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有余”,就是“三去”、“四绝”的内容。损掉人们的贪欲妄想、私心杂念之“有余”,这是天道的属性在人道上的体现。所以,智者自觉地损减自己的情欲识念,按其修养的层次,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上根者,会自觉地断欲绝情,以符天道无私无欲无为之理,以契“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中根者,在善知识引导下,在条件的促使下亦能损欲去情,在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规律下,被动地有意无意地以符天道之属性,以合“发而皆中节”的“和”,能保持在一定的平衡位置,不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规律对抗;下根者,纵欲醉情,与“天之道”有意无意地对抗、阻挠,孔子叫“小人反中庸”也,老子称为“注其耳目”者,佛陀称为“业重(者),不生敬仰”。上、中根者,先后终为圣教所化,迟早定得解脱,不虑恶道坠堕。而下根之人则应及早熏习,多加关注,别弃而自流,永处沉沦。
反过来看,一个放纵情欲的人,一个强化自己识心识念的人,必走极端。趋极适端,则有余;有余,则天之道必然损之。先看自然界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就能明白天之道“以万物为刍狗”的“不仁”之仁。日中必移,月满必亏。为什么日中不暂留,月满不久持呢?“天之道,损有余”也!冬至冷有期,夏至热不长,为什么?“天之道,损有余”也!不需多说,整个极性世界皆体现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运行规律,展目皆是这种“天之道”的体现,只是运转周期长短不等而已!“反中庸”者、“注其耳目”者,“业重”而对“天之道”不生敬仰者,无视规律的存在而将“有欲”要极化,不知“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之“不仁”。不信因果,肆无忌惮,任性妄为,结果都被“天之道”碾得粉碎,不以悲乎?!虽悲亦是“天之道”的“不仁”之仁。试想,夏日酷暑天道不损之,不灼焦万物吗?!人还能生存吗?!冬天严寒,天道不损之,不僵死生灵吗?!人还有生机吗?!这难道不是“天之道”的“不仁”之仁吗?!
同理,“天之道”不损人之私欲贪心、妄想识念,人岂不成了畜牲?!用佛法来说,这不是陷人于阿鼻地狱而不顾吗?!所以说,“天之道”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天道的“不仁”之仁。懂得这个道理了,就能明白老子讲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的规律了。“天地”和“圣人”的“不仁”之仁,就体现了“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深层次含义。
3、圣人的职责
“圣人在天下”,以自己的道德智慧感化人,以身作则来教化人,以心比心来慈悲人,以己所不欲、勿施以人来恕人,以行不言之教来示人,以开示悟入来成就人。圣人“歙歙焉”,是“塞其兑,闭其门”的另一种表达。圣人六根不外驰,紧闭六门,敛心“观自在”,收心视“真如”,摄意拴“心猿”,息念降“意马”,坏识驱无明。圣人以转识成智的表率来为“天下浑其心”。浑者,非极性之心也,非分别之心也,非有欲之认识也。“为天下浑其心”,就是让天下人都转识成智,亦是通过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让天下人皆成佛。
庄子讲的凿“浑沌”七日而死,是喻顺着贪欲而演化的堕落;而老子讲的“为天下浑其心”,是转识成智的回归。只有坏掉识心识念,关闭有欲的认识,泯灭极性的观念,才能“浑其心”,才能破除二相的分别执著。“浑其心”达到“无常心”,进而“常无心”,无心便与道相契相融,可见“圣人在天下”的目的,是示范人们修德符道!但百姓百姓,自有百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耳目”者,指一切感官也;“注其耳目”者,放纵情欲也,满足贪欲、极化“有欲认识”也,六门开启趣外也,六根攀缘六尘也。满足情欲,强化二相识别(注其耳目),这是百姓的无知与愚昧。正因为此,圣人处世,以开启百姓之迷雾为天职,以示教回归逆返为本职,以使其“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为目的。
庄子曰:“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世间》)天下有道,正是转凡成圣的大好时光;而天下无道,则是圣人悲悯世人,倒驾慈航苦海度化的时期。所以,圣人在天下,就是“为天下浑其心”,为度化众生而来,为朴化社会而降!
