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嫡女庶嫁 奚别离 > 第154部分(第1页)

第154部分(第1页)

“表姨母不用叹气,等表哥得胜还朝,安儿正是最会哄人儿的时候,还不把表哥欢喜得更傻了?”

谢氏被她逗得笑眯了眼:“就是筝儿这话,等他回来就欢喜了!”

谢氏又和老太君说笑了几句,便告辞离开,临走还念着一定让老太君和如筝参加安儿的洗三礼,老太君满口应了,让如筝将她送出了二门。

送走了谢氏,如筝心里总算是踏实下来,笑着进了春晖园的堂屋,老太君便招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如筝慢慢给给她按揉着腿,老太君便抚着她的手叹道:

“我们筝儿是个施恩勿报的厚道孩子,若不是凌家侄媳妇过来谢你,祖母还不知道竟是你几句话把你表姐从黄泉路上喊了回来,如此沉稳果决,不愧是凌妹妹的孙女儿。”她低头看看如筝微红的面色:“好囡囡,你积下这样的德,将来必然会有福报的!”

如筝羞得不敢抬头,手上却未停:“祖母,您可别听表姨母夸大其词,孙媳不过是人小不管不顾,当时也不知是怎么的壮着胆子喊了几句,许是冥冥之中真的有神明保佑,这也是表姐自己的福泽,我可是不敢居功!”她知道老太君一向最喜欢这种行善积德的事情,便是自己心里也是十分畅快的。

祖孙二人又说笑了一通,合计了洗三那日要带的东西,天色就晚了,如筝告辞回了寒馥轩,略用了些晚膳梳洗了,躺在床上心情却慢慢沉了下来:如今,夫君和凌家两位表哥……怕是快出关了吧。

她这样想着,心里又泛起一丝酸楚,忍不住下地打开衣柜,在几床被子下面摸了摸,拽出一件中衣,那是苏有容临走之日穿了一阵子就换下来的,如筝拿了它回到床上,搂在怀里,虽然已经没有了当时的温度,但那淡淡的沉水香气还在,如筝贪婪地嗅了嗅,眼泪便落在了衣服上。

“子渊……夫君,你一定要好好的,好好的回来!”喃喃说出这么一句,她强逼着自己闭上眼睛不想,日子还要过的,便是老太君那句话,为军眷的女子,定要比平常女子强才是,琳琅闯过来了,自己也定能……

三日后,如筝陪着老太君在安儿的洗三礼上着实热闹了一番,许是这大军北征之后第一桩喜事真的成了各府留下的夫人们心底的慰藉吧,这一天观礼的几乎站满了屋子,收生姥姥面前的铜盆都快装不下了,喜得她说吉祥话儿的调子都高了不少。

如筝看着才三天就明显滋润起来的琳琅母子,心里也是一阵感慨,虽然顾忌着人多姐妹二人没能多说上些话儿,可从琳琅看自己那感激的眼神和看安儿那种慈爱幸福的目光中,如筝还是读出了她很多的心思,待宾客走的差不多时,如筝还是趁着琳琅不备,往安儿的小枕头底下塞了个成色上好的碧玉如意,才在琳琅一阵“哎”声中笑着跑走了。

过了安儿的洗三礼,眼见就是大年三十了,国公府和京师各大世家一样,这个年过的十分简素,家宴上,面对着又清净了些的桌子,老太君又是一阵感慨,好在大姐儿机灵,上前找太祖母要吃食,才混了过去。

陪着老太君守完岁,如筝自己回到寒馥轩,虽然浣纱崔妈妈她们都围着,如筝却还是觉得刺骨的冷清凄凉,心里一阵难受便草草赏了众人,自到崔氏灵前又坐了大半个时辰,祝祷了一番,对着菩萨默默给苏有容和北征军念了几遍保佑平安的经文,才回房歇息了。

大年初二回了娘家,如筝倒是乐了一天,如书如文围着叽叽喳喳的,如棋也抱着半岁不到的儿子来凑热闹,几个姨母围着一通逗笑,那小人儿倒是随了如棋的好性子,见人只是笑,爱的如筝她们又摸了许多小物件儿给他玩儿。

