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爷知道不可恋战,转马头向鬼子的右前方跑去,边跑边回身向鬼子开枪。李三爷这是想引开鬼子,二哥还在地上解鬼子的子弹袋呢!
子弹从李三爷的头上嗖嗖的飞过,他的马渐渐的甩开了鬼子。身后也没有了枪声,两位哥哥也不见了。他把马圈回来,不敢走大路,沿着小道和荒地往城里方向跑,他想看看大哥二哥是不是被鬼子抓走了。
一直跑到北城外,没见鬼子的影子,他有点慌了。急忙沿着大道又一次向和鬼子遭遇的地方赶。
没走出多远,城里开出一辆卡车,李三爷躲到路边车灯照不到的地方。借着淡淡的月光,他看到车上满是鬼子。知道前边一定有情况,急忙催马往前跑。
孙建清刚解下鬼子的子弹袋,前边的鬼子就赶到了。上马已经来不及了,他就地一滚,滚到了路边的壕沟里,提着枪顺着沟往山坡上跑。鬼子已经和李三爷开火了,可还是有鬼子看到了他,两个鬼子骑着马直奔路边的壕沟冲过来。大哥刘继业看到了,急忙向两个鬼子开枪。结果,天黑不得眼,这“王八盒子”用起来也不好使。没打着鬼子,还把其他鬼子引过来了,刘继业见势不妙,转过马头向二弟的相反方向跑去。
刘继业被鬼子追进了一个山沟,后边鬼子的枪声渐渐的远了。
他牵着马走上了山岗,远处还在响枪。谁在那儿呢?有枪声就一定有危险,不行,得赶过去。大哥刘继业上马往回赶。
枪是从不远处一个小屯子里传出来的。
孙建清沿着壕沟跑,小鬼子骑马在路上追。他不敢从沟里往上爬,小鬼子也不敢下马走近他,只是不停的向沟里开枪。这沟不是人工挖的,是山水冲出来的。这沟越往前跑越深,也越窄了。后来干脆跑到头儿了。
孙建清背起枪没命的往上爬,爬出壕沟就进了林子。这山上到处是乱石头,坑坑洼洼的,鬼子骑马不方便,两个鬼子跳下马在林子外边转悠,没敢进来。
孙建清没用过鬼子的“三八大盖”,不会开枪,拿在手里跟烧火棍一样,干着急。他跑进林子发现,这林子并不大,没多远就是林子的边上了。这时,鬼子的卡车到了,林子那头的鬼子越聚越多,已经向林子包抄过来。孙建清知道不好,快速的向林子外边跑去。
不知道有多少鬼子,只知道黑压压的一片。
孙建清跑出林子就被鬼子发现了,一下子枪声大作,子弹从他的周围嗖嗖的飞。吓得他不顾脚下的乱石,拌拌磕嗑连滚带爬的往山下跑。枪没打着,也弄得浑身是伤。
这时,鬼子的后边响起了枪声。是李三爷赶到了,远远的看到鬼子把马留在山下,有一个鬼子看管着。他跳下马提着枪悄悄的走近看马的小鬼子,举枪就打。由于天黑不得眼,没打到要害,这小子栽栽愣愣的跑了,边跑边唧嘞哇嘞的叫喊。
李三爷牵过小鬼子的十几匹马(这些马都被链在了一起),跨上靠在边上的一匹,就往公路上跑。这下可把鬼子气坏了,在后边就开追。
这时,孙建清已经跑到一个小屯子,十多个鬼子跟了上来。其他的都去追李三爷了。
孙建清没敢在屯子里停留,直接跑出屯子,向山里奔去。
刘继业接近屯子时,鬼子已经追到了屯子外边。刘继业催马冲过来,对准鬼子的人群就是一枪!就这一枪,鬼子已经停了下来,向他这里开枪。他的马并不敢停下来,直接跑掉了。他不跑已经不行了,这把不受使的“王八盒子”已经没有子弹了。
李三爷很快摆脱了鬼子的追击,他不敢走大道,一路“拉荒(没有路的近路)”跑回家,到家太阳已经出来了。
李三爷一数,十六匹马,自己的白马还跟着跑回来了,大喜过望,无意中发了笔财呀!
李三爷回到家没敢隐瞒,实话实说,都告诉老父亲了。李神炮少不了一顿训斥。不过,这次没打儿子,他知道儿子做的对。
李三爷把马交给父亲,牵出家里的红马去了小城子。
两位哥哥还没有回来,他不敢告诉他们的家人。自己骑着马提着枪,直奔景兴县城。
李三爷没进县城,他来到了离县城几十里路的“柳树沟”。这里有个好朋友宋大哥,他在景兴县城有关系。准备求他帮忙打听一下两位哥哥的消息,他担心两位哥哥的死活,会不会被小日本子抓走。到了宋大哥家,宋大哥不在家,嫂子说昨天晚上半夜的时候,小城子的刘继业和孙建清来了,不知道什么事,他们连夜就走了,说是去景兴县城有事。
李三爷知道,这是两位哥哥不放心自己。
李三爷从宋家出来,马上加鞭,急急忙忙往景兴县城赶。
在离景兴县城三。四里路的地方,见到了迎面走来的三位哥哥,李三爷跳下马,哥几个抱头痛哭啊!真好像是一场生离死别呀!
刘继业打了鬼子一枪,跑了。他没往家跑,而是引鬼子跑了一段路后,绕回了刚才的小屯子,想找一找二弟三弟。这时,这边已经消停了,屯子里静悄悄的。怎么办呢?刘继业心里盘算着去哪里找那哥俩。他突然想起李三爷的一句话:去柳树沟宋大哥家。
他骑着马奔柳树沟来,在柳树沟屯子口遇到了孙建清。哥俩在宋大哥家等了一会,没见三弟过来。和宋大哥一商量,干脆,连夜去景兴县城看看情况。就这样,孙建清换了套衣服,哥几个连夜返回了县城。
几个人进县城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哥仨儿先找个小饭馆吃点东西。把马拴在了饭馆的门前。
哥几个正吃饭呢,门外进来几个日本兵,还有一个中国人。这个中国人是个翻译,宋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