4、人心惟危
因为“偾骄而不可系者,为其人心乎!”(《庄子·在宥》)失控放纵、难可系缚、难可降伏的,世间没有大过心的,最难管束的就是人心了。佛陀说心“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陷。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四十二章经》)所以,圣人“为天下浑其心”,是圣人的最大作为,最本职的工作。人世间千重要、万重要,无如“浑其心”更重要。其心不浑,一切其它工作皆无落地之根基也。儿子愚昧忤逆,万贯家产何用?人心浇漓冰冷,智慧不开显,社会动荡不安,就算富有,生存价值何在?
“故目之于明也殆,耳之于聪也殆,心之于殉也殆。”(《庄子·徐无鬼》)“百姓皆注于耳目”,那就危险了(殆)!人类社会只知尽情享乐,放纵耳目情欲,不知追求无上智慧,人心必奸宄械意、狡猾诡诈,必然极化为毒蛇猛兽、狼心狗肺。难道这就是人类生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吗?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圣人“为天下浑其心”,朴化社会,纯厚人心,培植道德,开显智慧,扭转百姓的愚昧无知,引导大众追求高雅境界。佛陀一生所教者,心地法门也。放纵情欲,“注其耳目”,极化心识,最可怕的后果是循业发现三恶道也!因果规律丝毫不爽。正如老子所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膨胀感官的五欲之乐,强化“有欲”的认识通道,极化二相执取的识心识念,最终如老子所说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能守之;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九章》)
为什么不能“如”放纵者“意”呢?因为,被“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规律制约着。“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这不是自然之道,故不符天道、人道之法则,必然“自遗其咎”。“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庄子·在宥》)庄子说,你不要内心贪欲妄想炽盛(慎女内),也不要六根外驰,放纵“有欲认识”(闭女外),以追求感官的满足,更不要奸诈诡猾,心眼太多,识心太甚,这样必溃败衰亡(多知为败)。不要贪心太重,不要沉湎于耳目,不要狡诈心恶。把心思放在追求解脱之道上,必然智慧道德圆满,证得无上觉道(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于如何使我们“遂于大明之上矣”,圣人只是给我们开了“药方”,吃不吃药还要靠我们自己,指要靠我们自己来修习解脱。
“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它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庄子·天运》道不可以从外而得而证;道不可以“贡献”而传给他人,不可以“进奉”而传给他人,不可以言说而传给他人,为什么不能以“献”、“进”、“告”、“与”传给“君王”、“其亲”、“兄弟”、“子孙”呢?因道只可以心传心,心心相印,以心悟道证道,不可外得,只能内契。外传者,不入心(不止)。没于泉水中,不喝者,不解渴;浸泡在道中,心不修证者,与道无缘(中无主而不止)。即使心虽想修,外无善知识的正确引导也不行,没有圣人智慧的开启也不行(外无正而不行)。所以,圣人“为天下浑其心”,是教化、度化世人之需要,朴化社会之必须。
“圣人皆孩之”。圣人与百姓“注其耳目”、顺着贪欲的心行正好相反。圣人要百姓回归于婴儿(皆孩之),少私寡欲,返朴归真,见素抱朴,“三去”、“四绝”,让百姓究竟解脱!“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二十七章》)这就是“圣人在天下”之所圣人者也!
5、“贵食母”
“众人皆有以”,众人“皆注其耳目”,看似“昭昭”(足智多谋),其实“昏昏”(愚昧不堪);看似“察察”(聪明伶俐),其实“闷闷”(浑浑噩噩)。“而我独顽且鄙”者,“正言若反”。以百姓认为的聪明伶俐,足智多谋,自然“比量”出圣人为“昏昏”、“闷闷”。以百姓认为的大有作为、尽情享乐、未白活一场以及不虚度此生来看,圣人真是冥顽不化,愚昧不堪(顽),心无大志,庸庸碌碌(鄙)。但从圣人深不可测的境地、微妙玄通的功能、大智若愚的素朴、慈悲无量的胸怀、彻底解脱的自在、追求无上的大愿来看,众人是多么的可怜可悯、可悲可叹啊!无智而自见,无功而自伐,无是而自彰,无德而自誉,无能而自傲;还不可怜可悯吗?!
