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相声图片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新人新作,就要有一些专业的学校。按照过去师父带徒弟的传统,不会有很好的数量和质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常贵田:不能因为一个人否定整个相声界

常贵田出生于相声世家,系已故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艺名小蘑菇,是20世纪40年代天津最负盛名的相声艺术家)之长子。师承相声名家赵佩茹,曾长期与叔父常宝华等相声名家合作。常贵田继承发扬了常派相声的艺术特点,成为常氏相声艺术承上启下之人。现与王佩元搭档,主要相声作品有《喇叭声声》、《帽子工厂》、《追溯》等。

相声是北京起源,天津兴起。这和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关系,相声是来源于市井的平民艺术,以前的天津具备了生产相声的天时、地利、人和。那时没有铁路,更多的是走水路,天津是水陆码头,比北京方便,并且过去的天津是新兴的工业城市,而北京则是文化城市,这样天津就具有了曲艺兴起的条件,侯宝林也是在天津说红的。我认为北京相声和天津相声的特点是不分的,相声只有流派的区分,没有特点的区分,不论在北京还是天津,它们都是相声。

要想成为一个流派,并不是说哪个人自称是什么流派就可以,它要有四个条件:一是广大观众的认可,并且要有自己的代表作品,不是一两个,而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代表作品;二是要有表演的特色,能够打动观众;三是对相声的历史要有或多或少的推进作用,不然,不能称其为“流”;四是在历史上,各个阶层都要认为其是相声某一方面的领军人物。

目前我国被认可的流派有以侯宝林为首的侯派,现在主要在北京;以马三立为首的马派,现在主要在天津;还有以常宝为首的常派,也是在北京。另外,马季的相声是未被承认的流派,马季也是相声的领军人物,并且对相声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但因为马季是侯宝林的弟子,因此还没有被区分开来。

侯派相声和常派相声都以“说”为基础,但是“说”的基础上又有不同。侯派相声以学唱为主,常宝与赵佩茹两位老先生合作,形成了捧逗并重的特点。而侯宝林和郭启儒两位老师合作,形成的是一头沉的特点。相声特色的不同还表现在与观众互动的手法不同,侯派相声是站在观众之上,以说教和批评来和观众互动的,而常派相声是融合在观众之中,以戏和谑来与观众互动的。

马三立的相声不管是第几人称的,都是运用第一人称,以自己的形象再现他人的事情。每个演员之间有不同的特点,也是因为流派的发展,因为不同的流派不同的人,加之不同的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圈子。打倒“四人帮”以后这些圈子就形成了。当时,一些相声演员把老师的段子提高净化,让人听起来感觉比较新鲜,这也是适者生存的道理,当时的环境逼得人们不得不创新。相声的创新也是适应当时各地环境和生活习俗的。这些圈子的形成并不是代表了相声的分离,人的分开而形成的圈子并不等于相声艺术本身特色的分离,只是因语言的不同形成了相声的地域特色。它只是语言、味道等不同,结构和包袱的使用并没有变化,如果打破了就不叫相声了,会有另外的名字来代替。以前老先生在北京、天津都演相声,马三立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但是他在天津把相声演活了,这并不代表马三立的相声就是北京的。

不同圈子的相声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它有利于相声的发展。比如,《钓鱼》里面那句“孩儿他妈,再给我烙几张糖饼”,就增加了天津相声语言的特色,增加了趣味。北京追求创新,天津追求传统,但是在相声界里,创新和传统都是需要的,北京地域里的相声需要加点传统进去,而天津地域的相声则需要有些创新,这样才能使两地的相声更好地发展。

相声界里的行规在历史上有过,但是因为相声的发展和特殊性,很多不能遵守,我们也不以此为重点,有些则形成了历史的习惯。跳门是说一个人拜了师父后,又去拜另一个人为师,而原因大多是因为师父的故去。应该说,跳门对于相声的发展和求同存异是有好处的,跳门的人自然有他一定的道理。另外,一个好演员就要拜名师,访高友,扬长避短,增加阅历,投一个老师,访一个高友不能称得上是拜名师、访高友,如果说拜师是一个仪式,那么,在学艺和发展上,则可以“跳门”,找多个老师来教。冯巩是侯派弟子,但是他吸收了常派的特点,马季是侯派弟子,但是经过自己的不断发展,有很多创新和特点,不属于任何一派。因此,对于跳门,我们不推崇,但是允许存在,给人们一个自由的天地。拜老师只能是拜一个,但是“一字便为师”,所以,学习上,可以有很多老师,观众对我们的演出提出建议和意见,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

相声界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合作有竞争,其他的艺术门类要么缺少合作,要么缺少竞争,而相声多以两个人为主,这就注定了要合作。为了相声的发展,相声界的人士还是比较团结的,在不同的看法中求同存异,但是目标一致。相声在求索中发展,可以有其他的看法,但是这个看法的对与错需要时间来验证。另外,某个人的过失或者错误,不代表相声界的过失和错误,不能因某个人而否定整个相声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冯翊纲:郭德纲让庸俗的人接触了艺术品(1)

