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富兰克林传是谁写的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富兰克林已没有从事活跃的商务活动,但仍是帕克尔生意的合伙人。

早在1742年以前,富兰克林就开始在外地开办合伙业务。1733年,他派了他店里的一名工人到南卡罗来纳的查理斯敦去办起一家印刷所。富兰克林提供给他一台印刷机和一些铅字,并签订了一份合伙合同,按照合同规定,他负担在那里营业的13的费用,也获得13的盈利。但这名工人不懂会计,尽管有时他汇款给富兰克林,但从来不曾向富兰克林报告其收支帐目。这人死后,由他的寡妻继续经营那家印刷所。她不但将以往的收支情况加以清理,制出一份帐目,向富兰克林作了汇报,而且以后的每季度按时寄去十分准确的报告。她管理业务也很成功。她将子女抚育成人,并在合伙合同期满后。她将印刷所从富兰克林手中买去,由她的儿子去经营,富兰克林由此想到,年轻妇女应该学习一些类似会计、簿记之类的实用学科,以便在需要时独力支撑家庭生计,不致于完全依赖丈夫生活。

在南卡罗来纳合伙经营的成功,鼓励了富兰克林在其他地区开办分店。在他的合伙人中,两个是他的侄子。一个是他哥哥詹姆士的儿子。詹姆士后来将他的印刷店从波士顿迁到了新港,1736年,当富兰克林离乡十年后返回波士顿探亲并顺路看望他时,弟兄俩之间的嫌隙早已冰释。詹姆士还托弟弟在自己身后照料儿子和家庭。富兰克林将侄儿詹姆士接到费城,送他上学,并在自己的店里学徒。1740年詹姆士之世,富兰克林帮助嫂嫂经营印刷所。詹姆士7年学徒期满,带着一批新铅字回到新港,接替他母亲经营印刷所,成为叔叔的合伙人。另一个是富兰克林姐妹的儿子,1732年出生的本杰明·麦科姆,在纽约帕克尔那里做学徒。1748年,富兰克林派他的帮工托马斯·史密斯到中美洲安提瓜的圣约翰开办了当地的第一所印刷店,并在那年9月办起《安提瓜报》。但1752年夏天,史密斯死去。8月,富兰克林便派本杰明·麦科姆接管了那里的印刷和出版业务,成为自己的合伙人。麦科姆把《安提瓜报》办到1757年,然后离开了安提瓜。买下了印刷所后,他辗转于波士顿(1758年在那里出版过《穷理查历书》修订本中的《亚伯拉罕老者的讲活》的首版)、新港、纽黑文、费城和伯林顿,其间曾将自己的设备闲置起来,租下了帕克尔的设备(也是他舅舅富兰克林的)。然而在各地都不成功。到1776年,他疯了。

富兰克林还在多米尼加(他在那里办了《自由港报》)、牙买加的金斯顿、北卡罗来纳、乔治亚、费城附近的兰卡斯特有合伙人。但他在1748年以后的合伙经营业务量都不大,与其说是从中赚钱,不如说是起了鼓励当地印刷业和印刷商的作用。他最主要的合伙人是纽约(也在纽泽西和康涅狄格)的詹姆士·帕克尔和在费城的大卫·霍尔。对大卫·霍尔,富兰克林在他1748年1月29日给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也采取了适当的措施以得到闲暇来享受人生和我朋友的友谊——我已把我的印刷所交由我的合伙人大卫·霍尔经管,因而完全脱离了销书,迁到了城中较为安静的地区。”是大卫·霍尔成为他的工头后,他的《穷理查历书》才成了《穷理查历书修订本》。在18年的合伙经营中,富兰克林平均每年得到467英镑的进项,而直到1766年,富兰克林的商号被称为“富兰克林和霍尔”商号。

