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55年中秋节过去不久,收到阿松考取举人功名的消息。
言娘终于擦了一把汗。
上一次,阿松信心满满的和阿泰一起去参加乡试,阿泰轻松中举,阿松却折戟在试帖诗。
言娘汗颜,这怕不是遗传了自己不会做诗的基因了吧。
当时,言娘对阿松好一阵嘘寒问暖。
这三年,阿松除了学习将来下南洋有可能用到的外语外,最主要的是主动学作诗。
让父亲出题目,自己做,做后让父亲修改。
终于,今年考过了乡试。
言娘松了一口气。
这几年,自己可是给阿松推了不少婚事,理由是“儿子发誓考不上举人不成家!”
这个时代讲究长幼有序,阿松不结婚,和他同岁的阿泰也打着光棍。
收到阿松中举的消息后,言娘和林如海商量后,和阿松写信联系,安排心腹把惠南送到淞沪府她到她爹娘那儿。
担心接下来发生的事儿吓到孩子。
惠南跟着他们已经好几年了,孩子长期不跟着父母,感情也会受影响的。
而且这些年,她爹娘可是催了不少次让她回去呢。
惠南也想父母弟弟们了,于是这一次很容易就被说服。
不过她临走时,还惦记着参观合浦养珠场时说的,回府后要试着在自家花园里养珍珠的事儿呢。
言娘说自己会让嬷嬷交代她父亲,让他给你养。
阿松要和阿泰一起参加明年的的会试,甚至是接下来的殿试。
康熙56年春,收到一悲一喜两个消息:阿泰中了会试,阿松落榜的消息。
虽然林如海早就评价过,阿松中举还行,说到会试就摇头,但等消息真的传来的时候,言娘还是很担心儿子。
阿松要陪着弟弟,等弟弟的殿试结果。
阿泰殿试被点二甲进士,然后考进翰林院。
之后阿松就乘船南下回家。
阿松到广东后,好好陪了爹娘一个夏天,等秋季海上风暴少的时候,就要出发了。
临行前,阿松拜别父母:“爹,娘,儿子不孝,请爹娘多加保重!”
言娘含泪叮嘱道:“既然我儿的梦想是星辰大海,那就祝我儿心中有梦,眼中有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流年笑掷,未来可期!不过,阿松,你若是累了倦了,记得回家,爹娘一直在家里等着你。”
林如海说道:“林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看着儿子的背影被葱茏的花木遮挡住,言娘哭倒在林如海怀里。
虽然嘴上说着放儿子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但这一刻真的到了,做娘的还是舍不得啊。
林老爷轻拍她的背,默默无语,轻仰着头,双目湿润。可见他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若无其事。
阿松听到身后母亲压抑的哭声,停顿了一下,抬手摸了另一个衣袖里的荷包,然后坚定的向前走去。
边走边双目微红的想着这个荷包,这个荷包是娘亲自给自己做的,前几天给了自己。
要知道这是娘做成的第一件荷包。
娘身边的大丫鬟偷偷告诉自己娘之前私下里练了好久,作废了不少,才做成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