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学或者老师们的接连的话中。
竞赛的组委会也有些动摇了。
“我说,要不我们把苏江的程序也重新跑一次吧?”
“对啊,万一苏江的方案在实际的应用中达不到那个效果,我们数学家就要被笑掉大牙了!”
“可是我感觉苏江的成绩应该是对的,我相信苏江,他应该不是那样的人!”
“我也相信苏江,就算再跑一次,苏江他肯定也是满分!”
这些说怀疑的多数都是其他学校来的教授们,而那些说相信苏江的,多数都是苏江他们华清大学的。
在这方面,华清大学的团结力还是可以的。
“那我们就再跑一次苏江的方案。可以吗?”主持人这个时候也不好不顺着大家的想法。
他有些犹豫的看着苏江问道。
“可以!”
苏江对于自己的方案和董雨灵翻译出来的程序有绝对的信心。
所以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虽然苏江一下子也没有找出刚才和现在,这个沙盘有什么不一样。
但是苏江对于自己设计的方案很清楚。
那就是,他的方案可以应变很多的临时性问题。
比如路上有一辆车抛锚了,有一个红绿灯坏了,或者有一个路口进入的车辆一下子变多了。
这些他都是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写在方案中的。
在万众瞩目之中。
主持人再次找到苏江那个方案的编程。
开始准备调试。
柳建树见状,给了那吴少一个肯定的眼神。
意思你看好,这一次一定把苏江的成绩给拉下来。
就连自己的方案都要降低20分,苏江的就更加不用说了。
主持人点了启动。
瞬间,苏江的程序跑了起来。
场中的氛围立马就安静了起来。
特别是组委会的那些人,他们是真的不愿意接受自己第一次组织的应用数学建模大赛就出这样的搞笑的幺蛾子。
他们的目光或紧紧的盯着那个出分数的屏幕,或紧紧的盯着那在跑动的沙盘中的车辆。
丝滑。
尽享丝滑。
整个沙盘中,很多的车辆都是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在运转。根本没有一辆车停下来。
跟刚才柳建树的完全不一样。
他的是在一开始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车辆停下来的现象。
这个时候。
眼尖的人也发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