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苗山情缘 > 第180部分(第1页)

第180部分(第1页)

的有政权迭起,每一个政权都与南方的人一样野心勃勃,但是每一个政权的政治野心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政治怪圈。那就是每一个政权都必须崛起与杀戮之中,而他们又没有东晋朝廷的的文化特点,所以每一个政权相对东晋都结束得特别快。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这是建康朝廷大量使用皮纸来作为公文导致的,北方人和中原人始终没有这个技术力量的支持,没有可以和东晋半壁江山发行公文的效率相抗衡的。我们南方的效率不在军事上,而是在文化上面。而北方和中原依然需要军事上的杀戮,就是依靠马上得到天下,依靠战马和骑兵的杀戮,依靠血腥的统治。而我们南方,对于这样的局面也并不满意,因为我们始终希望皮纸的效率传播到北方去,我么开始鄙视北方人和中原人,这是我们的狂妄自大与虚荣心作祟。

骄傲、狂妄与自大,也是导致我周家失去成都的唯一原因。中原的人士终于开始懂得需要皮纸来办公,所以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前赵后赵还有冉魏国等相继灭亡,都是因为对此一窍不通。而前燕前秦的崛起,他们已经开始学习着使用这一技术手段了,我们与朝廷上下都想对中原封锁这个技术,但是我们不可能做到封锁。桓家与周家和前秦苻家的人,就是用皮纸技术来交易奴隶的。

朝廷里是想封锁,所以我们暗地里和秦国人交易,朝廷不卖纸张生产技术,所以后来朝廷里就先是得罪了燕国慕容家族的人,后来是得罪了秦国苻氏氐族家族的人。燕国和秦国不免一战,与前赵和后赵一样,都是关中与中原两个强者之间的较量。关中的前赵败给中原的后赵,而中原的前燕国败给关中的前秦国。这期间,在就是前赵后赵南下中原对西晋的沉重打击,还有燕国鲜卑族人南下打败后赵国,两次从北向南的打击都是北方取胜,而两次东西方向之间的较量则各有胜负。而我们东晋,一直想扩大自己,我们也的确做到了,从开始经营江南,把整个江南打点起来,打点的时间比三国吴国的时间已经超出了,这就是东晋的贡献,这其中桓家与我周家的奉献是很关键的,我们处于东晋顶峰时期,东晋皇族司马家族的命运可以说都是捏在我们手里。

……啊!要我周仲孙态度端正一点,不要想歪了??写出狡辩的话来?什么叫想歪了和狡辩?西晋玄学以来我们都是这样说话的,到了东晋,我们难免还有一些习惯。我们认为辩论是高贵的,只有身份高贵的人才能够狡辩,去想千秋万代的事情,就是想歪了不现实?你们这等刁民,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高贵……。

刘曜灭国那伙儿,我大爷爷周抚已经洗脱了王敦兵变中的“冤枉”,他开始接替甘卓的重要职务,甘卓死后襄阳城里一度混乱,朝廷为了陶侃甘卓这两个人组织出来的这一支力量而烦恼。他们毕竟帮助建康朝廷剿匪有功,要消灭这支当初功劳至伟的队伍,建康朝廷没有这个胆量。而放任不管朝廷也是绝对不会的,所以就把这支力量集中在荆州以北的襄阳城,以用来抗衡中原南下的后赵国石勒家族。陶侃甘卓的这只力量,实际上是给北府军做出了一个榜样,朝廷就从陶侃甘卓这里得到模式,依照葫芦画瓢,在京口建立北府军营地,既用来对付北方南下又要“伺机”收复北方,另外,就是对付长江中游各个势力对朝廷的威胁。

陶侃甘卓的力量主要来自江西安徽,让他们离开江州,这等于朝廷不希望江州驻军太多威胁到朝廷了。一度发生的王敦、苏俊事件,都是和这个政治格局有关。大爷爷到襄阳,当年和他一起投靠王敦的将军邓岳,也是差点在王敦兵变中被朝廷治罪,邓岳后来跟着陶侃一样到广州去了,这是与陶侃一样为了政治避难,我大爷爷周光当年要捉拿的,就是周抚和邓岳两个人,结果一个都没有捉就都放了。邓岳和周抚逃到梁州荆州交界的一带躲避了一段时间这才出来请罪。随后就是邓岳自愿到广州去杀贼,而周抚则愿意继续在朝廷各处杀贼,大爷爷这一段先是想去江淮一带,然而他却到荆州与梁州交界的地方,就与司马勋这一伙刘曜余部开始勾结上了。甘卓死了,周抚被朝廷启用,这样就成了周家的正式转机。

