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方能激起男子的雄心壮气,我此际正从霍锦儿含羞促守的弱势中汲得滋养,
神气空前饱满。
“大公子,老爷唤您过去!”
我行至园中,正欲乘便去王氏房中瞧一趟,老远跑来一个小厮,正是贾大公
子的书僮过来传话。
到了前院书房,贾似道屏退了左右,拿眼望着我,一时却未说话。
“爹爹!”
这是我首次独对贾似道,我并未如自己早先想像中那般不安,叫过一声后,
()
眼睫微垂,静候问话。
“筠儿,”贾似道沉默半晌,叹了一口气,道:“东府这顶帽子终于扣到你
头上了,这是我一直担心的事,我躲了他们十几年,最终却落到了你身上。唉,
既然是娘娘的旨意,我也没什么好多说的,只是有一点,我希望你记住了——”
“爹爹请吩咐。”
“切不可荒废了学业!咱们贾氏虽有恩荫,依本朝制,亦需经吏部诠试,方
能入仕为官,再说,我与你爷爷都是进士出身,也望你与笙儿能争口气,传续家
声。”
我唯唯而应,心中好笑:“只怕你盼不到那一天了。”
“东府之事,我不便多插嘴,”贾似道沉吟道:“不过,那帮人跟了你爷爷
半辈子,虽然胡闹了些,也算不易,你该尊老敬长,不可辜负了人家。至于东府
的欠债,唉,东府的欠债,当年我就一直不同意你爷爷的做法,以区区一室之微,
担负数万户家累,居心固好,但结果如何?天下也没有这个道理,违理之事究不
可长,万一东府支应不下,连累无数,那时谁会揣想你的初心?只会招来满身骂
名。凡事需依理而行,方能不咎。我白手起家,并未从东府支过银钱,这些年来,
我却暗暗帮付那边不下万贯,前几日,娘娘又从这边府中调去了一万贯,也算尽
了全力,问心无愧。如今你是府主,依我之见,局面撑不下时,宜尽早禀示娘娘,
奏明圣上,由官家处置。若到场面闹豁,就难收拾了。”
“是!”我一边应着,一边若有所感,向窗外望去,大夫人与几人正走出院
中穿堂,一名白衣女子婉约的身影极为眼熟,未暇细看,却听贾似道咳了一声。
“罢了,”贾似道顿了顿道:“如今府中多事,东府的事我想管也管不了。
我十六岁时,已任事当家,你今年也十六,也该问事自立了!好自为之罢。后日
婚仪过后,我再拨出一万贯,连同之前娘娘取走的,共计两万贯,权当你另立门
户的家底,你最好交给新妇,她是个精细人,比你要强许多。”
我只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