作为出版商和读书人,富兰克林不仅办报,还出版印行书籍。他出版了伊萨克·瓦茨的赞美诗(1730年),乔治·韦伯的《巴切勒斯—霍尔》(1731年),托马斯·哥德弗雷的单页年历(1729、1730、1731年),詹姆士·洛根翻译的两本德文书(1735、1744年)被富兰克林视作他印刷技术的代表作,《共济会宪章》(1734年),《每个人是自己的医生》(1734年),《绅士的铁匠》(1735年),狄福的《家庭指导书》(1740年)和理查德·森的《帕米拉》(1744年)——美洲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富兰克林或是为了获利,或是为了友谊印出的出版物中,除了《宾夕法尼亚报》以外,十有八九是逻辑的,也是短命的。现在看来,由他出版的印刷品中最有纪念意义的是对开本的《印第安人条约集》,其中保存了有关消失了的该民族各国家的丰富的文件。

富兰克林的印刷业和出版业由于他所具有的特有的优势,在白手起家的基础上兴旺发达起来。一个生意人和手工工匠,是他踏入人生旅途时和他在前半生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在经商方面取得的成功为他一生中其他重大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穷理查历书》

1732年,富兰克林不仅创办了美洲第一所订阅图书馆,出版了他独资经营出版印刷业以后的第一期报纸,还开始出版了他的风行一时的历书。

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历书恐伯都是发行最为广泛的出版物。一个家庭可以没有一本书、没有订阅报纸,可是一般都有一本历书。从一部大小刚好可以放进衣袋、有纸封面的历书中,人们可以查到潮汐的涨落、月亮的圆缺、季节的变换;历书上还记录有食谱、笑话、诗歌、谚语和各种各样奇闻怪事;在每页日历不大的边空上,人们可以写日记;孩子们可以用历书来识字。一部好的历书可以为出版者带来厚利,使编纂者声名远播。

在费城,布拉福德多年来都在出版泰坦·里兹的《美洲历书》。富兰克林则不仅出版过社友托马斯·哥德弗雷从1729到1731年的历书,还出版了约翰·杰尔曼1731年和1732年的历书。他还想出版自己的历书。

当1732年12月19日富兰克林宣布并出版了自己的下一年历书《穷理查历书》时,别家的历书已上市出售了一个多月了。但在短短3个星期里,富兰克林的5便士一本的历书就印刷了3次,发行数量远远超过了其他历书。它是出版兼编纂者富兰克林超凡才智的证明。

富兰克林的历书书名中的“理查”可能得自一位英国编纂人理查·桑德斯,富兰克林正是用“理查·桑德斯”作为他的历书的假想的编纂者。书名《穷理查》恐怕是借鉴了他哥哥詹姆士在新港发行的《穷罗宾历书》。《穷理查》第一本上关于泰坦·利兹将死于1733年10月的预言是仿效25年前伦敦的乔纳森·斯威夫特对约翰·帕特里奇的恶作剧。但《穷理查》的精神及其幽默,则是富兰克林自己的发明创造。在《穷理查历书》的开头语中,富兰克林借那位虚构出来的星相家理查·桑德斯的口说道:“在此,我可以声称我编写历书为的是公众利益而不是其他,以求得到你们大家的欢心;但那样做我是不真诚的,而现今之人都绝顶聪明,不会被浮夸之语所蒙骗。真实的情况是,我太贫穷了,而我妻子——一个好女人——又太骄傲。她说她受不了整天坐在纺车旁纺麻线,可我却无所事事地呆望星空,还不止一次地吓唬我说,如果我不用我那些哗哗乱响的玩意儿(她这样称我的仪器)为家里挣些什么的话,她就要把它们烧掉。印刷商向我提供了可观的一部分利润,于是我就开始依照我太太的愿望来编纂这部历书了。”

