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位太子妃除了家世一无是处好吗!
&esp;&esp;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家世也不是什么好家世,是当街弑君的乱臣贼子!
&esp;&esp;似这样的太子妃,哪里就值得太子对她另眼相看?
&esp;&esp;果然傻子就是傻子,别说治国理政了,连好歹好坏都分不清。
&esp;&esp;不幸中的万幸,他们的陛下虽不英明,但也不昏聩,有了今日的考试,这位太子的储君之位到今日便彻底结束了。
&esp;&esp;众人望穿秋水,等待太子交白卷,等待天子震怒废太子。
&esp;&esp;“唔,这些问题呀。”
&esp;&esp;太子打开试卷,抿唇笑了起来,“不算太难,之前太傅都有教过。”
&esp;&esp;小黄门研磨铺纸,太子抬头看主位上的天子,“父皇,我才学太浅,不能像太傅一样引经据典,只能用我自己的话来作答,可以吗?”
&esp;&esp;众人心里不屑。
&esp;&esp;——你答个屁!
&esp;&esp;太傅教的东西你能背下来一半都是司马祖坟在冒烟!
&esp;&esp;司马炎显然也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资质,冷冷开口,“可以。”
&esp;&esp;“多谢父皇!”
&esp;&esp;司马衷松了一口气,稚气脸上笑出花。
&esp;&esp;“……”
&esp;&esp;您可真是个大傻子。
&esp;&esp;文臣武将无法直视。
&esp;&esp;一片或嘲讽或轻蔑的视线中,司马衷提笔写字,而端坐在太子妃之位的贾南风,瞄了一眼安静作答的司马衷,又很快收回视线,将文臣武将们的神色尽收眼中。
&esp;&esp;——总有一日,她要这些人痛哭流涕,悔不当初。
&esp;&esp;所有踩在她头上的人,都得死。
&esp;&esp;时间到,司马衷放下笔。
&esp;&esp;小黄门捧着他的试卷拿给司马炎,他有些紧张,局促不安揪着衣袖,小心翼翼开口,“父皇,我的字迹有些潦草,您看了别生气。”
&esp;&esp;生气?
&esp;&esp;不,他想多活两年,所以他不会对这个蠢儿子生任何气。
&esp;&esp;司马炎沉着脸,缓缓打开极有可能让自己提前见亲爹的卷子,然后,愣在当场——
&esp;&esp;这、这是他那个蠢儿子能写出来的东西吗!
&esp;&esp;虽不曾引经据典,都是口语所做,但字字贴合实际,句句以百姓利益出发,甚至还觉得有些问题太过偏向权贵,而小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esp;&esp;——他的儿子不是一个蠢材,而是一个大智如愚的君主?
&esp;&esp;司马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esp;&esp;可事实就是如此。
&esp;&esp;逻辑虽还有些问题,但整体的思路没有任何问题,是他儿子一贯的行文方式。
&esp;&esp;他若开口问,他儿子便会以这种缓慢而认真的语调来回答他——
&esp;&esp;“父皇,您说得对,但我觉得还可以这样做。”
&esp;&esp;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他的目光落在太子妃贾南风身上。
&esp;&esp;——他这位好太子的作答,多半是太子妃所教。
&esp;&esp;司马炎好一会儿不曾说话,底下的臣子有些着急。
&esp;&esp;——虽然知道陛下您很生气,但陛下您先别气,您若气死了,谁来废太子另立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