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阎锡山大传在线阅读 > 第38部分(第2页)

第38部分(第2页)

三、发展经济文化 着力“兴办实业”(1)

在推出“厚生计划”案的同时,阎锡山从二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山西兴办实业。于是有了育才各厂的创建及其他实业的兴起,有了山西官办的近代工业:

育才炼油厂

育才炼油厂创建于1924年,厂址设于雁北左云县的吴家窑。采取德国“低温干馏石炭法”提炼汽油之新工艺,聘请德国技术人员设计、购买德国机器、以德国人为工程师。总投资40余万元(银洋)。但因技术不成熟(在德国尚属试验阶段)、厂址选择失误(雁北气候寒冷,不适合露天生产)等原因,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得已,于1926年以后停办。

育才炼钢厂和育才机器厂

在育才炼油厂同时,1925年9月阎锡山开始筹建育才炼钢厂和育才机器厂。

育才炼钢厂,以原军人工艺实习厂化炼科科长郑永锡为筹备主任。经过一年多的筹创,1926年4月完成土木建筑;同年9-10月间投入生产。主要设备亦系从德国进口。建成投产后,郑永锡任厂长,董登山(留日)任副厂长。投产初期亦由于技术、设备及其他原因,生产产量极不正常。以后逐步得到改进。

育才机器厂,开始以主管兵工厂机关枪厂之刘笃恭为筹备主任,后因兵工厂诸事繁多,刘分身不得,次年改派韩屏周(留日)负责。机器厂与炼钢厂同时完成土木建筑。随即着手机器安装,并先于炼钢厂于1926年9月正式投产。工厂投产后,正式任命韩屏周为厂长。

据曹焕文回忆:“育才机器厂和炼钢厂建厂之初,正值兵工厂扩展,需要机器极多之际。所以育才两厂全力为兵工厂制造各种工作机器,以及各种钢材,但仍供不应求。到1930年共制出机器1300余部,钢材数万磅。以后兵工制造停顿,改为专门制造社会生产所用机器,不但继续制造车床、铣床、插床、刨床、钻床等,且制造面粉机、织布机、织毛机、纺毛机、各种马力的黑油机、煤油机、蒸汽发动机,以及同蒲路所需用的机件工具,西北各厂建筑和设备所需的用品。炼钢部的熔铁炉、热风炉、清灰炉等全部由育才厂承制。所制造的机器不只供山西本地,而且远销到陕西、甘肃、四川等省。……西北育才炼钢机器厂(两厂时分时合,合则并称为炼钢机器厂,西北实业公司时期又在厂名前冠以西北二字——作者)在山西工业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第一,育才厂是机器制造厂和山西第一个炼钢厂,因为自己能炼钢,机器制造的原料能够解决,所造机器供给过兵工厂、火柴厂、面粉厂、纺纱厂、毛织厂及西北炼钢厂的主要设备。第二,育才机器厂曾培养出许多人才,能作高等设计的技术员,前后有百余人,能详细看图、工作精确的技术工人有千余名。”

山西火药厂

山西火药厂是阎锡山军事工业及其他民用工业的配套产业,成立于1926年,系由太原兵工厂划分出来之酸厂和无烟药厂等部分另行组建而成的。山西火药厂直属山西省督军公署,由“恺字号炸药”的发明者、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的张恺担任厂长,由张恺留日时的同学、化工专业毕业的曹焕文等担任工程师。工厂创建初期的设备——机器107部全部从德国进口。仅机器一项,投资高达140万美元。聘请德国工程师富来义(译音)进行建设指导。总厂下分设无烟药厂、酸厂、火工厂、炸药厂、黑药厂、压药厂等几个分厂。设计生产能力:日产无烟药300磅、硫酸两吨;实际产量曾达到日产无烟药400余磅、硫酸3吨。作为阎锡山兴办实业的重点工程,山西火药厂以其规模大、设备新、能力强,当时在全国可谓首屈一指。 。 想看书来