到了第二年,“穷理查”则为他挣到的赢利而致谢,他说:“我妻子得到了她自己的锅,再也用不着找邻居借了。我们也有了自己的东西放进锅里去了……这些都使得我太太的脾气比起以往来平和多了,使我可以睡更多的觉:去年一年比前三年加起来还睡得多。”虚构的“穷理查”夫妇的身影和声音常常出现在富兰克林的历书中,时而争吵,时而相互打趣,又和历书的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穷理查”甚至还曾对公众中有认为没有这么个人的看法表示不满,他说:“要剥夺我的存在,使我在公众的心目中化为乌有,这不是友善的处世方法。但只要我自己知道我在到处行走,在吃、在喝、在睡觉,我就心满意足了:确确实实有我这么个人存在着。”这种诙谐、生动、平易近人的编写手法在当时独树一帜,使《穷理查历书》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富兰克林编纂这部历书的用意之一还在于认为“这是在普通人民中间进行教育的一种恰当工具”,因此,他把成语、箴言印在历书中重要日子页面的空白上。这些成语箴言主要是教人们把勤俭作为发财致富,并因而获得美德的手段。如“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是提醒人们抓紧现在,及时努力学习和工作;“树不愁大,力不愁小,砍个不停,终能砍倒”;“涓滴不息,可以穿石”是教人做事坚持不懈,最后总能成功;“人不能占有财富,是财富占有人”,“贪婪和幸福从未相见,永不相识”,是告诫人们切勿贪心。还有一些讲述正确地为人处世的经验和哲理,如“善待朋友可以保住朋友,善待敌人可以争取敌人”;“哪里有没有爱情的婚姻,哪里就有不是婚姻的爱情”;“富人不浪费,浪费非富人”;“讨价还价没有朋友和亲戚”;“两个律师中间的农民如同两只猫中间的一条鱼”;“没有丑陋的爱情,也没有漂亮的囚犯”;“吃使自己满足,穿使他人愉悦”。

《穷理查历书》中的格言还常常提及妇女,如,“没有妇女和火光的房屋犹如没有灵魂和精神的身驱”,“想娶媳妇时就娶,能嫁女儿时才嫁”,“小小的房屋丰盈,小小的田地耕深,小小的妻子称心,是真富人”,“结婚前睁大双眼,结婚后双目半阖”。

这些风趣、世故的成语格言中,蕴含着浅显朴实的真理和智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事务紧密相联,为人们喜闻乐见。《穷理查历书》和1748年以后的《穷理查历书修订本》大受欢迎,在长达25年的时间中每年销售1万册,不但风行于美洲,而且风行欧洲。它给富兰克林带来了利润,也带来了声誉。

后来,富兰克林把这些包含了来自许多国家各个时代的智慧的成语格言集中到一起,当作一个聪明的老者亚伯拉罕对拍卖场上人们的一席讲话,名之为《致富之路》,放在1757年的《穷理查历书》卷首。这些集中起来的隽语格言对人们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致富之路》受到普遍的赞扬,“所有美洲的报纸都转载了它,在英国,人们用大幅纸张翻印,以便贴在家里。它先后两次被译为法文。传教士和地主们大量订购,免费赠送给贫苦的教友和佃农。”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二十年前的《穷理查历书》原本早已销磨无存,而《致富之路》却以集锦的形式,把其中有用的部分保存了下来。

对富兰克林个人来说,则是把他对人生思考的结果,用如此巧妙的方式吐露了出来,一位哲学家在他穿着皮围裙,推着手推车的外表下正在成长,初露头角。他心目中的致富之路正是他走过的人生之路,沿途写下的都是“勤勉”、“节俭”,它是北美殖民地有所成就的人所熟悉的道路,它也是仍在涌进费城,涌进宾夕法尼亚乃至于北美殖民地这个广阔但却不平坦的新世界、一时无所适从的移民们需要的道路。

★重续情缘

和思想、性格的成熟同时,20几岁的富兰克林的身体发育也臻于成熟。他体格健壮,身体结实得像游泳运动员或角力者。他5英尺9或10英寸高,有一个大大的头和一双灵巧的手。他的头发是金黄或浅棕色的,眼睛灰色,大而坚定,嘴宽,上唇突出,带有幽默感。他穿着朴素整洁。他说话有些迟疑,但行动却迅速敏捷,生气勃勃,充满活力。通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富兰克林在事业上为自己打开了局面,站稳了脚跟,但在感情生活上却并非一帆风顺。

