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被公认为是连队里最黑的人。
董少尉做出过这样的感慨:“老爸对我的要求一向非常严格,我总觉得自己就算是跳起来也很触碰到他的目标。作为他唯一的儿子,我从没有懈怠过一天,始终处于紧张的赶路之中。不能给老爸丢人!”
将军曾经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
但他从来都没有在考学、调动、分配、晋升的事情上给别人打招呼,也从未给拉关系、走后门。
王亮忽然想起了些什么,补充道:“哦,有一次例外,老董唯一一次动用关系,是因为儿子从小调皮捣蛋,他决意把儿子送到部队里去改造。那时,他帮儿子挑了一个连队。哪个连队最苦、训练最狠,就送到了哪里去。”
当年九江封堵决口的抗洪场面,仍旧历历在目。
决口旁,战旗高扬。
2000名官兵组成一道道传送链,将堵水用的石料、粮包向激流中抛投。
可湍急的水流转眼便将砂袋、粮包冲得无影无踪。
钢管运来了,将士们把钢管绞成栅栏,一排排地打入江底,然后飞速地抛块石、袋装碎石、钢筋笼块石和一袋袋的稻谷、蚕豆。
石料流失被遏制了,堵水效果明显。
董将军一声令下:“部队换防!”
从浙省千里驰援的1800名官兵精神抖擞地开到了现场,疲惫劳累的战士们撤下去。
王亮:“指挥调度,动动嘴皮子不就行了吗?来,看看这张照片。”
说着,王亮又找出了一张照片。
一张很少有人见过的照片。
照片中,将军分明在滔滔不绝的洪水之中,同官兵们手拉着手,组成了一道人墙。
仔细看,将军连救生衣都没有穿!
身先士卒,绝不是说说。
。。。。。。
1998年9月15日的清晨,九江市。
持续五十天的抗洪抢险结束了,三万多名被困群众得救。
选择凌晨,是因为解放军官兵们不想惊动群众。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知道我是为了谁就好。
即便是凌晨,九江市还是出现了罕见的万人空巷场景。
没有人去组织,完全是自发的。
这个凌晨,没有人赖在穿上睡懒觉。
九江市民们都起了一个大早,准备了很多份早餐。
在十里大道,在临时搭建的“凯旋门”下。
数十万九江市民挥泪为抗洪期间保卫九江首批回撤的子弟兵送行。
市民们往官兵手里塞鸡蛋、面包、牛奶。。。。。。
官兵们委婉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