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可汗蒙古黑膏药 > 第36节(第1页)

第36节(第1页)

&esp;&esp;他的肤色有种阳光的感觉,内心却有一种极不阳光的心理:无论多么美好的事物,只要不属于他,他都没啥兴趣;只对自己能够支配的东西情有独钟。

&esp;&esp;于是他非常专心地把玩着身边的女人:他可以很怜惜她、很顾及她的感受;也可以随时粗暴地在她身上发|泄|兽|欲。一切都受自己控制,这种感觉让薛崇训非常地愉悦。

&esp;&esp;不一定要所有女人都多么完美、多么美好,只要属于自己的就是好的。薛崇训便是这样的意识。所以他才对官妓没啥兴趣,因为她们属于大家;也对别人的女人没多少兴趣。

&esp;&esp;他的手掌很温柔地抚摸上董氏的脸颊,凝视着那块酷似蝴蝶的胎记。大概是董氏从来没有被男人这么温柔的对待,她抬头看薛崇训时,他那忧郁的眼神仿佛非常深情……至少她觉得薛崇训的目光很有情意。他仿佛在怜悯她的苦难,仿佛在安慰她的伤痕……

&esp;&esp;董氏忽然小声地说道:“你……会像其他人一样赶我走么?”

&esp;&esp;薛崇训毫不犹豫地说道:“不会。”两个字干脆利落。

&esp;&esp;虽然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让董氏非常感动,恐怕只有经历过她这样毫无归宿感的遭遇之后才会对这两个字如此看重。

&esp;&esp;董氏不放心地继续问道:“我有……有些地方很不好,你知道我不好之后也会这样说?”

&esp;&esp;薛崇训用低沉的带着磁性的声音道:“不管你好不好,我的东西,我为什么要丢弃?”他实在是在说实话,因为对这样身份的女人他不用连哄带骗,这句话是在表达一种赤|裸|裸的占有。

&esp;&esp;但很巧的是,说对了人。董氏缺的正是“被占有”,也就是归宿感。她把薛崇训的话当成了有情有义的情话,加上他此时的动作和眼神,还有那颇具男人味道的磁性的低沉声音,让董氏心里犹如喝了蜜一般,因为她相信薛崇训说的话,此时薛崇训有什么必要说甜言蜜语来骗自己?

&esp;&esp;此刻她已经作好准备献身了……原本她是走投无路被逼如此,但此时瞬间的感动让她变成了心甘情愿;同时又有点忐忑不安,她不知道薛崇训能忍受的“不好的地方”是什么程度,如果是不祥的凶物,他还能接受?

&esp;&esp;又是惧怕,又是期待结果快点到来,董氏带着这样复杂的情绪反手抓住了薛崇训的手按在自己的胸脯上。

&esp;&esp;薛崇训捏了两下,又软又大,还很温暖。他不由得埋下头,轻轻吻了一下她脸上的胎记,那块红红的东西真是很别致,就像纹身一样。他将鼻口在董氏的脸上、耳朵上磨蹭,呼吸着女人身上的气息,按在她胸口上的手也没有停下,到处乱|摸。

&esp;&esp;很久没有和男人亲近过的董氏哪里消受得住如此挑|逗,很快已是气喘吁吁,不过心里记挂着事儿,她见薛崇训光顾着撩起她的上衫把玩大|乳去了,许久都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便红着脸拉了他的手伸进裙内。

&esp;&esp;薛崇训沿着她的大|腿|内|侧摸上去,找准穴道,轻轻一阵按|摩,董氏顿时“嗯”地哼了一声,双腿不由得夹|紧了他的手。薛崇训摸到她小衣上的一片湿|润,便抓住裤角拉扯了下来,褪到了她的脚踝处。他沿着裸|腿摸上去,很快摸到那销魂之处,心里只记着寻那河蚌开裂之处的小|肉|纽扣去了,却是没有注意到其他。

&esp;&esp;董氏搂着他的脖子,气喘吁吁地在他耳边低声问道:“你没发现什么吗?”

