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王莽篡汉是什么电视剧 > 第27部分(第1页)

第27部分(第1页)

但当史丹因观点冲突而向成帝乞还骸骨时,王莽心中还是受到了震动。因为,史丹是因翟方进在言语中略带有些冲撞而提出回乡的。本来,这不算什么。大家为皇上议事,自然会各执一词,也是应该如此。但从另一个侧面看,是反映了史丹在朝中的孤立,他感到心灰、对政事无能为力了,从而萌生退意。*,有时是没有情面可讲的,也是讲不得情面。薛宣他们要推行自己的政策,当然就要竭力维护自己的意见,攻击妨碍者,如果可能,当然也是希望能够把妨碍者搬开。

以退休的方式让妨碍者离开,是比较文明的,但成帝不想让史丹离开。刘骜的名字,是他爷爷汉宣帝刘询给起的,寓意是一匹千里马。但成年后,刘骜更像是一位伯乐而不是千里马。他手下里有不少学者能人,象刚退休了的丞相张禹,还有刘歆、杨雄等,即使在他的后宫中,如许皇后、班婕妤等人,也是很有才情的。史丹是他的老师,如同是他的精神依靠。刘骜也希望能有些老臣子在朝中做压舱石,压一压阵脚。所以,他没有正面回应史丹的请求,他还需要考虑。但既没有应允,但也没有回绝。毕竟史丹年纪大了,退休养老也是合情合理。

殿内在讨论匈奴使者的事情,王莽听得不是很清楚,大臣们说话的声音不大,心平气和,想来他们在这问题上意见没有分歧。

“宣匈奴使者上殿——”

突然,殿内传内薛宣响亮的声音。王莽听到薛宣的叫声,有些手足无措起来,因为,他不知道到那去宣。但见刘歆随着叫声,转身站在殿门前,向着里面拱手行礼:

“诺!”

然后,他就向着宫门的方向直奔而去。到下一个岗位,吩咐站岗的黄门郎到驿站宣匈奴使者上朝。那位同事领受任务后,便去牵马,出了宫门,便跨上马,向驿站奔去。刘歆回到殿门来,继续站岗。

大约半个时辰后,匈奴使者侍卫的引领下向未央宫走来。在前面的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长得身材高大,足比侍卫高近一个头,是匈奴单于派来的使者。在他旁边,尽量跟上他的步伐的一个小男孩,看上去10岁左右。他们原本还带了好几个随从的,在皇城外被侍卫拦下,留在门外等候。

刘歆伸出手,拦着他们的路,然后转身起家近殿门,向殿里朗声报告道:

“匈奴使者到!”

“宣!”

刘骜暂停了大臣们的讨论,回答刘歆说。

“请进!”

刘歆收到皇命后,即回过身去,对匈奴使者说道,让他们进入殿内。

匈奴在汉朝的北方。其先祖是夏后氏的后人叫淳维,当年夏桀无道,商汤起义兵攻伐。夏朝灭亡。淳维带着自己的部落,往北逃难到荒漠之地。从此这个部落,便走上与中原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

匈奴无文字,只有语言。生活是自由自在的,但并不宽裕。时年好,随畜田猎禽兽;时年不好,就外出抢掠。他们马快,打仗潇洒。有利就进攻,不利就退走,并不以败退为耻。因为他们只求有利可图,不讲仁义。贵壮健,贱老弱;父亲死了,儿子可娶后母为妻;兄弟死了,也可娶其全部妻子为妻。

漠北之地,年年都有冰雪灾害。所以,匈奴人年年都到中原来抢掠。从战国时起,中原各国便修筑长城来防范他们。秦始皇曾派蒙恬出击匈奴,但并没有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因为,中原各国缺少马匹,机动性不强,追击困难,大军未到,匈奴人早跑没影了。完全象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似的。但只要大军一退,他们又会再来。

中原的军队要出击匈奴不易,但要抵抗侵略,仍是有相当强大的战斗力。到楚汉相争,中原天下大乱,实力有所下降。而冒顿单于杀父登位后征服了北方各国,变得空前强大。时高祖刘邦领一队先锋追击韩王信,被冒顿单于领的四十万大军包围。被困七天,之后用了陈平计才得以逃身,史称白登之围。

