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之卧龙重生 > 第144部分(第1页)

第144部分(第1页)

成都,诸葛亮府。

书房之中,诸葛亮手拿着汉中王的手书,眉宇之间多显苦恼之色。

“军师,是否又是大王催粮的手谕?”案前正帮着整理公务的那人问道。

此人姓董名和字幼宰,乃南郡枝江人,天下大乱之时举家西迁至益州,曾在刘璋手下为官,曾为成都县令,后因得罪成都权贵,故被刘璋外放至南中任太守,后汉中王得益州时,诸葛亮便推荐刘备征此人为掌军中郎将,协助诸葛亮参署大司马府事。

诸葛亮叹了一声,“是n嗣,大王在陇山与曹操僵持不下,这一次不但是催咱们运粮往前线,还要再次征兵往陇西。”

董和不假思索道:“关陇之战决系成败,我等自当全力以赴支援前线。只是如今南中等地发动叛乱,如今又要加征益州本土男丁从军,只怕会造成人心不稳,和以为,这个时候,应当极力的征得益州士人的支持才是。”

诸葛亮笑道:“幼宰此言正是我所想,戮已早有安排,就等那个人到了。”

话音未名,侍从言蜀郡从事杨洪已到。

诸葛亮便叫请入内,此时,董和恍然会意,不禁面露意味深长之笑。

这杨洪乃益州犍为郡大族名士,先前李严为犍为太守之时,本郡第一把守的功曹即按惯例由大族出身的杨洪担任。李严上任之初,嫌本郡的治所不好,非要重造一个,这样的话,当地士民少不得要出财出役,这杨洪不想为祸乡里,于是在苦劝李严不从的情况下,递了辞呈。而李严非但不动怒,反而推荐杨洪担任了法正所掌蜀郡的从事。这一下子从蛮荒之地犍为的功曹变为中央的从事,可谓飞升。

所以说,这杨洪虽是益州本地人氏,但却又是法正与李严一派的1日属故吏,身系关陇士人与益州本土士人的双重身份。

而今汉中王要诸葛亮增兵,这增的兵自然就是益州兵,这自然要征求益州士人的意见,而恰在这个时候,犍为郡又发生了叛乱,李严要平定叛乱,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依靠由犍为本地人组成的郡兵,这就势必要获得犍为本地大族的支持。

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诸葛亮必然要征求身兼益州与关陇士人两重身份,又出自犍为的杨洪的意见。(未完待续)

章二百六十八章 “围魏救赵”

求下首订,这个数据对本书很重要,谢过。

过不多时,杨洪入内,几人见礼罢,诸葛亮便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将刘备的手书递与杨洪参详。

杨洪将手书恭敬的接过,捧在手中仔细的翻阅,一脸的聚精会神,光从外表来看,也看不出他的心思。

过了好一会,杨洪将手书合上,诸葛亮便问道:“季休,大王的这封发兵之诏,你以为如何?”

杨洪沉思了片刻,正色道:“陇西之地的得失,关乎北伐大计之成败,若不得陇西,则汉室不可复。唯今之计,益州上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大王此发兵之诏,还有什么可值得迟疑的?”

杨洪这一席话,坚定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诸葛亮与董和听之,不禁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诸葛亮微一沉吟,便是笑道:“季休此言,令亮一时顿悟呀。以季休之才,从事之职实是屈才了,亮欲上表大王,推荐季休你取代孝直,接任蜀郡太守之职,不知季休是否愿意挑起这副重担。”

杨洪一听,不禁面露惊讶之色,忙道:

“法太守治理蜀郡,可谓井然有序,政通人和,洪不才,只怕难以胜任。”

诸葛亮呵呵一笑,抚慰道:“我的眼光,季休莫非还怀疑不成。孝直治理蜀郡,自然是十分胜任,只是如今大王征战在外,少不了孝直的从旁谋划。蜀郡重地,诸般公务积压日久,急需处置,在这个时候,正需季休你这样才望兼俱之土来担此重任,还望季休你以国事为重才是。”

诸葛亮言辞对杨洪是充满了器重,话说到这份上,杨洪只是不好再推拒,只是一时间仍是犹豫不决。

诸葛壳知其担心什么,便又道:“孝直方面,我自会作书解释。我想孝直亦深明大义,不会有什么反对,季休就不必再犹豫不决了。”

如此一来,杨洪便没有顾忌,遂慨然道:

“承蒙军师看重,若大王果然以蜀郡重任相授,洪必竭尽全力为国尽忠。”

“好好好,有了季休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