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政也觉得宋濂说的有道理,毕竟年龄这么大了,编撰一下史料和讲讲学适合他们。
马政看向二人客气点点头。
“那就依二老所言,你二人就负责编撰当地的史料吧。”
二人大喜,这感情好,编撰史料还不是手到擒来,到时候找几个翰林院学徒二傻,我负责念,他负责写,干着多美,多爽。
“遵命,国师。”
历史上宋濂之孙宋慎因为牵连的胡惟庸案,流放客死他乡,现在胡惟庸被马政流放漠北放羊去了,二人也能安享晚年了。
马政看了一下洪武年间的状元资料,大部分都来了,可见朱元璋对这些书呆子多反感,全部给带过来了。
他觉得这样自己安排,调动不了他们的积极性,要让他们毛遂自荐。
“得了得了,我看着你们的名单头疼,还是你们毛遂自荐、自告奋勇吧,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可别没本事瞎扯呼。”
“这里是大明朝海外疆土新地盘,没有这么多条条框框,有本事有能力就可以上,别这么死板。”
“来来来!内阁大臣,咱决定选个八位,高启一个,还剩下七个。”
“有没有自告奋勇的,有没有?”
这时一个书生意气、自信勃勃的儒生站了出来,看面相浓眉大眼、鼻直口方,满身正气。
“国师大人,方孝孺可当次辅,争一把交椅。”
马政以为自己听错了,大吃了一惊。
“你说你叫什么!”
方孝孺铿锵有力说道:“微臣方孝孺,字希直,家师宋濂!”
马政哈哈大笑,这不是建文三宝吗?
明朝最后读书人的种子,一身正骨、宁折不弯的方孝孺,被朱棣诛杀十族的方孝孺。
今日终于见到了。
不知道另外两个二宝齐泰、黄子澄来了没有,马政确实有点期待。
宋濂看向方孝孺也被吓了一跳,拉着他说道:“徒儿,那内阁能是你胜任的,别闹,徒儿,为师帮你要个合适的。”
方孝孺竟然不服气:“恩师,国师大人都说了,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弟子真的没问题。”
两人在那里犟着,读书人谁还没有自己的倔脾气和傲骨了。
这才是读书人!
马政正色道:“方孝孺说得对,你倒是有几分胆色,内阁你暂时还没有资历,不过户部尚书可以,你可愿意!”
方孝孺大喜,宋濂吓傻。
宋濂以为自己讨要个人情,做个侍郎没啥问题,一上来给宋濂整不会了。
方孝孺跪拜:“谢皇上!谢国师!”
碍于宋濂大儒的面子,还有方孝孺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其他进士都纷纷点头没有说话。
马政乐了,非要把建文三宝全部找出来,虽然历史上都被朱棣砍了,但好歹是忠臣。
“继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