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咯咯笑道:“环哥儿评不评诗,我不在意。最重要的是不许他作。”
这话说的众人都是笑起来。
贾环拒绝的比较坚决,再者他确实不可能没一次诗会都在场,他没宝玉那么闲。贾环承诺将诗稿汇总,等日后刊印出来,诗社众人人手一册,流传后世或未可知。
李纨问过宝钗、黛玉的意见,最终是由她来评定。当即,就将惜春眷录的诗稿拿过来,众人一起起身,到探春的书案边品诗。众丫鬟们都跟着过去。气氛热闹。
贾环对咏白海棠的诗词,都有些了解。比如:宝钗的好句子:珍重芳姿昼掩门,淡极始知花更艳;比如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又有湘云的: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话说,门盆魂痕昏,这五个字的韵脚确实难。难为她们能写出这么些好的诗句来。咏白海棠以宝钗为第一:含薰、浑厚。风流别致则是黛玉的诗风。
才思敏捷,则推湘云。这么难的韵脚,她一口气写了两首七律,确实难得。日后的芦雪广即景联句,既是力证。史湘云一个人独战众人,联句最多。急才,当推湘云为首。
红楼三美,各具才情、气质、特色。
贾环微笑着在窗边喝茶,看着窗外起舞的白鹤,秋日舒爽。身边跟着莺儿、紫鹃。两人侍候着他。说笑着。
莺儿梳着丫鬟双髻,身量中等,娇媚可爱。少女在贾环身边笑着小声道:“三爷,香菱可羡慕史大姑娘会作诗呢。这会去看诗了。”
贾环莞尔一笑,“这挺好的。改天让林妹妹教她。”
他的两个通房丫鬟,香菱安静、温柔,如同被遮掩的美玉,还没有绽放光芒。但是,精华欲掩料应难。位列红楼金钗副册第一。而莺儿则是心灵手巧。
是以,贾环只说让香菱学诗,没让莺儿也跟着学。至于,诗词风格,宝姐姐那种风格,美香菱呆呆的,肯定学不来的,林妹妹那种风格,倒是可以。
这时,惜春走过来,道:“三哥哥,我有话和你说呢。”
贾环跟着惜春走到西墙处的米芾《烟雨图》下,笑着道:“什么事?”
惜春微微撅嘴,“三哥哥,你同学里是不是有一个小胖子。他叫什么名字?六月底你新婚,我在望月居后院里,突然遇着。他好生无礼,盯着我看。你要好好的教训他。”
贾环一愣,看看惜春,别说,惜春年纪虽然小,只有十一岁,却是已经出落的很美丽。贾府三艳,真不是虚名!随即,好笑的道:“他叫罗向阳,外号罗君子。行,我回头啊,好好的教训他一通。”
“好。”惜春高兴的一笑,俏丽、清冷。拉着贾环说起别的话来。
贾环心里汗一个。话是这么说,他并没有教训罗君子的意思。他没那么保守。只要没有冒犯惜春,便没什么。可惜春八成当真了。
他新婚之时,当日的一些迎宾、统筹安排,都是由大师兄,罗君子,乔如松,卫阳他们帮忙处理的。所以,罗君子能进后宅遇到惜春是正常的。
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子曰:非礼勿视!罗君子的举动大概只有一个解释,他可能喜欢上惜春了。惜春年纪虽小,位列十二金钗正册,容貌、气质都是一流,远超普通美人。
说着话,香菱笑吟吟的过来,道:“三爷,珠大奶奶把结果评出来,请你过去呢。”又补充一句,“我们奶奶是第一。”
“走吧!我们过去。”贾环笑着点头,看着略微有些远的、正厅里的一众金钗们,微微一笑。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想不到,红楼里,这样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会以这样的形式呈现在他的眼前。
他确实要好好的守护着这些美好的人儿啊!里面有他的娇妻,他的红颜,还有他的亲姐姐。
贾环心中的某个念头,越发的强烈起来,凛然有杀意:死掉的猪队友才是好队友。
那日,甄家送财物到府中,他阻止了。贾赦想要动手打他。他和贾赦的矛盾激化到近乎于要付诸暴力来解决。他不能容忍贾赦继续作死,连累贾府了。
这次巨大的政治风暴未尝不是一个极好的解决时机。
…
诗词点评完成后,宝玉还在纠结黛玉和宝钗的诗作,谁是第一的事情。贾环一句都不搀和。他脑子没有进水。这是哪里评论啊?
李纨道:“从此以后,我就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这其间你们有高兴的,你们只管另择日子补开,那怕一个月每天都开社,我只不管。只是到了初二、十六这两日,是必往我那里去。”
众人笑着答应。探春道:“刚才三弟弟说海棠社,这俗了些,到可以用作我们的社名,应景儿。”
正说笑着,外头的一个小丫鬟来回,“三爷,舅老爷(王子腾)请你晚上过去吃饭。”(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八章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一)
雍治十三年秋,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而作完诗,诗兴尽了,贾府的金钗们自是各自散去。有的去贾母、王夫人处,有的回家。
贾环与宝钗带着莺儿、香菱顺着大观园中的甬道往望月居而去。一路上,叠翠流金,秋景宜人。已是晚秋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