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万岁约阿希姆笔趣趣 > 第162部分(第1页)

第162部分(第1页)

的焰光迅速染红了夜空,‘波’约斯林炮台所在的山头很快为硝烟所弥漫。

炮击进行时,投入进攻的步兵梯队依次越过出发阵地,向着‘波’约斯林炮台外围的野战工事攻击前进。德军第19步兵师在凡尔登的唯一成就便是突破了这些工事,重创了原先驻防于此的法军野战部队。在它撤往后方休整之前,增援上来的后续部队接防了阵地,但耐不住法军炮台的凶猛炮火,德军主动退出阵地,而重新占领工事的法队兵力有限,几天来仅仅对这条外围防线进行了简略的修复。在己方炮火的支援下,德军第16步兵师的第一攻击梯队顺利突入阵地,整个过程只遭遇了法军炮台打来的零星炮火。

趁着敌人的注意力为德军炮火和步兵梯队所吸引,6辆胡伯特…13型海军战车出动了。它们在一连德军骑兵的掩护下迅速向‘波’约斯林炮台外围阵地推进,而且一口气完成了接近7公里的越野行程。这时候,德军炮兵的掩护‘射’击已经接近尾声,77毫米口径野战炮开始发‘射’烟雾弹。不一会儿功夫,整个战场上到处弥漫着灰白‘色’的烟雾,仿佛一场罕见的浓雾从天而降。在烟雾最集中的‘波’约斯林炮台周围,‘肉’眼简直无法看清十步之外的人影。

驻守炮台的法军炮手在德军第19步兵师的进攻中就见识过这样的战术手段,他们的探照灯和照明弹无法打破烟雾的遮掩效果,却可以对德军进攻的必经之进行无差别的炮击和扫‘射’,毕竟这人造烟雾不同于自然界的浓雾,在这通风且开阔之处很快就会散去。

法军的炮火和机枪火力严密封锁着炮台面的进攻通道,而在炮台西侧的外围阵地上,数十名德军步兵正按照先遣的部署往6辆海军战车前方堆叠沙袋——这些履带车辆前一天已经在车体正面焊接上了额外的钢板,将沙袋填在这些钢板与车体之间,可以大大增强它们的正面防御能力。虽然未经测试,无从得知它们究竟能够抵御多大口径的火炮直‘射’,但这已是夏树想到的最为简单实用的应急之策。

12点45分,颗红‘色’信号弹升空,德军炮群停止‘射’击,加装额外防护的德军履带战车重新启动,它们一字排开,赫然列于德军第一进攻梯队第一‘波’次之前,155名现役德军步兵紧随其后,他们之中有24名志愿担任爆破手的士兵,这些爆破手四人一组,低头弯腰紧跟着战车向前推进。

尽管德军大炮停了火,‘波’约斯林炮台的火炮依然不顾一切地开火。堡垒中的法军炮手们压根听不到由远及近的轰鸣声,他们压低炮口,不断向炮台外围发‘射’榴霰弹或机关炮弹,机枪也时不时从‘射’孔后面喷吐出连串的火舌,德军第19步兵师的近万名官兵正是倒在这样的火力面前。

法国人自以为这样的防守依然能够遏制德队的强行突击,而在德军的前沿阵地上,从将领到士兵,无不担心第19师惨遭失利的梦魇再现。

后续的步兵梯队不断从进攻阵地出发,他们越过战场抵达炮台外围工事,然后逐一消失在枪炮声大作的烟雾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军野战炮兵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开火的准备——普通炮弹和烟雾弹各置一边,只待军官们一声令下,几秒之内就可完成装填‘射’击。

突然间,炮台方向传来一个响亮的爆炸声,它的震撼力虽不及法军的大口径要塞炮,更比不上德军的重型攻城炮,但它截然不同于普通炮弹的声势,分明是德军爆破人员携带的炸‘药’包。

片刻之后,同样的轰响一声接着一声,仿佛有个巨人在为德队的进攻擂鼓助威。弥漫在‘波’约斯林炮台周围的烟雾正逐渐减弱,但置身其外的人们还无法用‘肉’眼观察到里面的战斗,只能借助这声声爆响和跃动的火光揣测战事的进展情况。

12点58分,占据‘波’约斯林炮台外围阵地的德军部队终于用战场夜间联络用的弧光灯发出信号:我军已攻入炮台内部。

得知这个情况,冯…格尔斯将军的前线指挥部里顿时一片欢腾。连日来因为沉重心理负担而茶饭不思的冯…格尔斯第一反应是向上帝感恩,然后吩咐通讯官给军团司令部发报,向威廉皇储报告这一好消息。

德军前线指挥部里欢声雷动,但在‘波’约斯林炮台,德军进攻部队的处境并不像这份战地报告给人的感觉那样乐观轻松。以海军战车的钢铁之躯作掩护,德军爆破手抵近炮台,并用炸‘药’包炸开了号堡垒的外墙,而这时候海军战车已在法军炮火的打击下损毁3辆,另有1辆被弹片打穿了发动机罩而动弹不得。第一‘波’次的155名德军官兵也已伤亡过半,一些步兵受困于损毁的战车旁,只能匍匐在地,用手中的步枪徒劳‘射’击,一些步兵跟随仍坚持战斗的2辆海军战车突破铁‘门’进入了炮台内部,然后遭到了法军机枪的攻击,幸存的两辆海军战车以自身搭载的37毫米火炮摧毁了法军的几个火力点,但这支部队还是被死死压制在了堡垒之间缺乏遮蔽物的地带。只有那些通过堡垒外墙破口进入堡垒内部的士兵成为解开困局的关键之钥。他们个个勇不可挡,他们用手枪、步枪、刺刀甚至拳头逐个清理炮室里的法军炮手,唯一让他们感到困扰的便是这堡垒内部‘迷’宫般的布局。