第二百五十二章继续交待(6) '本章字数:3519 最新更新时间:2011…03…11 16:59:02。0'

说实在,我周仲孙已经写出我大爷爷的事情,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改造的态度。要是我不想说周家的事情,就不会从大爷爷这里说起。?以为我一味地说周抚家的事情,就是想不说自己家从爷爷周光以来的经过。要我交待的事情,很多你们都知道,若是说你们都知道,可是你们又经常来问这问那,问得我以为这些都是你们知道不知道了。我周仲孙在八年前代替大爷爷家的长子周琼而继承益州刺史,当然是一个政治交易。

这里面的事情我不是不想交待,我已经态度很好了,可是我的记忆力不好,“不配有他的记忆是不能还原的”。他是他,我是我,我是周仲孙,一个俘虏;而他是一个健忘的人,一个不知道自己和家里都做了些什么的人。

所以,我从凉山被俘,但是我的交待绝对不会从凉山开始,要我回头反思,我可得要给自己争取时间,争取到朝廷上下我周家亲近的人里来人救我。争取自己能够逃跑,这样,我就彻底不用交待什么了。要我自杀,我也是不会的,我不会自杀,我的本性决定我希望苟且偷生,这是我的生存本能。要我交待,我就是反复地说大爷爷当年的事情,从那个时候说起,说得你们都不想听不想让我交待为止,你们知趣的就释放我去荆州江陵那里,省的朝廷迟早是要对你们动手的,而秦国的人,也不是你们几个小部族就可以应付得了的,还得依靠朝廷,依靠司马家族的人来治理天下。

……?说我记得几十年以前父辈爷爷辈的事情而不记得眼前的事情,很多人都生活在这个情形下,谁叫这个社会生活节奏太快。我在凉山,整天面对古老的天气,可是心里却是有如饿虎扑羊一般,总是一种肉食动物杀戮的本性在支配着我,这叫暴力美学,这叫“恶之花”,这叫工业文明。

………………………………………………

大伯伯周楚,他一辈子最大的功劳就是消灭了打着李家旗号的皇帝,他敢于消灭任何企图反抗建康朝廷的反贼。那时候虽然他也亲自布置消灭司马勋,其实那并不是他的功劳,功劳也不是朝廷里?的什么将军或者都督的,实际上司马勋是被冒充姓李的后代的那伙反贼给逼迫走投无路的。那伙冒充姓李的反贼,为头的和李焉一样是个妖道。太平道五斗米教的人里面,大部分都是妖道,整天妖言惑众,企图颠覆朝廷。司马勋打着皇族的旗号,在梁州为祸百姓,我们周家私底下一直和司马勋做交易,拿百姓做奴隶,拿奴隶来交易互相买卖勾结,而事发以后,则巧妙地把责任推给了司马勋,谁叫他一直没有洗脱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不是皇族也就不会得到朝廷和桓家周家的接纳,他是皇族又免不了要与桓家的和?的势力对抗,对抗的直接后果,就是把矛盾集中在他自己身上,百姓的怨言都指向身份最高的人物。司马勋是梁州刺史,刺史王爷都不是那么好做的。当年湘州的司马承也不还是刺史王爷,就是被王敦给杀死了,所以司马勋最后也难免走上这一条被桓温和周家杀死的不归路。

(司马勋的事情,一直和大西北的事情有关,这个就是与秦国目前直接有关系的。看来秦国的事情大家都很关心,秦国是不是就比晋国好,这当然是需要知道的,但是秦国是个什么样子的秦国,难免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成汉李家政权,与前秦政权一样,都是氐族人做主要班子的,李家的人虽然并不是自称氐族人,但是他们与氐族人关系很好。西晋来自司马家族篡位,夺取魏国曹家的统治,而曹家魏国先灭刘备蜀国,曹家之所以能够灭掉蜀国,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和西北的部族们搭成一致,他们互相交换了利益达到平衡。但是到了西晋八王之乱的时候,八王争夺中原的权势,给大西北部族和百姓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个打击不比被灭族差多远,所以大西北的部族都纷纷建立自己的统治。