台湾相声虽然和内地相比起步较晚,但却具有它自身的特点,如今台湾的相声,是根据内地传统相声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台湾模式。如非必要,演员可以不穿长袍,使用贯口也可以不再是北京、天津、山东、东北的方言,还加入了闽南语、英语、日语。而且戏剧的成分也加重了许多。为了了解台湾相声的来龙去脉,发展演变,以及相声团体如今的生存情况,我们采访了台湾知名相声表演团体“相声瓦舍”的创办人、主演冯翊纲。

1949年是台湾相声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此时台湾才出现了相声。二战期间,台湾受日本统治,主要语言是日语和闽南语,而不讲普通话。1949年新中国成立,内地各省都有人进入台湾,加上台湾当局实行全面的国语教学,因此,助长了凡是用国语表演的艺术形态的传播。

当时台湾的“萤桥”茶社有一个“乐园书场”,很多解放初期来台湾的外省籍的青壮年经常聚到那里思乡聊天,用自己的方言谈话。其中有一些有演艺才华的人开始组织演出活动,他们中以魏隆豪和吴兆南最为出众,两人都是北京人,表演的都是北京的一些相声段子。

也正是魏隆豪和吴兆南,台湾才有了相声。上世纪50年代后,魏和吴已经成为台湾相声界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人物。他们曾是内地“启明茶社”的茶客和相声票友。

1967年,魏和吴第一次出版唱片,总共59个段子,包括《满汉全席》、《捉放曹》、《歪批三国》等,因为轻松幽默的谈吐方式,使得这些段子的传播十分惊人。1982年,这些唱片又被转化为盒带。然而由于台湾当局致力军经建设而忽略了文化,因而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台湾相声仍旧是魏和吴曾录制的那些,没有再出新人新作。

1985年,台湾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的教授赖声川制作了一部《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他将相声通过戏剧的形式串联起来,并且加入了一定的故事情节,被称作相声剧。从此濒于灭绝的台湾相声起死回生,形成了一种可以存活的新的方式。赖声川也被誉为“台北剧场最闪亮的一颗星”。1986年,赖声川的光盘是台湾全年度有声出版品的销售冠军。此后的20年来,整个台湾都以赖声川以及他的戏剧团体——表演工作坊为一个标杆,出现了很多相声专业或非专业团体,比如“相声瓦舍”。进入90年代,台湾又出现了台北曲艺团,这也是台湾唯一一个国立相声团体。1995年,相声被编入了台湾的初中教育课本。

“相声瓦舍”不是剧团是外号

“相声瓦舍”是台湾第一个专业的相声艺术表演团体,创办于1988年,可以说,我整个是在模仿赖声川创办一个剧团。当时我是大四的学生,而且开始时“相声瓦舍”不是一个剧团,是我和搭档宋少卿做表演的一个外号,瓦舍的意思是剧场,因为当时大家喜欢听光盘的相声,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到剧场来看相声,因为相声要看见,相就是看的意思,它有一种宣传的意味。

“相声瓦舍”不是台湾最早做相声的团体,可以说,没有赖声川,就没有冯翊纲,没有“相声瓦舍”。赖声川是我们的大学老师,我最初不是跟随他做相声,而是戏剧,只是因为我们同是相声迷,所以,我会模仿赖声川制作相声的方式来制作相声。严格来说,台湾的相声剧是由赖声川开创的,他有6个可以直接称为相声剧的作品,比如经典的《这一夜》、《那一夜》,我模仿赖声川,我就走在他的后面。

相声剧是台湾媒体编造的

有人说赖声川做的是戏剧,“相声瓦舍”是一直长期坚持做相声的团体。但在相声和戏剧上,台湾和内地的理解完全不同。在台湾,没有观众会去区别相声和相声剧,因为它们是一回事。在内地,相声叫曲艺,而不是戏剧。这个分类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有的,它是故意建立起来的一种区别,是因为人的区别才分裂开来,而不是剧种本身应有的区别。

我们用比较宽广的眼光来看,比如音乐,如果因为帕瓦罗蒂是唱歌剧的,就要把他从音乐家范畴切割出去;莎士比亚是戏剧家,汤显祖是戏剧家,梅兰芳也是戏剧家,他们三个难道一定要区别开来吗?所以,我认为,相声是戏剧的一个形式,而且是可以用很少的布景道具,穿很简单的服装,以演员为核心,不以舞台美术为核心的一个剧种,一个纯喜剧形式。

相声剧其实是为相声多找了一个称谓,它不是专业术语,既不是赖声川讲的,也不是我讲的,是台湾的报纸编的,因为在台湾说到相声,大家就会想到魏隆豪和吴兆南,认为是听老先生说北京话,会听不懂。相声在台湾有一种高度的文化含义。所以,当赖声川1985年的首部相声作品《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上演时,媒体为了便于报道,就介绍为台湾当代的戏剧家用相声的形式来演绎戏剧,这样就变成了一种习惯,相声剧名词随之诞生。

