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玉带河畔的春风 > 第22部分(第1页)

第22部分(第1页)

林民狠吸了一口烟,又牟足了劲儿将烟蒂碾了碾。不可否认,他还想承包河滩上的那四十亩地。林民有个大胆的想法,他想让冬天的大沽河畔也变成一片蔚蓝。林民自认不是那种只盯着村里几亩地斤斤计较的人,他见过如海般波澜壮阔的场景,也见过那些靠大棚致富的菜农们的生活。刘国立家只因着房子比别人家大些便一幅满足自得的样子,可他没见过那些住着小洋楼、开着小轿车的人儿,他没用过能让屋子一年四季都跟过春天似的让人舒服的空调,也没用过比电视机还小的因特网电脑查询农科知识、看外面的世界,村里唯一一家有电脑的胡克行家,却因着沉迷于电脑游戏毁了他家小闺女原本不错的上学前途……这些丁槐村现在没有的,在那有着“蔬菜之乡”之称的地方早就普及。

秋天忙忙碌碌地过去了,又一个冬天即将到来!

林民头一次觉得,自己的心在这初冬竟有了夏日般的灼热!

不管前景怎样,不管别人如何说,总有一天,他要让自家人真正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这一年的冬天,果然起大棚的人家多了不少。丁槐村村西的山头上,层次有序地立起了二十多家大棚。为了方便大棚浇灌,虽没了义务工,可刘国立还是组织大家伙儿将村西头的水库深挖扩大了一番。

真正如火如荼的冬天,来了!

林民往手上吐了口唾沫,搓了搓,握紧铁锨,下劲儿地往地里挖去。

今年林民家挨着原来的大棚又新起了一个,成了村里唯一一家有两个大棚的人家。林民不是那种懒散浪荡的,玉秀也是勤快能干的,每日里,两人一人一个大棚,倒也忙活地自在。

村里一下子起了这么多大棚,关于冬季大棚种植的相关问题又显露出来了。刘国立也是个有本事的,大家还没注意时,人家刘国立便想法子请了市里的专家来了村里做指导,这次不是年轻的技术员,而是本市某大学农科院的老教授,人家当年也是下过乡、开过荒,亲手掰过苞米、插过秧的,更别说还专门去国外考察过国外先进大棚种植技术。

老教授的到来比上次两个技术员还惹人稀罕。人一直就有这样一种思想,不管是看病、教书,还是讲道理、谈生意,“老人儿”总比那些年轻后生更容易让人信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确有着年轻人所缺乏的经验和积累。

刘国立将家里最好的屋子收拾出来,换了席子被褥,换了灯泡家具,就等着老教授累了乏了的时候,能进来落个脚休息一下。

不得不说,这老教授比上次来的那两个技术员强了不是一分两分。老教授不仅为大家解答了种棚时遇到的各种难题,还亲自上果园里给刚落了苹果的果农们指导了一番果树冬季追肥修枝技巧。当然,这老教授也是个性子古怪的,来丁槐村住了一个多周,除了第一日中午在刘国立家吃的酒席外,几乎每日都是走到谁家便吃在谁家,不管是馒头咸菜,还是鸡鸭鱼肉,老头子从来是有啥吃啥,每次吃完都会趁主人家不注意将饭钱留下。

有了老教授的指导,这一年丁槐村的大棚不到数九便开始提温,小雪盖地时黄瓜秧子便已下了地。看着绿油油的小瓜苗,大家不禁喜上心头,这可真真是个不错的开头呀!

要知道,当初林民家的瓜不过提前了那么一个周下来,便愣是多卖了好几千块钱,况且是现在呢!