八王之乱以后北方的胡人南下更加是打乱大西北的形势。原来西晋开国,大西北的部族因为与曹魏以及西晋司马家族搭成的政治平衡协议,一度就派了不少前来中原定居的贵族。除了贵族,还有来读书做士人与被买卖来做奴隶的,西晋都城洛阳也一度有这些不同身份西北部族的影子。到了八王争权的时候,这些大西北的部族,无论下到奴隶上到贵族,都跟着惶惶不安,他们中的贵族和读书人等上层就觉得回到老家去比较可靠的出路,所以就纷纷离开中原,希望返回故乡。

但是,大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甚至西藏等广大地区,虽然地域广大,生存条件比中原却险恶许多,想要回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是真的遇上中原大乱,这才被迫返回家园。一方面是背井离乡,一方面是回到祖籍,这两者是一回事情。

成汉李家皇朝就是建立在八王之乱时候遇上的刘渊前赵国与石勒带来的腥风血雨,他们赶紧收拾行李打包集体返乡,李家到了成都便乘机在蜀郡建立政权。这里面的一个问题,就是蜀郡的父老乡亲,那时候也跟着中原的局势而发生动荡,这才给李家的回来落下空子。

而除了李家这一部分,还有通过关中回到凉州的。凉州在陇右右上,在秦州雍州的西北方向。东连蒙古高原西去新疆沙漠,自从汉代张骞开辟丝绸之路,这里就是沿路设置关隘驿站,这驿站式样的关隘有如江河一样成为线条,从西下来,敦煌、酒泉、西海、张掖、西郡,直到武威和西平,这里也是汉代霍去病打击匈奴的方向。西域而来的象牙、香料、胡椒等等各种番外物品,源源不断地流传进来。(这年头佛教开始从西域向中原传播,所以出来了鸠摩罗什那样的高僧人物)

区别于李家的,在往凉州方向回到鲜卑人居住的凉州地带的部族,就与蜀郡拥戴李家的一样,仿效着建立了一个张家政权,这个张家也是十六国之一,名为前凉。张家政权称王与317年,也就是晋愍帝在平阳郡给前赵国的刘聪杀死的那一年称王的,张家手下虽然和李家手下的一样,也和建康司马家的一样,都是很多八王之乱中开始逃离中原的手下,但张家本身并不是李家那样逃难过去而是早就开始经营,这点以后在写。而有人逃就有人追,前赵国刘家的就一路追来,刘曜这一路从洛阳追到长安,317年在长安俘虏晋愍帝以后,继续准备扩张,与陇右汉中甘南追杀而来,许多流民队伍被刘曜追上,有的想反抗的结局都很惨,刘曜与石勒一样,对于反抗者都是集体屠杀,这样就激起了群体更多的反抗。

大西北到大西南,涌现出不少割据力量,除了李家张家的,还有杨家的仇池国集团,还有据说与遥远北方后来燕国慕容家族是亲人的吐谷浑,吐谷浑崛起时间稍晚,正是这周抚以后,周楚周琼到周仲孙的时代了。

张家集团建立称王,不可避免要和追击而来的前赵国刘曜开战。317年刘曜拿下长安,四处搜捕捉拿逃匿的西晋王公大臣和西晋王军大小军民人等。刘曜的马蹄当然是首先追上依靠走路的小股百姓人等,然后就是遇上一些大股的流民队伍,这些队伍里面的族人以巴人、氐族、羌族人为主,而祖上是凉州的羌族人(是不是当年就是叫做鲜卑族人?应该不是,但前赵国对鲜卑族人也是打击的,因为他们支持过并州晋阳郡的刘琨。)则逃往凉州方向去了。

