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时空特警电视剧 > 第137章(第1页)

第137章(第1页)

“锦江春?”牧博明眨了眨眼,“新开的?”

“对。那是家大饭店,有住宿、中餐厅、西餐厅、舞厅。”卢兆麟靠着他,懒懒地说,“是我建议黄家开的,免得他们上蹿下跳,再弄出什么破事来。那是我爹的姻亲,又不能全部干掉,只能扶持他们干些正经事。黄家也不是所有人都混账,黄氏的庶出五弟和隔房的三堂兄就比较老实憨厚,以前读过书,后来家道中落,就弃文从商。两人开了酒楼和旅馆,在经营上很有想法,也比较诚信。我建议他们扩建成综合性的大饭店,引进一些新潮的西洋玩意儿。他们很认真地到申城去考察,还带回来几个洋人吧员、西洋琴师和一些歌女舞女。我看他们挺有魄力的,就帮了些忙,提了些意见,另外还出钱参了些股,算是给他们撑腰吧。”

牧博明笑了,“这也不错,那黄氏对你只怕也不会太记恨了吧?”

“是啊,现在她对我的感觉挺复杂的,我看他自己都理不清。”卢兆麟无所谓地说,“她困在后宅,平时也没别的事可以想,也就只能琢磨这些了。不过,她胆子小,平时也就只能对付对付小妾通房,却不敢加害子嗣,有什么不快也只能闷在心里。”

牧博明微微一笑,“这都是小事。”

“是啊。”卢兆麟深吸一口气,“云南快要打起来了,这才是大事。”

“还有东洋人,他们在东北设立了南满铁道株式分社,然后派人到处开事务所,收集我国军事、政治、经济、人文等情报。”牧博明鄙夷地哼了一声,“那些事务所也开到西南了,我们要想法子把他们赶出去。”

“嗯。在西南,东洋人的势力并不大,想要吞并西南三省,掠夺丰富资源的主要还是英法两国。”卢兆麟想了想,“先让袍哥动手吧,好好收拾收拾不怀好意的洋人,如果他们去官府告状,也不过是民间斗殴事件,不关我们的事。”

牧博明兴味盎然地道:“好,就这么办,定要闹得那些洋人在西南地界寸步难行。”其实他生长在人类大一统时代,这些国仇家恨什么的对他来说都没有切身体会,所以他其实并没有那种对祖国的爱和对洋人的恨,这些感情都是跟着卢兆麟来的。不过,一旦分清阵营,有了立场,对任务的脉络反而会清晰很多,因此他也比较投入。

卢兆麟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吃饭,然后去军校。毕业实习的事要好好部署,我们培养出来的军官,可不能丢了我俩的脸。”

“好,走吧。”牧博明笑着点头,与他一起向外走去。

第81章杀机(1)

卢大总督回川后的第一次晚宴轰动蓉城。

时髦的装饰、变幻的彩灯、西洋乐队、歌女舞女,这些东西很快便传播开来。如雨后春笋,蓉城和周边县市都开了类似的舞厅,生意很是兴隆。

那些表演助兴的摩登女郎身上穿着人们从未见过的旗袍,露着藕臂、玉腿,也立刻流行起来,无论青楼酒肆还是达官显贵,都有人穿,只是料子和刺绣的花样不同,便能衬托出不同的气质,或端庄高贵,或妖娆妩媚。

女式旗袍和男式长衫、新唐装如一股浪潮,很快便在西南三省蔓延。还有浮夸的白西装、红领结、白皮鞋、白礼帽也受到纨绔子弟的喜爱,成为摩登的代名词。

纵观历史,服饰的创新往往象征着改朝换代。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冲击人们的旧观念,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即将到来或已经来临的剧烈变革。往往变革就意味着流血牺牲,但也可以试着用经济和文化来引导,如果有效,就能避免太大的损失。

卢昊苍接手了大儿子监理的西南三省政务军务,卢兆麟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凤凰军校毕业实习以及新军春季实战演习的筹备中。

不久,章炳麟在诸葛显的陪同下离开申城,到达蓉城。卢昊苍与他长谈过后,请他协助西南三省咨议会的筹备工作,同时组建华兴党,卢昊苍也会加入,成为推动民主进程的主要力量。章炳麟一直致力于推动民主进程,激烈反对满清腐败朝廷的独裁统治,这时能够做实事,自然喜出望外,全身力地投入进去。

章炳麟过来后没几天,蔡松坡也从湖南过来了。

两个月前,卢兆麟终于查到他的行踪,于是派包伟辰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前往星城,邀请现任湖南练兵处帮办的蔡松坡到蓉城来,出任凤凰军校副校长兼新军副总教练官。他是卢苍昊的校友,都曾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如今一见,相谈甚欢。

蔡松坡的经历与卢兆麟比较类似,本来在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后来眼看祖国山河破碎,列强虎视狼顾,国家危机空前严重,于是立志流血救民,考入东京士官学校,与蒋方震和张闰农名列前三名,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不过,他不像卢兆麟那样有个好父亲,回国后辗转数省,却报国无门,因此一接到卢兆麟的信便毫不犹豫地辞职入川,期待着能在这里一展抱负。

他到达蓉城的这一天,正是成渝铁路和成昆铁路的开工典礼。两大工程都由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

过去一年间,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湖南都遭到特大风灾和水灾,饥民无数,曾发生过十余起抢米风潮,继而引发更大的骚乱。

四川总督府派人前往灾区,一是送粮给当地官府赈灾,二是招募修建铁路的劳工,允许携家带口,保证按时发工钱,让他们都能吃饱饭。招工公告上还附有《西南劳工律》,非常严肃正规,于是人人踊跃报名,陆续有十万民工进入西南。《西南劳工律》也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受到极大关注,有人抨击,有人赞扬,各国公使也纷纷表示欣赏,认为这是“朝着文明的方向迈进的一大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