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郎,名贺字长吉,年未及弱冠。家中次子。老父客死异乡,去年丧妻。如今和兄嫂守着老娘郑氏度日。日前因和静元禅师口角争锋,被气得血瘀而死。
一个一眼就能明了别人前世今生的李贺,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惊采绝艳的狂傲书生。但他却忘了自己是谁,从哪而来。只有一段话烙印在记忆里,抹之不去。
既然你愤愤不平。就先去看看世间,沧海桑田的千年变迁。再回头从一个世间人做起。等你法力尽复,羽翼丰满之际,就是你幻化归来之时。切记,人杰术自归,人废术自弃。如何做凡人,皆凭自己心意。倘若你法力三年内不能归身,就是你在人间魂飞魄散之时。一切都在人间慢慢体会吧!
在时光的年轮里,看遍了人间的千年变迁。正感慨世间凡人能力无限之时,就被一股推力送到刚死没有半刻的李贺身上。
在睁开双眼刹那的恍惚后,就明白自己现在就是尘世间,一个叫李贺的人。为人子,为人弟。
将身体的红尘俗事过了一遍的李贺,接过大嫂端过来的温水一饮而尽。就身着里衣站起来,在这个家中走动打量。
这个家实在太穷了,蓬门敝户,草房五六间。室内虽家具简陋,倒也整洁。不小的院落里,两株梨花树正迎风飘着花雨。院子的角落,欲上宿的鸡正围拢在一起。
西边山际的背后,一抹残红正慢慢消退。余光中,飞鸟成群地向山中飞去。相邻的人家已经飘起了炊烟。村里此起彼伏呼儿唤女的声音,间或牛羊的叫声。充斥了李贺的耳畔。
这真是人世间,一切都那么真切。虽和千年后的繁华盛世大相径庭,却也有脚踏实地的实在。
就在这里从李贺做起?既然为人处事皆凭我的心意而定。我要改变眼前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想到这里,李贺对着素月已经东升的长空,一声长啸。
惊得李大郎赶紧出来喝止:“长吉,喊什么?别惊扰了乡邻,快进来。你病体刚愈,可别着凉了。”
李大郎把手中的青袍给弟弟披上,就把他推进屋内。郑老太太已经点起油灯。
对李贺慈爱道:“儿呀!再上床躺一会。要不,你先看会书。你大嫂已经做饭了,娘把灯给你点上。”
李贺随着老娘进入自己的房间,对正收拾书桌的老娘问道:“娘,您以前也是大家出身的小姐,如今过这贫贱的日子,就不觉得苦吗?”
郑老太太年逾半百,脸上皱纹纵横,白发满头。佝偻的脊背昭示着曾经的辛劳。身上的粗布衣裙虽然整洁,却落满了补丁。只有那慈祥淡定的双目,才显出与一般乡间老妪的不同之处。
老太太擦好书桌,扶着儿子坐到床上。
抚摸着儿子的脸颊,柔声道:“生为女子,一切以夫家为主。娘家的一切,对出嫁女儿来说,都是过往云烟。你爹一生为仕途奔走,虽没能为你们创下偌大家业。却教会你们姐弟处事做人的道理。娘这一生,只要能看到你们姐弟都平安顺遂。吃穿什么,都不会放在心上。”
说着坐在儿子的身旁,语重心长道:“你自幼才名远播,空长了一身的傲气。却不知为人在世,立命才是根本。你的先生没曾教你,穷则独善其身吗?”
说着长叹一声道:“一则,我们日子尚未周全;二则,你纵是满腹经纶,不是还没有进士及第吗?何苦用儒家学说去搏那佛门道理。争一日之长,实非儒家弟子之风。你爹教你的道理,你怎么就忘了呢?”
李贺实没料到老娘能说出这番道理。心领神会之下,不由地肃然起敬。
站起来对着老娘长鞠到地,真诚道:“娘亲教训的是,二郎受教。人生在世,安身立命才是根本。长吉以后定不忘娘亲今日之言。”
在娘俩的交流之际,大嫂窦氏已将晚饭做好。由于家道艰难,晚饭自然也不会多丰盛。也就是稀粥一盆,粗面疙瘩几个。为了将养病中的小叔,窦氏还特意为他煮了两个鸡蛋。
被老娘训导过后的李贺,极为懂事克谦。以节省灯油为由,将晚饭摆在院子中。一家人就着淡淡的月光用膳。
李家虽然贫苦,规矩礼仪却颇为讲究。用饭之时,都做到食无语。虽是粗茶淡饭,在一家人斯文的咀嚼下,却显得颇有仪态。
李贺孝心可嘉,将鸡蛋强行让给年迈的老娘和辛苦在外的大哥。对操持家务的大嫂也颇为恭谨。欣慰之下,这顿饭一家人吃得颇为温馨。
饭后,李贺对大哥说道:“子史经卷、诸子百家,长吉已经烂熟于心。再苦读下去也无进益。纵作出锦绣文章,也于家无补。娘亲适才训导长吉,人生在世之要理。长吉思之深愧于心。不以齐家,何谈济世。从今日起,长吉将协助兄长以作齐家之用,不再涉足书卷。”
李大郎大惊,忙看向母亲。见老娘欣慰地点头,并无不满之意。
忙道:“你身单力薄,如何能出苦力谋生?”
李贺微微一笑,足一点地,就跃高数丈。手指一弹,就将眼前的石磨弹出丈远,继而发出轰隆的巨响。但就这样,李贺仍深觉遗憾。好似还没达到他的要求。
老娘和大哥大嫂均目瞪口呆,齐声惊道:“你何时有此等本事?”
李贺笑道:“书中有济世的之良方,自也有健体之秘要。长吉不才,以前只顾仕途经济,反而将齐家丢之脑后。岂不谬圣人之训。从即日起,长吉先从齐家做起,再图济世。”
“二郎日后还作诗吗?”老太太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