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区的名字叫做“博卡”。
在物产丰饶、资源丰富的白银之国阿根廷,博卡显得太贫穷,太落后,太狭小,小到无法在地图上找到它的蛛丝马迹。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地方,诞生了阿根廷的两大国粹:探戈和足球——阿根廷人无比依赖的感官刺激和精神殿堂。
最初的探戈诞生于下等妓院,是两个穿着并不体面的男人在等待年轻姑娘到来时活动筋骨的消遣娱乐;最初的足球起源于简陋的港口,是吸着粗制烟卷,穿着脏兮兮工作服的船员和码头工人辛苦工作之余打发时间和荷尔蒙的活动——
他们都是体力活儿;
他们最初都是男人的运动,
他们都是社会底层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对那些人来说,探戈和足球是一回事儿,如果兜里有钱,那就去妓院、酒馆,去卡米尼托小街(贫民区的红灯区);要是没钱,那就拉几个伙伴随便找个空旷的街道,踢一场足球。
一百多年来,原本低俗的、为阿根廷上流人士所不齿的探戈去欧洲镀了层金,回来就成了国粹登上了大雅之堂,而那些不跳探戈去踢足球的人走出阿根廷飞向世界,成了全世界人们倾慕的偶像与追捧的宠儿。上流人士、富商贵胄坐在纪念球场(河床队主场)的贵宾包厢里,观看自己看得懂或者看不懂的足球比赛,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样。
阿根廷人的探戈和足球就像一起成长的两兄弟,当年生活困窘,现如今都发达了,但出身却是他们永远走不出的背景,抛不开的源头。探戈是底层人民的舞蹈,足球是劳苦大众的运动,记住博卡,就是记住了那些贫穷、悲伤、忧愁的过往,就是念着乡愁,念着那些最原始的、和大地同根同源的生命迹象。
阿根廷最著名的两大足球俱乐部,博卡和河床,就在博卡地区诞生。
3。 甜蜜小日子
转眼到了20世纪40年代,欧亚大陆燃起熊熊战火,滚滚硝烟之中,很多人走下球场冲向战场,很多人伤了身体丢了性命,像马特?巴斯比那样能把战场当成训练场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这段时间,阿根廷凭借地利,远离战火,国内的足球联赛不间断进行。在世界杯停办的背景下,连续拿了几届美洲杯冠军。
美洲杯是1916年由当时的阿根廷总统倡议举办的。那年是阿根廷独立一百周年,总统说咱请几个美洲兄弟来做客踢几场比赛吧,庆祝庆祝。对南美人民来说足球就是最好的娱乐。乌拉圭、巴西和智利兄弟很捧场,纷纷赶来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盛会。比赛期间大家还合计成立了南美足球的官方组织——南美足联。于是美洲杯就成了传统,一届一届地办了下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阿根廷的上帝时代(2)
拿了几届美洲杯,尤其是打败了曾经夺得世界杯冠军的近邻乌拉圭兄弟,阿根廷顿生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之感,觉得自己不但是美洲最棒的,也是世界最棒的,自己的技术、打法绝对是世界一流。本来嘛,国内刚出了神话般的贝隆将军和贝隆夫人,贝隆主义把工人、农民、资产阶级暂时团结到了一起,大家关起门来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意气风发呢,有点乐观心态也可以理解。阿根廷人就这么美滋滋地过了几年。直到又一次政变,贝隆将军和贝隆夫人先后死了,阿根廷在哭泣中迎来了可以参加1958年世界杯的消息。新政府上台敞开大门跟欧洲表兄弟们拉关系,估计有拿足球搞外交的意思。阿根廷足球又冲出美洲了,这一冲出去发现,自己成了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
4。 当头挨一棒
别看阿根廷在美洲称王称霸风光无限,在美洲以外的战绩却乏善可陈。说到美洲以外的战绩,最有分量的衡量标准就是世界杯的成绩。看一看阿根廷参加世界杯的履历,50年代初,缺席。原因有二,其一是避免人才流失。阿根廷球员很抢手,一旦参加国际比赛,很多人就有了转会欧洲俱乐部踢球的机会,一来二去连国籍也改了,转头为意大利、西班牙等等效力,阿根廷很吃亏。其二不想重蹈巴西覆辙。巴西兄弟1950年在家门口办世界杯,欲捧杯而未果,造成全民皆殇,惨不忍睹。贝隆军政府立足未稳,不敢冒险,只能号召大家关起门来踢足球,自娱自乐少是非。贝隆军政府下台后,禁令解除了,阿根廷终于能去世界舞台上露露脸了。
1958年,风头正劲的阿根廷足球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大西洋,准备在瑞典的世界杯战场上,向世人奉献一出精彩表演。客观上,这年也确实是个机会。老牌劲旅匈牙利队前两年战乱,队中的明星球员普斯卡什等人流亡到了国外;足球鼻祖英格兰队二月份遭遇灭顶之灾,慕尼黑空难夺走了几乎整支曼联队暨半支英格兰国家队。其他的,也就巴西、法国需要一拼。阿根廷信心满满地摩拳擦掌,结果却以三场小组赛一胜两负积两分丢了10个球的成绩被一棍子打死在了世界杯的门槛上。其中,除了3∶1赢了北爱尔兰一场外,先后以1∶3输给德国,1∶6大败给捷克斯洛伐克。德国也就罢了,好歹是上届冠军,但连捷克斯洛伐克这样的欧洲二流也能把自己打成筛子……这真是当头一棒打在阿根廷头上。
5。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阿根廷人很沮丧。同样是一个师父带出来的徒弟,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要知道,大英帝国的出口生意已经做到了全世界,阿根廷足球的授业恩师就是英国人。在这一点上,德国、捷克斯洛伐克都得算是阿根廷的同门。
不过阿根廷和英格兰可算不上一对和谐的师徒或者和睦的生意伙伴,两家一向针锋相对从地下打到天上,连足球这样充满公众性和社会性的活动,也深深地打上了你死我活的敌对烙印。阿根廷和英格兰在现代足球史上每一笔的恩怨情仇都是引人注目的,这是后话,暂且略过。
多年来,阿根廷足球虽然和英格兰足球是一脉同源,但因为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长大了自然有差异。英国足球起源于公学,很严谨,讲纪律,有规范,拼战术,斗阵型,连球场和足球的大小形状、穿什么衣服鞋子都有一套规定,一板一眼步步为营,一切为了最后的胜利结果。阿根廷旁听了英国老师几节课,明白了基本要领,就在自家随处找个地儿发挥练习,要么是狭窄的街道,要么是逼仄的码头空地,几块石头一摆就是球门,没什么阵型,也不讲什么战术,只要球在脚下,那就有射门得分的机会,于是控球,把球带在脚下别丢了就成了关键。凭借着常年跳探戈练就的身体柔韧性,阿根廷人灵活地把足球控制在自己脚下就像长在身上一样,他们巧妙的躲闪,小范围传球,用眼神玩声东击西的把戏,一切都像一场得心应手的游戏,也像一场热情活泼又充满了对抗冲突的探戈舞,你来我往,真真假假,结果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
阿根廷的上帝时代(3)
从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