如筝看着早已超过自己许多的如柏和如杉,听他们在国子监里刻苦攻读的事情,他们兄弟间和睦无隙的样子让她心里一阵欣慰,如筝冷眼看看府里下人们的情形,明显比薛氏在时顺当正派了许多,心里也暗自叹服徐氏理家的本事,私底下问过了老太君和如柏,二人也都是赞不绝口,如筝这才真正放下心来。

虽说还是听了林侯几句训斥,如婳也一直是阴阳怪气的,如筝还是觉得这个大年初二过得挺顺心。

如筝便在这样喜忧参半的心情中渡过了明德二十六年的这个正月,她知道这一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却没有想到,会有那样的疾风暴雨将在这一年里泼向她,泼向京师,泼向大盛。

章节目录 第225章 破关(一)

没有苏有容在身边的这个正月,让如筝觉得无趣又漫长;整个正月寒馥轩都没有什么年味儿;不过是应节该做些什么就做;也都是崔妈妈在操持;如筝便是日日不落地请安和祝祷。

正月十五这一天;如筝看着院子一角的天空中隐约现出的烟花,不禁想到了去岁随苏有容在护城河便看烟花时的情景,眼泪便不听话地流了下来,又被她匆匆抹去。

熬过了正月;眼前便是二月初四,苏有容的生日;如筝也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和卫氏替他遥祝了一番;这一年,除了老国公和老太君赐下了五色寿面和一番勉励祝福的话,三房夫妇也带着礼物来坐了坐,三夫人将如筝拉倒屋里说了好一会儿话,又陪着卫姨娘用了些寿面,如筝看着自己三叔和三婶娘脸上的关怀和笑意,心里想着这才是至亲骨肉,世间事从来就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虽说没抱什么希望,如筝还是有心等着世子院会不会有什么表示,却直到入更,还是清清静静的,如筝忍不住心里冷笑了三声,挑了灯笼亲将卫氏送回了凌霜阁。

京师各大世家翘首等待着边关的捷报,没想到先等来的却是回雁关被破,北狄人大举南侵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时,如筝正在寒馥轩里为苏有容绣着一个扇子套,当场便愣住了,好一会儿回不过神儿来,虽然她前世也知道此一战边关曾经被攻破,但却并不知道是哪一个关隘被破,今生听苏有容细细讲过三关形势,她心里多少也有了些数儿,却万万没想到,先被攻破的竟然是东西有两关拱卫,又据剑门之险而守的回雁关。

想着在回雁关戍守的凌家人和大房父子二人,如筝心里便是一“咯噔”,赶紧撂下手里的活计奔了主院。

春晖园也已是一片慌乱,如筝还没进堂屋,便听里面一声脆响,像是什么东西打碎了,隐隐还有老国公斥责的声音:“废物!如此险峻的关隘居然让他给守丢了,他也配姓苏!”

如筝知道老国公定然已经知道信儿了,心下一阵揪痛,当下便挑了帘子进去,对着老国公和老诰命一福身,见老诰命满脸泪痕,赶紧上前掏了帕子帮她擦拭,又转向老国公福身到:

“祖父息怒,那北狄人强悍狡猾,如今三关形势不明,究竟是怎么破的也是尚未明了,再说,以孙媳愚见,北狄人冲破三关也未必能得了好出去,他们在咱们的地盘上,人生地不熟又是孤军深入,如今边镇也不似从前了,还有恭王殿下的新军守着,定然会无事的,想来大伯父和大哥如今也在追击北狄人的路上,祖父不要苛责他们,也不要动了肝火伤了身体,咱们便先静观其变,孙媳以为,形势定然很快便能被控制住的,只是不知大伯父和大哥是否安然……”听了她这一番话,老国公也叹了口气:“是否安然,不过是听天由命,看他们的造化了!”如筝红着眼圈点了点头,心里也知道大房父子戍守的回雁关出事,老国公也不是不心疼,不担忧的,只是在他们这些老帅的眼里,国,总是比家要重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