉爆。

在差不多的时间里,英国舰队的“帕勒罗丰”、“海王星”、“巨人”也都被两发以上的德国炮弹击中,但像“华丽”号那样炮塔损毁并危及弹药库的情况并没有重现。与“薄皮大馅”的英国战列巡洋舰不同,从“无畏”号开始,英国海军的无畏战列舰皆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它们采用质量一流的维克斯渗碳钢装甲,炮塔、机舱、弹药库、司令塔等关键部位的装甲极厚,并且注重水线处和水线以下对付水中爆炸物的攻击。它们的甲板装甲板大都采用多层布置,舱室尽量小型化水密化以提高水密结构增加浮力储备,隔仓间的支撑壁采用强化钢结构以提高隔仓的强度和韧性。水线下和水线处的舱室间全部取消横向联络门,水密门的数量被尽量缩减,另外取消了传统的舰首撞角,而这些措施对于提高战舰的防护能力特别是抗沉性都受到显著的效果。

德国舰队猛烈而精准的射击固然没有击沉任何一艘英国无畏舰或迫使其退出战斗,而当炮火的硝烟散去之时,已有两艘英国无畏舰上燃起了大火,许多探照灯遭到损毁,辅助观瞄、干扰敌视的效果大为减弱。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伯尼中将从他的旗舰向随行的驱逐舰队发出了雷击指令,并遣第2巡洋舰中队的四艘装甲巡洋舰加入炮战。

待德国舰队炮击在激起的水浪落回海面,英国无畏舰终于开始射击了。“勇气”、“科林伍德”、“前卫”率先开火,它们的炮弹依然对各自的目标保持跨射,“勇气”有一发命中,“科林伍德”则有两发。德国无畏舰“威斯特伐利亚”号再受打击,位于右舷中部的双联装副炮塔遭到贯穿并发生了猛烈的爆炸,右舷用于灭火供水的水泵也被炸坏,导致火势一时难以控制,德国舰员们不得不关闭多处通道,防止火焰顺着舰内通道蔓延到更多的舱室,即便如此,右舷舯部到靠近主舰桥燃着汹汹烈焰,并由此产生了大量令人窒息的烟气,伤亡人员的数量陡增。

之后,英国舰队的“巨人”、“海王星”、“柏勒罗丰”、“华丽”相继开火,但在德国舰队快速炮击的紧迫压力下,它们的这一轮射击颇显仓促。除了出现故障或受到损坏而无法正常射击的炮塔,“华丽”号和“帕勒罗丰”号还有其他主炮未能统一齐射。至于射击指挥室遭受毁灭性打击的“无畏”号,舰上的通讯系统显然也出现了问题,它的主炮只能各自为战,而在它尚有两座主炮塔未及开火之时,德国舰队的第五轮炮击已磅礴怒放!

在稳定发挥胜过一切的大海战中,德国海军人员的心态同对手不相上下,但严密的组织加上舰艇本身的突出特点使他们有机会在这场战斗中占得上风。虽然两艘掉队的无畏舰“莱茵兰”号和“波森”号始终只能以前部主炮向6000米外的英国舰队开火,而处在战列中的“威斯特伐利亚”、“拿骚”、“奥尔登堡”、“赫尔戈兰”也因炮塔损伤而减少了部分战斗力,这支德国无畏舰编队的火力输出仍比对面的英国舰队更加整齐、密集和精准。被“图林根”号盯上的英国无畏舰“华丽”号再度蒙受打击,这一次,两发德国穿甲弹分别打中它舰桥后部和二号烟囱,这两处虽非要害部位,但炮弹爆炸引发火势,由此产生的黑烟越来越浓,很快影响到了舰炮的观瞄射击,而它遍体鳞伤的外观也进一步削弱了英国舰队参战人员的信心士气。

刚刚发炮命中德舰的“科林伍德”号遭到了对手的迅速回击,这艘圣文森特级无畏舰比同舰队的帕勒罗丰级增加了800多吨重量,但防御配置几乎没有变化,而是采用了倍径更大的12英寸舰炮,并且增加了4英寸副炮的数量。战斗中,一发德国穿甲弹从其左舷最上部的甲板穿入舰体,除了造成两门副炮损毁及部分甲板建筑损伤之外,还引燃了副炮的备用发射药,火焰通过为锅炉供气的管道侵入锅炉舱,导致一组燃油锅炉无法正常工作;另一发穿甲弹命中并贯穿舰舷靠后的水线装甲,所幸那里的重油舱处于满舱状态,因此吸收了大部分爆炸能量而没有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

怒涛汹涌的日德兰半岛海域,各由八艘无畏舰组成的英德海军战列编队仿佛是拳台上的对手,各尽所能地挥拳相向。几轮缠斗下来,各自受了伤、挂了彩,被对手击中命门的隐忧始终存在。如此下去,双方终能分出胜负,却免不了一场艰苦鏖战。于是,双方不约而同地祭出速战速决的场内快招,编队出击的英国驱逐舰宛若一支支破风追魂的箭矢,从阵后杀出的德国大型鱼雷艇分队只是一柄柄见血封喉的飞刀,它们并未在战场中央直接交锋,英国驱逐舰群冲向德国舰队前列而德国雷击编队袭往英国舰队中段。

在探照灯的指引下,两支战列舰队及随行巡洋舰的中近程拦截火力都打得异常精准,在海面上升腾翻涌的水浪犹如一道密不透风的篱笆,迎面直冲需要莫大的勇气,而在未至绝境的状况下,双方的雷击舰艇并没有拼命死磕的必要,它们纷纷在两三千米的距离上发射鱼雷,这样的攻击虽非致命杀招,也足以让两支价值不菲的战列舰群认真对待。一旦望见海面上疾驰而来的鱼雷尾迹,在炮火面前显得皮糙肉厚的双方战列舰纷纷提前转向,它们由此失去了齐射的最佳战位和角度,随后的炮火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密集精准。两支舰队受创最重的战舰,英国的“华丽”号,德国的“威斯特伐利亚”号,藉此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舰员们纷纷加入灭火抢修和救治同伴的行列。避开鱼雷攻击之后,双方的无畏舰又重新编入战列,由于两支舰队犹在彼此射程之内,这场旗鼓相当的厮杀并未停止,然而,战场形势的变化使得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