&esp;&esp;薛崇训笑道:“发现了,湿|成这样了。”

&esp;&esp;“……”董氏忍不住又道,“还有呢?”

&esp;&esp;薛崇训摸索了一阵,这才发现有点异样,董氏的耻|骨上竟然十分光滑,他不由得好奇地撩起她的裙子,借着烛火观看,只看见那地方就像白白胖胖的馒头一样,连一根|毛发都没有。当然很容易看出,并不是刮掉的,刮掉起码有桩不是,也不可能那么白……她那地方就跟大|腿|上的皮肤一样白,两瓣唇外面也不似普通女人那样呈深色,还是白胖胖的就跟没发育的小女孩一样。

&esp;&esp;白虎……一个词从薛崇训脑子里冒出来。什么不祥、凶物之类的他还真没有听说过,从小生长在贵族世家,这种长舌妇才会说的东西他没听过,现代的记忆里更没有不祥一说。而且他也是夜短

&esp;&esp;(今天,加更的。)

&esp;&esp;董氏一想到薛崇训说的事,就不禁一阵反胃和抵触。但她又不是完全抗拒,也许为了别人做一件自己不情愿的事,会抵消一些那种感激之心。

&esp;&esp;三河

&esp;&esp;长安城宫阙正面的朱雀大街两旁种着许多枫树,秋风一吹,已是红叶满树。天刚蒙蒙亮,朱雀大街中上朝的官员打着灯笼,排成了一条长长的火龙,映着绯红的枫叶,分外漂亮。

&esp;&esp;那些灯笼的亮点井井有条,依次向前移动,这时一盏灯笼脱离了长龙,快速地向前移动了一会,终于停了下来,火龙再次恢复了从容不迫的行进。提着灯笼的青袍长脸年轻人正是御史张济世,他赶上了叔父张说的坐骑,沉声说道:“真凭实据都存入御史台,并有备案,一会在今上面前我就把前后关系说将出来。”

&esp;&esp;骑在马上的张说四十余岁的样子,同中书们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他的面部轮廓棱角分明,腰板笔直,抓住缰绳的手臂也是虎虎有力。张说面色沉静地点了点头:“时机差不多了,可以这样办。”

&esp;&esp;他们说的事儿就是弹劾运河沿岸吏治败坏、数名地方官收受贿赂之事。御史台手里已经掌握了账本、供词等物,人证物证俱在,真是实打实的事儿,由不得他人空口无凭狡辩。所以张说是胸有成竹……当然他的自信不仅来自于小小的几个证据,此前的准备也攸关重要。

&esp;&esp;为了此次彻底定性那帮“斜封官”的卑劣,之前几个正直的朝野人士已“不谋而合”地做了两件影响较大的事,作好了充分的铺垫。

&esp;&esp;能做到公心为凭,所以他的奏章影响不小,朝野内外对那些下放到地方的“斜封官”的能力和品行更加诟病。

&esp;&esp;《三河赋》。张九龄七岁能文,诗歌文墨在岭南早有名气,长安也有人知道他的名头。

&esp;&esp;张九龄的名气还在其外,这时候他的名气没法和姚崇比,他这篇文章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写文的来源: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跟着运粮船队从岭南一直走到了长安,实地考察了运粮路线的艰辛,其中包含了沿途风物、人情、苦难等等详尽的描述,痛诉了贪官污吏贪婪无度鱼肉百姓,充满了对民间大众的怜悯和同情。其文章洋洋洒洒数万言,有凭有据,文辞优美、感情真挚,文化和现实价值都非常之高。

&esp;&esp;《三河赋》一出,长安纸贵,宣纸价格暴涨三成。印刷商大发其财,更有忧国忧民的有志青年买不到印册,到处借书誊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