高祖得以脱身有侥幸成份在内,但这仅仅是次要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因素仍是汉军战士的英勇和机智。如果高祖所领汉军是容易啃下来的,以冒顿之凶猛,象东胡那么强大的军队都给啃下来了,也用不着旁人出主意,早挥兵把高祖啃了去,那容得他侥幸的。但冒顿领大军围了汉军七天,想尽办法就是强攻不下,可见刘邦所领的那队先锋,虽然人数不多,自有非凡战力,绝非是豆腐兵。

此时,樊咐所领三十二万汉军主力已向平城方向移动,韩王信手下与冒顿约好共击汉军的两位将领,均没按期到达预定位置,这让冒顿生疑。于是,便使了个计策,故意开围一角,引诱高祖急驰而逃,这正是他得以围困高祖之计。高祖马快,正好分割围歼。婴固将计就计,令士兵满弩向外徐行,首尾呼应避免被分割。适逢大雾,冒顿看不清战场形势,故汉军未经血战,得以突围。

国内是异姓王叛乱,国外是匈奴的突然强大,高祖够头痛了,孰轻孰重?正如冒顿无意入主中原一样,刘邦也无意去远征匈奴。所以,他便采纳了娄敬的建议,主动向冒顿单于提出和亲,两国结秦晋之好。

刘邦选了一个宫女所生的女儿称作大公主嫁予冒顿作王后,同时还有大量的絮、缯、酒、米等物品作陪嫁,两国结兄弟之盟。那时,汉朝和匈奴初打交道,相互间了解有限。擦枪走火那样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高祖死后,冒顿单于按自己的习俗给吕后写了封信,请求她作自己的妻子。兄长死了,弟弟娶其妻子为妻,这在匈奴看来是很自然。既然刘邦是他的兄长,那么刘邦过世后提出娶他的皇后,并不是过分之举。甚至在他们的习俗里,这才是好兄弟的表现。

吕后不了解这个习俗,在中原人看来,这是*的行为。所以,在收到冒顿单于的求婚信后,吕后就认为自己受到了极大侮辱,想派兵攻打匈奴。她召会大臣商讨,樊哙当即表态愿领兵10万去横扫匈奴。

樊哙久经战阵,他并不是傻子。他敢于如此表态,自有他的道理。但季布恶言相谏,语出惊人地对吕后说:“哙可斩也!”季布重提白登之事,咎问樊哙当日作为领兵主将,何以不能避免高祖免受围困?又何以不能解救高祖?

季布指责樊哙,其实并不公平。当日刘邦受困之责不在他,那是高祖急于追捕韩王信而导致的,大家也都没有料到匈奴会不宣而战,还派出了主力大军。而在他准备发动攻击解围时,高祖又已摆脱了围困。若多担搁两天,谁能料定他就不能再建功勋呢?当然,刘邦能安全回来,那才是最重要的。

季布恶言相向,也情有可原。他原是项羽手下五大将之一,出身高贵。而樊哙这等屠狗之辈,没什么学识,虽然屡建功勋,也屡屡被人瞧不起。当日韩信,就羞与之为伍。作为败军之将,季布对樊哙也是不服气的,他弄不明白,怎么楚霸王就是败在这等人手中?只能说是天意了。

尽管在主观上,季布之言是不公正的;但在客观上,却又是正确的。因为,若真由樊哙领一支部队出击匈奴,那匈奴人一定会很奇怪的,何以汉军要破坏盟约开启战端?若说是因为未婚信不恰当,这也是很委屈。在他们的习俗看来,这是没有什么不恰当的,而且还是友好的表示。汉朝这一仗,实是师出无名,有违天理。于是,吕后也就打消了发动一场没有意义的战争的念头,回信婉言谢绝了冒顿的求婚。这不是惧战,但没意义的战争,是应该避免。

汉匈两族兄弟之盟,到汉元帝和呼韩邪单于时代发展到顶峰。呼韩邪单于三次入朝与汉帝相会,两次与汉宣帝会晤,一次和汉元帝会晤,不仅娶王昭君为妻,同时还历史性把汉多兄弟之盟进一步提升为世代永好之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