从伦敦回到费城,富兰克林听说里德小姐已经结婚,丈夫罗杰斯是一名陶工,手艺很好,但为人卑劣。黛博勒结婚以后心情一直不快乐,不久就和丈夫分居了,而且拒绝使用丈夫的姓,因为有人说他另有妻室,住在伦敦。1727或1728年他因负债跑到西印度群岛去了,传说已死在那里。从那以后,黛博勒一直郁郁寡欢,离群索居。富兰克林十分同情她的处境,而且总认为是自己的负心和失约铸成了她今天的不幸。同时,回想起往日的恋情,内疚之余,又有些怅然若失。

他离开凯梅尔的印刷所、和梅莱迪斯合伙开业以后,一直和釉工戈德弗雷同住一幢房子,并在戈德弗雷家寄膳。日子一长,戈德弗雷太太有意为富兰克林和她一个亲戚的女儿做媒,常常制造机会让他和那姑娘见面。起初,富兰克林只是应付,但见面的次数多了,两人相识的时间久了,富兰克林不觉爱上了那姑娘。戈德弗雷太太和女孩的父母也不断邀请富兰克林登门吃饭,鼓励他向姑娘求婚。在谈婚论嫁的过程中,富兰克林按照一般的做法提到嫁妆,他告诉居间传话的戈德弗雷太太说,希望从姑娘那得到付清自己印刷店债款的余数——不超过一百镑。但女方的父母回答说没有这样一笔钱拿得出来作为女儿的嫁妆。这场婚事就这样告吹了。实际是他们曾向布拉福德打听,而布拉福德告诉他们说印刷业不是一种能赚钱的行业,富兰克林大概不久就要像相继失败的凯梅尔和哈里一样,走上绝路。

那以后,富兰克林便不再去那一家了,即使后来戈德弗雷太太说他们已回心转意,劝他再与那家人来往时,他仍不去。戈德弗雷一家竟因此事而不快,不久就搬到别处去住了。

富兰克林此后再也没有招收房客。

这次失败使富兰克林意识到,由于一般人都认为印刷业不是有利可图的行业,自己要想娶到称心如意而又带来一笔嫁妆的妻子绝非易事。这时,年轻的富兰克林还时而情不自禁地同一些下流女人交往。后来,他常为这种事感到后怕。

在此期间,富兰克林和里德家继续保持着一种作为邻居和老朋友的关系。由于里德先生已经去世,里德太太常常请他去商量一些家里的事情,征求他的意见。富兰克林因此仍能不时见到里德小姐。每当谈到此事,里德太太总把责任揽到自己方面,后悔当初不该阻拦他们结婚,也后悔在接到富兰克林从伦敦寄来的信后便以为他不再回来,劝女儿和别的男人结婚。而富兰克林满怀内疚和同情,逐渐恢复了对黛博勒的感情。

这时,阻碍他们结合的是罗杰斯另有妻室和罗杰斯已死在西印度群岛这两件事都难以证实,否则,黛博勒的那段婚姻便已失效了。由于这个原因,当他们于1730年9月1日结婚时,他们没有在教堂举行婚礼,只是按普通法律结了婚,黛博勒搬到了市场附近的那所房子里,成了富兰克林太太。她的母亲也去和他们同住。至此,富兰克林感到自己“总算尽可能地改正了那一大过错”。

黛博勒·富兰克林是个肤色红润、健壮、漂亮的女人,没受多少教育,有时候还有些固执。她对丈夫的研究和思考并无兴趣,但她忠贞、节俭、理智。对她,富兰克林后来回忆说,“她是一个善良而忠实的伴侣,大力地帮助我照料铺子,我们在一起兴旺起来了,我们一直总是相互安慰体贴。”

1730年下半年或是1731年年初,富兰克林家有了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取名为威廉。关于这个孩子的母亲,一直众说纷纭。1764年,富兰克林的一个政敌说孩子系富兰克林的女佣所生。但也有人说是黛博勒自己在同富兰克林结婚前后有了这个孩子。无论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