三、发展经济文化 着力“兴办实业”(2)

山西军人煤矿

几乎与育才各厂创办的同时,1925年阎锡山又创办了旨在与炼油、炼钢相匹的山西军人煤矿。山西军人煤矿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转,效果不佳,遂于1927年暂行停办。

此外,作为厚生计划之具体实施,阎锡山还将他在1920年以前创办的一些企业加以扩大,除了前面说到的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等,官营企业还有1915年设立的普晋银矿公司、裕晋煤矿公司,1916年设立的蚕业工厂,1917年设立的山西省工业试验所等;官商合营的有1919年设立的同宝煤矿公司,以及山西平民工厂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省工业试验所”。

山西省工业试验所于1917年7月创建于“山西通省工艺局”原址之上,系山西工业最初之研究机构。后随着阎锡山“厚生计划”的实施,而进一步发展扩大。试验所“内分窑业部、化学工艺部、分析部、机械修缮部。窑业部侧重磁器及玻璃的研究,化学工艺部侧重化妆品、造碱及造纸的研究。在民国初年之际,社会风气未开,对工业没有什么认识,不知工业为何物,同时技术水平低,山西宜兴办何种工业,也没具体的研究。工业试验所之设,系就山西的原料分析研究,再加以科学的试验,以企作兴办工业的根据。在当时为山西唯一的化学工业的研究机构,有指导生产,提倡工业之作用。工业试验所对于窑业,相当成功,几个料器厂,几个陶瓷厂,具根源于此。化学工艺方面的造纸,成功太晚,致影响全所的发展。但造纸技术,则为后日晋恒纸厂及西北纸厂打下根基。工业试验所在山西工业发展上,亦曾起了若干的作用。延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停顿取消,将其所址及工厂设备,划入山西工业专门学校,作为学生的实习工厂”。

如上所述,二十年代,阎锡山在其“厚生计划”的指导下,为了所谓“美善人生”,“普惠于众”,兴致勃勃地创办与扩建了一系列工矿企业。然而,由于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以及资金、技术、经验等方面的诸多限制,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的技术不过关,白白投资,一无收益,如“育才炼油厂”;有的虽如期投入生产,但产品、产量均一时不能达到规模效果,如“育才炼钢厂”和“育才机器厂”;有的甚至难以正常运转,关门大吉,如“山西军人煤矿”。尽管如此,炼钢、机器等重型工业在山西的创办,毕竟是破天荒的事情,毕竟由此而开了山西基础工业之先河。作为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自成体系的山西近代工业之肇始,其作用是不可抹杀的。三十年代规模宏大以至成为山西现代工业雏型的“西北实业公司”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阎锡山“厚生计划”除了兴建官办企业,还包含有民办实业之内容。提倡官方、民间“两条腿走路”兴办地方实业,是阎锡山经济思想的一大特点。他在前述之“全省实业会议”上的讲话中,开宗明义即说明此点:“山西的实业,不能不办,也不能专靠官办,必须人民负责自动办理。若办有成效,则人民直接蒙其惠,而三晋利赖无穷矣。且兴办实业,非仅为殖财孳利计,实则仁义礼智之培养,亦均有赖于此。”为了达到“人民负责自动办理”“山西的实业”,阎锡山“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实业发展的政策,采取了一些奖掖工业的措施”,从而使“辛亥革命至中原大战结束后的这一阶段”,成为“山西私营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发展经济文化 开办本省银行(1)

挟“晋商”兴盛之风,山西曾经有过执全国金融牛耳的辉煌。然而,在官办“官钱局”之前,山西的金融业主要由民办。这些民办的金融机构尽管有一定的规模和资本,但其经营方式都比较陈旧,只能算作旧式的钱庄、银号。山西之有银行,虽始于1913年中国银行分行之设立,然属于山西地方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