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太上老君灵签 > 第24部分(第3页)

第24部分(第3页)

“谢先生指点,杨朱以前自不量力,妄图以一人之力扭转天下之车辙,让先生见笑了。”杨朱身上所有的耀眼光芒全部都收敛了起来,此时的他就像是一个普通人一般,再无半点孤高奇特之处。

“那么你想救万民于水火吗?”杜营又问道。

“杨朱无能,不能超脱本心,还是想。”杨朱静静的答道。

“去给我倒杯茶来。”杜营对着桌子呶呶嘴。

杨朱老老实实的拿过瓦罐给杜营添满茶杯。

“既然你给我献了茶,先头又分次叩了九个头,看你如此诚心,我老君就收你这个徒弟了。”杜营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强买强卖中的行家。

就这样,满肚子忧国忧民的杨朱莫名其妙的拜在一个自己听都没有听过的老头门下。

“师傅,请问怎么才能救万民于水火啊?”

“闭嘴,去喂牛去,你青牛大师兄饿了。”

“青牛师兄,怎么样才能救万民于水火啊?”

“哞~~~”

天冷,手慢,等等等等,这几天只能两更,抱歉了,本来今天写了五六千字的,可惜生不逢时,家教不严,有一千多字出逃到书评区去了,看这点更新不过瘾的同志们可以去那边转转,我实在是没有余稿了。

………【第五十五章 周天子之城】………

正所谓光华内敛,神物自晦,脱去浮华的杨朱再也不会引人注目了,倒不是他变得丑陋了,而是全身被一种新的气质所取代,整个人融入自然之中,就算再美丽也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

当明白圣贤不过只是名利客,杨朱自然也就收起了效法圣人,教化天下的想法。

原本那些把杨朱奉为上宾的人,现在却把他当做普通人一般看待,而这种转换是那么的自然,谁都没有感到这种转变有什么不对,这就是道的力量。

杨朱挽起袖子拉住牛缰在前面领路,杜营坐在牛背上欣赏着天子之都,洛邑的风采。

一路上杜营也见过不少大大小小的都城,但是无论是鲁国的睢阳,齐国的临淄,晋国的新田,都不如洛邑来得有气势。

应该说,现在这个洛邑才是历史上洛阳的处女秀,虽然已经是三朝古都的它仍旧只是个孩子,在这块土地上还有数千年辉煌要演绎。

作为周天子的都城,天下诸侯共主之居所,其华丽奢侈之处远超诸侯的主城。

历代周天子都有个不大不小的坏习惯,就是缺钱。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唯一一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不需要像任何人纳贡,不需要向那些霸主们妥协,因为此时还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去侵犯周王室的权威,只要周天子不想打战,他就是不养一兵一卒别人也不会主动攻击他。

而每一个新上任的霸主都会装模作样的号召诸侯国给周天子纳贡,然后换回周天子的特产,各类册封爵位的空白诏书,以子爵最多,这样诸侯就可以在自己领地内大肆封赏自己的手下了,而且完全合理合法。

周王室从得天下开始有一种奇妙的习惯,国大则爵小,国小则爵大。

比如楚国这种庞然大物被封为子爵,秦国被封为伯爵,就算周公旦,姜太公这种功盖天下的大臣,也只不过封个侯爵了事。

相反那些前朝遗老遗少,或者本族内一些米虫,周王室给的封地的确是少,但是爵位却是相当高,公爵不要钱似的给。

虞国,虢国,宋国,这些三流四流的诸侯国全都成了正儿八经的公爵,在姜太公,周公旦脑袋上坐得稳稳的。

这些开国贤臣们深谋远虑,老奸巨猾,当然不会拿这种挑拨离间当回事。

而且很有可能这个阴损透顶的主意指不定就是这两个大圣人出的,不然以武王成王的智商,未必能有这么高端的应用。

拳头大的职位低,帽子大的根底浅,这怎么可能和谐?

诸侯有了纷争,当然要请天子来坐仲裁,可是天子尊位,怎么能随便出行,当然要大礼重金相请。

为了使得周天子更偏向于自己这边,诸侯无不纷纷竭尽所有的慷慨解囊,勇于献血,周天子呢,各打五十大板,再私下各自勉励几句就算完了,皆大欢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