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疼娇娘。
但李娇娘却高兴了。
今天明天不是赶集日,今天一上午,毛收入不到三百文,加上下午的,一天的毛收入定然不会超过一千文,也便是一贯钱。
除掉材料成本钱,再除掉她和骆诚还有陈来庆的工钱,收入顶多三百文钱左右。
明天的收入,也可能一样。
还不如给人打短工,赚他个两贯钱呢。
她名气打出去了,说不定将来有更多的人请她上门做大厨。
那收入就可观了。
“好,我去,地址在哪儿呢?陈叔?”李娇娘问道。
“是双河村,何姓员外家。”陈来庆道,“很好找的,我带你们去吧?”
李娇娘笑着摆摆手,“不用了,我和骆诚哥去就行了。陈叔就在店里照看着吧?”
陈来庆也会做饭,他帮骆老太做了多年的饭,自己家里,也是他做饭。
他虽然不会做酒席的复杂菜肴,但一般的家常炖煮清炒,他很拿手。
煮汤面的味道不及李娇娘的,但比普通人家做得好。
铺子里十分忙的时候,陈来庆也帮过厨,炒过一些简单的菜。
陈来庆点头,“好,我在这儿看铺子。”
李娇娘笑眯眯问骆诚,“骆诚哥,等正午一波生意过去后,我们就去何家问问看吧。”
骆诚摇摇头,“你呀你,不知道休息会儿的?这么热的天……”
李娇娘见过现代那世的农家宴席。
掌勺的人其实比在酒馆里做大厨轻松。
手头的人多呀,只需照看锅子,做好菜色就可以了,一只碗都不必自己洗的。
另外,主要还要讨好者,就怕大厨太辛苦了,在做菜方面敷衍,让他们在客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一点都不累的,人家是员外家,家里有仆人,有帮工,哪里会叫主厨做事?咱们去看看吧?”
骆诚皱了下眉,“好,一起去。”
娇娘最近敛财上瘾,只要听到哪里有钱赚,马上就过去了。
其实呢,他们现在不缺钱。
可李娇娘并不这么想,她时常掐着手指算着,蒙古军还有多久打到中原来。
要多少钱财,才够让她的子孙活到明朝的太平时期。
养活后代是个艰巨的任务。
所以,能敛财的机会,她一个都不放过。
把钱全部换成不易腐烂的金银玉器,埋入大山里。画个藏宝图,让后代们知道知道,他们的太祖爷太祖奶多么牛叉,连两百年后的子孙都照顾到了。
云和县是江南偏远的小县城,适合避难。
……
招待了正午来的两桌客人后,李娇娘和骆诚赶着马车,来到了集市附近的双河村。
村里的员外们,都是有钱的大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