内地相声剧的出现比台湾早了很多,我们曾做过研究,常宝   先生的相声确实属于相声剧的范畴,但是在当时,他使用的名词叫“化装相声”,老舍曾在他的著作里提过这点。但“相声剧”这个词还是兴起于台湾。

“相声瓦舍”是以做相声剧为主。我们的作品实际上根本就是相声剧,只是有些段子,看起来很像传统相声,但是,换了衣服就不再是那个样子了,比如,我们先穿传统马褂,但一转眼我们又会穿上古装衣或是日本和服。我们会活用各种元素,有灯光音乐等,也可以用很多形式来表现。这都会让观众觉得不只是新鲜,也很自然。但我们之间也有捧哏逗哏的说法,这种逻辑性的东西还是不能乱的,否则我们就不叫相声了。

冯翊纲:郭德纲让庸俗的人接触了艺术品(2)

现在台湾的相声团体,并不都是以做相声剧为主的,比如,台北曲艺团,早先他们不太注重新作品的创作,坚持表演原汁原味的相声,因为他们认为相声不是戏剧而是说唱曲艺。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和整个国内的相声思维比较像。但近两年他们也有了变化,出了很多新段子,而且很好看。如果来台湾想看到与内地不一样的相声,不客气地说,希望大家来看看“相声瓦舍”的作品。

创作灵感来自读书

“相声瓦舍”从成立之初到现在,我们的核心不会变,不管我们的作品内容是什么,“相声瓦舍”的定义是冯翊纲、宋少卿搭档。其实,“相声瓦舍”的创作重要的不是在演出的一刹那,而是在创意的过程中,人与人的合作,人与作品的碰撞,而不是人数的增加。至于演员,我们都是根据不同的戏邀请不同的人,这里有朋友,也有师生。

我们目前平均一年两个作品,从1997年开始算起来应该20个左右吧。我因为教书,所以认为这是对一个过去受过完整训练的人继续得到训练的好方式。为了给学生讲课,我需要温习所有学过的东西,于是培养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这就是我灵感的来源。并不是因为某一个点子而去找资料,而是平时就和资料成为了很熟悉的朋友。这样,创作的过程中就不会遇到瓶颈。我们每年要演100场,平均4天就有一场。现在有一个作品正在巡回演出,叫《拆伙》。意思是冯翊纲和宋少卿要拆开,说单口相声,在这个演出中,我们按照日本相声的演法(日本的相声叫做落语)表演,题材选自日本的《罗生门》和《竹林》。戏开演的第一个段子是对口的,我们的一个学生演逗哏,宋少卿演捧哏,两个人穿着大褂,下去以后我穿着和服跪坐在台中间的蒲团上演落语,中场休息后,宋少卿穿着一身美国牛仔,演一段美国相声,最后冯翊纲再陪着这个学生上来,穿着大褂,再说一段相声收尾。

还有一个作品正在排练,讲的是大贪官和来到现代的恭王府,是个比较荒诞的故事,2006年5月演出。此外,我们下半年也希望来北京演出,正在积极争取。

我们的收入大部分依靠演出,现在我们演出的情况很好,每场票都能卖完,演出的收入足以让我们享受生活了。比如,除去自己应付的账单和孝敬老人的钱,每年的年薪也可以出国旅游两次。

我们是会员制,现在大概几万名会员,一个演出开演之前我们就会通知会员,他们可以先来买票。这些会员是年年累积下来的。包括全台湾的,我们以台北为主,有些会员不能到台北的,我们也可以过去给他们演出。台北一年售票的情况是在40场左右,全台湾的演出在50场或60场,所以总共会有100场演出。演出票价最便宜的是300元台币,折合成人民币应该是几十块钱,最高票价1200元台币,也就200多元人民币。“相声瓦舍”是一个股份制的职业团体,所以我们不允许亏本,而且我们在经营上有一个非常专业的行政小组。在台湾,85%的相声团体都聚集在台北,而达到“相声瓦舍”规模的有七八家,但是,不一定都在台北。

台湾相声没有派别

在台湾的大学,并没有与相声有关,或者与曲艺相关的科系和课程。赖声川在他的导演课里会有一定的比例谈相声,我现在也是老师,在我的课里也有一定的比例谈相声。2001年左右,台湾的国民教育中,从小学到中学的12年里加入了一门课叫艺术与人文礼育,以前就是美劳课或者音乐课,现在被整合起来,编了一本12年的教材。国中阶段有一课叫相声,就是由我来审定的,辅助教材里有关于相声的介绍,是我和宋少卿来示范的。

我和宋少卿曾拜内地的常宝华为师,要是台湾也有门派门第之分就糟了,我一个派别,宋少卿一个派别,“相声瓦舍”就要分两派了。实际上对我影响深的人,除了赖声川,还有李立群和金世杰。当时我二十多岁,赖声川让我跟在李立群的身边,和他搭档表演,有时还和金世杰搭档演出。在台湾,如果说我们的相声演得好,是因为受到交叉影响,台湾没有门第之分,只有专业和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