虽然寒风渐起,可忙活在大棚里的丁槐村村民们,却有着抹不尽的热情和干劲儿。等待大家的,或许真将是一片不错的丰收景象。

☆、车前子

这年的冬天,如同夏天般不正常,除了入冬的几场小雪,这一年的冬天,丁槐村所在的这片天地再也没飘一粒雪花。即便没有瑞雪的覆盖,冬天终究还是冬天,那如刀子般凛冽的寒风吹在村人脸上,依然透着刺骨的冰寒。

快到年底时,水灵灵的小黄瓜又开始上市了。这次不是一两家,而是一大片齐聚头。

瞅瞅这一根根水嫩嫩的、头顶小黄花儿的脆生黄瓜,整整齐齐地码在那里,简直就是那寒冬里一抹再稀罕不过的暖人□□,这可比夏日里露天地里长出来的那些粗嚓嚓的黄瓜扭子强多了!丁槐村的村民们脸上遮不住笑意,果然是个不错的丰收年哩!

可这种笑容并没持续多久,忧愁便再一次降临。黄瓜是丰收了,可相对的,一集十几家的黄瓜卖得却有些艰辛了,买的人就那么多,要早点卖出去不得已就得降价,又有那成本在那顶着,又能贱卖到哪里去?这可如何是好呀!

林民家的炕头上坐满了菜农。在这寒冷的冬夜里,这么多人聚在炕头上,不是为了串门唠嗑,也不是为了打牌摸麻将,只因着大棚里的那片让人又爱又恨的小黄瓜!

林民捏着烟蒂,蹲坐在自家的沙发上,听着边上的人念叨起早贪黑地一筐黄瓜却只卖了多少多少钱,自己却一言不发,只隔段功夫便狠狠地吸一口烟。

要说不恨是不可能的,自己打拼了这么些年,不论是当初种果园还是种葡萄,再到现在的种大棚,但凡自己摸索点儿挣钱的门道,村里人便像那吸血的草扒子般紧叮着你不放。当年种果树时,见天儿有人上门询问,自家再耐心地解答也没换来几句多好;分葡萄园时,又那么理所应当,好像自己不分就是自己有错才是,后来葡萄赔了本,竟还有两家怨上了他,话说自己刚上葡萄园那会子也赔了四五年,当时是不是也该怨一怨别人?葡萄园分出去的那几日,自己跟媳妇在炕上心疼地好几晚都睡不好觉,可村里人呢?有几个想着上来宽慰宽慰他们的?倒是葡萄卖不出去了,一个个地才开始晓得拎着两包破点心上门了……

难道就因着自己有那么十几年没在村里住?便成了亲不得的外乡人?

可也不是,最起码不全是!要说心寒的,村里定是还有比自家更心寒的人家。前些年在村里包沙场的胡克德家,那是勒着腰带腆着脸,借了多少钱交到村里才将那沙场包下的,可待看到沙场带来了让人眼红的利润时,胡克德家最后怎样了来着?自己出门莫名地被人打断了腿,家里的房子被烧了好几次,就连正在上学的孩子,放学时都哭着回家跟他妈说后面老有人跟着他……胡克德也是个犟的,可再犟也犟不过有那不要脸皮的。胡家跟林民家只不过是前后胡同,那夜里上他家砍门的事情他也听到过好几回,最后沙场还是被转了出去,可经过那半年不人不鬼的日子,胡克德他媳妇终究被拖垮了身子,到现在都受不了大刺激,要时不时去医院打点滴,胡克德他姑娘转到外地去上学,不到过年轻易不肯回家,就连胡克德本人,因着被闹得没办法,最后只得托了关系,到国外打工去了,一走就是七八年,到现在也没回来……

林民这些年对丁槐村真真是越来越失望了,村干部各个只晓得从队里往自家划拉东西,村子里的婆姨们又整日里只晓得嚼别人家的长短,就连上学的孩子,人家邻村去年考上了七个大学生,可丁槐村今年,连个高三学生都没有,初中上完就下学去打工的比比皆是,一个月挣三四百块钱,还自觉得挺了不起,也算是城里人了。孰不知在城里,三四百块钱你一辈子连房子都买不上!

要问自己有没有法子,怎么没有?有!当然是有。

可要真说给他们了,过了这么些天了,日后就不怨他了?不会,绝对不会。

自己在这个村子里满打满算过活了也有小三十年了,谁都有虚荣心,这不可否认,可也不是谁都能虚荣地如丁槐村的这些人们样儿——出来做皮肉,还偏偏顶张贞节牌坊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