老子用“二道相因,生中道义”,以极性破极性,以对待破对待的“正言若反”之法,指明了体道之者“独异于人”的品格、气质、神韵、威力、智慧、憨厚、敦朴等。因为,圣人“贵食母”。“母”者,道体也,根也,本也。哲学上称为本体;佛陀称为真如实相;儒家称为“明德”。“贵食母”者,体现了老子追求大道,以道自任,“唯道是从”,时时契道的追求和与道不悖的境地!而百姓皆是“饮其五欲”,“皆注其耳目”,皆食其“可欲”,皆摄其六尘,皆享其“太牢”,皆登其“春台”。老子与百姓有异的是:“我独泊兮”、“我独若遗”、“我独若昏”、“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五独”正是体现大道的深奥与微妙,也表明了老子境界的超脱和智慧的超群。老子以“母”(“有名,万物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喻道,让人们求道如想母,修道如寻母,悟道如闻母,证道如见母,得道如养母,与道不二如作母。
老子的以道喻母,对后世影响极大。首先,在道教的神祗中以“母”命名的尊神很多。如:王母、九天圣母、斗母、骊山老母、无生老母、西王母等等。以致民间将儒释道三教各类圣佛(菩萨)仙多冠以“母”字,以表示亲切与崇敬。如:观音老母、佛母、无极老母等等。
“圣人皆孩之”,这的确是老子极为关注的问题。五千言中,“圣人皆孩之”的内容很多,从开示、引导、告诫到具体的修法操持都体现了老子“皆孩之”的慈悲关注。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三章》)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三去四绝亦是)
“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惚兮其若海,恍兮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二十章》)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不欲(直指无名之朴的清净本然和无私、无为、无欲、自然之属性,欲念将不生,生而即息)。不欲以静(欲念不起,其心自定),天下自正(心身返朴而正)。”(《三十七章》)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
“取天下常以无事(于心无事,于事无心,心波不起,识心不出,则心身清净,心安体泰),及其有事(极化心识,六根趣外奔逸),不足以取天下(心身不安稳,不能入三昧)。”(《四十八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七十二章》)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也!”(《七十七章》)……。
圣人“贵食母”,故慈悲大愿,“为天下浑其心”,也要让天下百姓皆“食母”,“皆孩之”。以己所得,愿人所利;以己所益,愿人所乐。故要皆“食母”,故要“皆孩之”,让天下百姓同其利,同其乐。这正是佛陀讲的“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八千返往返娑婆世界救度众生的情怀。
“贵食母”要“食”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贵食母”的修道、悟道、证道,能否达到“载营魄抱”一而不离?这是老子衡量“贵食母”的第一个标准。“营魄”者,魂魄也,魂魄抱一,指神聚不散、不外驰,形神相合。俗言道:魂不守舍,是指人的精神妄动并耗散。从认识论看,“载营魄抱一”,就是不极化“有欲”通道,不二相外驰而分散精力,能反观内省而神志专一。不散乱、不失念、不掉举,注心一处,入于三昧也。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对应零或无极;一对应太极,太极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负阴抱阳,就是古人讲的阴阳二气浑融融,正是“抱一”之态。“抱一”能不离,这是指极性世界的人修道(食母),修到阴阳合而返太极的阶段,由显极性(如乾坤、阴阳等)回归到隐极性的非极性状态。能不离,就回到原本阴阳未剖的状态,也叫“复归于朴”,二相归一相,转识成智也。
6、“致柔”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抟气者,有序化能量信息场也,消除阴阳二气对立之离散也。人体的阴阳属性,是物质世界极性属性的集中表现。当阴阳二气极性极化不相合时,中医就叫阴阳失调。故“抟气”使之阴阳平衡,“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是典型的二相归一相的体现,也是典型的极性“识”向非极性“智”转化的体现。“抟气致柔”,“柔”是这种转化成功的标志。当极性泯灭,非极性显现时,必然表现出“中性”的属性。“柔”是老子对这种“中”性属性表达的术语。比如:化学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