先头部队既已攻入炮台内部,后续的德军部队自是一‘波’接着一‘波’冲向炮台,但没有了战车的直接掩护,这些德国步兵还未接近炮台就遭到了法军枪炮的无情屠戮,伤亡人数几乎是在以每分钟六七人的速增加,也就是说,德军进攻部队每过一分钟就要损失一个步兵营的兵力,这样的消耗无疑是非常恐怖的。

时间就在这不断飙升的伤亡数字中缓慢流动,好在战斗的形势始终在朝着有利于进攻者的方向发展。‘波’约斯林炮台的3号堡垒最先沉寂下来,攻入其中的德军士兵还想方设法让这里的一‘门’火炮转向了仍在向外开火的2号堡垒,几发炮弹过去,当即引发了一阵猛烈的爆炸。1号和2号堡垒内的一些法国守军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妙,他们开始撤离堡垒,试图退往凡尔登要塞的其他炮台,这些人和从其他炮台增援过来的法军部队一样,统统遭到了德军外围火力的阻击,几乎没有人能够穿过枪林弹雨抵达自己的目的地。另一些法军炮手则因为持续的‘射’击而头晕耳鸣,根本没有意识到身边的危险,他们多数都被愤怒的德军步兵当场毙杀,仅有一少部分人幸运地成为战俘。

随着3号堡垒的陷落,突入‘波’约斯林炮台的德军士兵越来越多,最后一‘门’法军火炮于1点22分停止‘射’击,至此战斗仅持续了82分钟,而在两天之前,法军统帅部还骄傲地宣称,比利时的列日要塞抵挡了德军十天的进攻,法国的凡尔登要塞必定让德军天之内不得前进一步。。。

。。。

。。。

第106章 埃纳河谷

未至天明,德军攻下‘波’约斯林炮台的消息就已通过电话线和无线电‘波’传到了战场各处,而锲入凡尔登以西法军‘交’通线的德军第7普鲁士轻步兵师第1旅或许是最需要这份战报鼓舞的部队。。不知不觉间,约瑟夫…普利尔少将及其麾下官兵已在这处毗邻埃纳河的野外战线击退了法军的14次进攻。在这14场血‘肉’横飞、生命如沙的战斗当中,来自德国普鲁士的轻步兵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连续挫败法军的如‘潮’攻势,许多轻伤员经过简单包扎便继续投入战斗,预备队的士兵们则冒着敌人的炮火向前沿阵地输送弹‘药’,就这样,依托山势构筑的德军防线始终坚如磐石。

粗略估计,法军已在埃纳河谷伤亡了3万多名官兵,而算上后续的增援部队,普利尔将军指挥的士兵总共也不超过1。5万人。为此,普利尔已经收获了荣誉嘉奖,无论这场战役的最终胜负归属,他都将成为西线的英雄式人物之一。

赶在黎明到来之前,普利尔带着副官往一线阵地巡视,他赫然发现这里有许多士兵都是自己完全陌生的面孔,而在第1旅所属两个团的战地指挥部,他也没看到自己最熟悉的那几员得力干将。凭着野战炮和重机枪的足量配置,德军步兵之前打防御战明显比打进攻战表现出‘色’,但在埃纳河谷,法军不惜代价的强攻让德国人真正体验到了防御战的艰苦。见单纯的步兵冲锋难以突破德军防线,法队也开始调整战术,甚至尝试起了“剑走偏锋”的招数。为了最大限地发挥野战速‘射’炮的压制效果,他们不等炮击结束就派遣步兵冲锋,炮兵见己方步兵到了半途或是接近敌方阵地了才停止‘射’击,这样一来,德军官兵要么等到法军冲到跟前才抬头‘射’击,要么就只能祈祷自己不被敌人的弹片扫中。此外,骄傲的德官们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不甘人后,法军于是选出一批枪法‘精’准的士兵,这些步枪手跟随进攻部队推进到德军阵地前方,然后隐藏在阵亡士兵的遗骸当中,借机狙杀德军阵地上的军官。这样一来,普利尔的旅伤亡人数急剧增加,包括预备队在内,战斗减员已经超过六成,营长接替团长职务、连长顶替营长指挥部队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连队只剩下士官和士兵,便由经验并不丰富的预备役军官指挥,或是直接由营部指挥。打到最后,阵地上已有一半以上的官兵来自其他增援部队。

带着颇为沉重的心情,普利尔回到了设在高处的旅指挥部。野外行军作战,且是在这种荒无人烟的地区,自然不会有现成的房舍和生活用具可供使用,所以一切从简,因地适宜,弹‘药’箱垒成桌,树桩辟成椅,仅有的几张行军‘床’也是轮流使用。

因为清晨的光线还不很亮,普利尔刚开始没有注意到旁边的行军‘床’上躺了一个人,他刚在弹‘药’箱垒成的桌旁停住脚步,这人猛地站起身来,仿佛行刺者的架势。

“将军!侦察连布鲁诺特上尉向您致敬!”

普利尔冷不丁吓了一跳,但没有生气,而是将眼前之人上下打量了一遍,他灰头土脸,军装沾满尘土,袖口高高挽起,领口也打开了一粒扣。

二话不说,普利尔伸手帮这名少尉将领口的扣紧好,道了声“辛苦”,然后请他坐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