刘曜追上巴人氐人,这些人里面的确是给了西晋王公大臣藏匿的,所以刘曜的骑兵就下令让对方缴械,对方不从便发生战斗,结果当然是刘曜的骑兵最后获胜,但是刘曜军队有了伤亡,刘曜发怒之后,就先是集体杀死数千巴族人,然后与氐族人又打了一个恶仗,最后这些氐族人被屠杀殆尽。

李家在蜀郡已经相对安定,他们正在考虑下一步,这时候还有巴族氐族人流民从汉中而来,李家人当然要接应他们,李家的士兵和刘曜的士兵也开始交战,对方有后来令狐泥、司马勋一伙到梁州来占据的一部分刘曜手里的军队出身。成汉与前赵开战的结果,是刘曜没有获胜,他不能南下荡平成都。而李家的士兵也因为不善于打野战而只能坚守汉中要塞,汉中往益州这一带的战线就暂时维持下来了。但是刘曜毕竟获得很大的空间,他获得了关中所有的土地,从此他的区别于平阳郡的前赵国就开始经营关中时间十年。

从318年前称呼汉帝的刘聪和除了刘曜一族外所有刘家子弟在平阳灭族,前汉刘家就只有这刘曜一脉了。刘曜初期还比较积极,在长安延续刘家骑兵的风格,除了对成汉李家的用兵,他还得继续扩张,于是就挑上了仇池国杨家势力,刘曜的兵荡平雍州之后,成汉李家的收缩防守,继续远去成都安定下来,刘曜派兵到秦州,在秦雍之地,接着就是正好对上杨家的了,刘曜兵打败了杨家那时候叫做杨难敌的人物。杨难敌又名杨难当,杨家自八王乱,一直和西晋朝关系不错的政治平衡下忽然没有依靠了,杨家不得不自立,杨难敌父亲杨茂搜自称右贤王,这已经是个老秦人的称号,叫做狄戎的称号也可以(老秦人的称号比较准确,狄戎应该指蒙古与新疆一带的老秦人而不是秦雍一带的)。317年杨茂搜死去,杨难敌自称左贤王,杨茂搜的弟弟是杨坚(不是后来几百年的隋文帝杨坚)。

咸阳长安,低处关中小平原,咸阳所在为雍州,雍州下有京兆郡(?)、冯翊郡、北地郡、新平郡、扶风国、始平国、安定郡,雍州在三国董卓时期曾把名字给了凉州武威那边,到了西晋又给回来了。刘曜占据咸阳,他继续刘粲以后称帝当然也是要用京兆郡这个名字的,反正晋愍帝也是从这里给俘虏的。

第二百五十三章继续交待(7) '本章字数:3151 最新更新时间:2011…03…13 17:54:35。0'

前赵国和后赵国的骑兵很厉害,他们无论是洛阳俘虏晋怀帝还是长安俘虏晋愍帝,都是有来去如疾风扫落叶一样,闪电一般如天上劈下来到利剑。这对于喜欢了安逸的西晋贵族和希望安定的西晋平家百姓,都是致命的,古代骑兵的闪电战术,往往让封建者颤栗不安而不能逃跑。这经历从匈奴骑兵部族打击昔日战国的暴秦??大秦帝国就开始了,经过秦汉魏晋,一直把这种战争模式延续到了中国最后一个有皇帝的年代??满清。这些骑兵都是刽子手屠夫,对于执行命令非常坚决,对于上到王公贵族地主下到平民佃客奴隶,都是一样毫不留情的,除非是乞讨活命。在前赵后赵年代,就出现了专门乞活的人群,他们一度也起来反抗,被称作“乞活军”,只要活命,比什么都强。

雍州既然是九洲之一,莫说秦州。广义的雍州就连凉州都是包括在内的,而秦州不过是从雍州划分出来的一部分而已。《禹贡》中说九洲之田,雍州上上、徐州上中、青州上下、豫州中上、冀州中中、兖州中下、梁州下上、荆州下中、扬州下下。这种说法,其实是说雍州的田地是地势最高的,并不是说雍州秦州高原上的田地最好最肥沃(就算关中平原依然地势高)。而雍州的麦田又是最好的,因为雍州虽然地势最高,麦田里的劳动者却是九洲中最勤劳的,所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