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大德元年(1297)任江南诸道行台御史大夫。一日召来都事贾钧说:“朝廷设置御史台为的是督察官吏,美风俗、兴教化。现在的御史则不顾大局,以苛刻为清明,以多发赃物为有功,甚至到了强迫儿子指证父亲,弟弟揭发兄长,奴才诽谤主人的地步,真是伤风败俗至极。你替我告诉诸位御史,一定不要像这个样子。”成宗闻听,以为精当,遂命彻里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江浙的农业十分发达,上缴税粮居天下政事。同年十月卒,年四十七。死之日,家产不满二百缗,人皆叹其清廉。至治二年(1322),追封为武宁王。不忽木在政治上有什么作为不忽木,康里部人。其父燕真,为忽必烈心腹,宪宗时曾劝忽必烈请命南征。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时,燕真曾奉忽必烈眷属南徙。忽必烈即位,燕真未及重用而卒。
&esp;&esp;不忽木早年奉职东宫,就学于大儒王恂。后又进入国子学,师事大儒许衡。因此,不忽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被称为“纯儒”。
&esp;&esp;至元十三年(1276),不忽木与同舍诸生上疏世祖,请求恢复学校制度,以儒家思想教育百姓,得到世祖的嘉许。
&esp;&esp;不忽木信奉儒家思想,这反映到他的政治观上就是反对不顾百姓死活去求利。世祖朝由于穷兵黩武、官僚机构庞大、贵族生活奢侈等原因而往往开支浩大。在国用不足的情况下,世祖相继启用了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所谓的“聚敛之臣”,搜刮民脂民膏以备统治者享用。不忽木对此十分反对。至元二十一年,世祖任命不忽木为中书省参议,就任用“聚敛之臣”卢世荣一事征询他的意见。不忽木坚决反对任用卢世荣,说他是以种种敛财之术迷惑皇帝,任用他的结果就是国家与百姓都陷入困境,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可世祖并未采纳不忽木的建议,不忽木愤而辞去中书省参议之职。至元二十四年,世祖又启用另一名“聚敛之臣”桑哥,时任刑部尚书的不忽木又与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以至桑哥一天指着不忽木对妻子说:“日后抄咱们家的一定是这个人。”至元二十八年,彻里弹劾桑哥,言辞甚激,世祖征问不忽木,不忽木具以实对,指出桑哥诛杀异己、任用亲信、乱政败俗等罪状,世祖大惊,下令勘验此事。不久,桑哥被拘入狱。
&esp;&esp;不忽木以儒家之“仁”治民,颇为百姓办了些好事。如至元二十三年,河东按察使阿合马以百姓羊马偿己债,诸官均不敢纠问,不忽木则亲自按问,察其不法之事百余件,依法诛之。土土哈受命以钦察人为奴者编入军队,他却征召许多在乎民户中的人,不忽木予以揭发并加以制止。又有人计划在江南征收包银,不忽木指斥之为“重敛”,事遂不行。
&esp;&esp;至元三十年,世祖忽必烈死,不忽木与伯颜、月鲁那颜受遗诏,拥立了皇孙铁穆耳。大德四年(1298)卒,年四十六。武宗时,追封鲁国公。
&esp;&esp;李璮为什么要起兵反对蒙古统治李璮是金末元初著名的汉人世侯,他的父亲李全相继割据统治山东地区达三十年之久。
&esp;&esp;中统二年(1261),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亲征至漠北。李璮趁中原地区蒙古兵力空虚,于中统三年二月发动叛乱。李璮首先攻击歼灭了涟水、海州、东海三城(今江苏东海县一带)的蒙古守兵,献三城于南宋。然后挥兵进攻益都,益都守将逃跑,李璮遂据有益都。最后进兵济南,济南守将张宏当时手下戍兵不足一千,只好弃城逃跑,李璮进据济南。而此时,忽必烈调集的蒙汉军队已逼近济南。四月,蒙古军总指挥史天泽确立了长期围困济南的战略,下令各军将士筑环城。五月,李璮已完全被包围在济南城中。六月,城中食尽,士卒离散。七月二十日,李璮见大势已去,只好遣散部下,让他们去自谋生路,自己则入大明湖投水,自杀不成被入城的蒙古军抓获,史天泽将其处死于军前。
&esp;&esp;李璮之所以要起兵反对蒙古统治,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个人野心。李璮父子统治山东达三十余年,城高池深,兵精粮足,其实力在各地世侯之上。既已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加之蒙古贵族入主中原时间还不是很长,统治尚不稳定,内部又发生了争夺汗位的战争,李璮为这是他成就帝业的最好时机,便匆忙起兵。谁知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因此送了性命。
&esp;&esp;哈剌哈孙有什么政治作为哈剌哈孙,斡剌纳儿氏人。曾祖名启昔礼,事成吉思汗,有功,封为千户那颜,赐号答剌罕。祖父名博理察,曾从拖雷攻金。父名囊加台,从宪宗伐蜀,死于军中。
&esp;&esp;哈剌哈孙为人稳重,不苟言笑,有威仪。擅长骑马射箭,又精通蒙古文字,还很推尊儒术。哈剌哈孙为官廉洁方正、秉公执法、忠君爱民。至元二十二年(1285),他担任大宗正,纠正了许多冤假错案,数百人得以活命。至元三十年,朝廷下令迁一万户湖广地区的富民到广西屯田,以为进攻交趾之准备。当时任湖广行省平章政事的哈剌哈孙忙派使人大都上疏谏止,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湖广的百姓都很感激他。不久,广西元帅府上疏请求在南丹征募五千户百姓至广西屯田,南丹距屯田处不远,本已属广西,迁移很方便,百姓也不会怨望,于国家也大有好处,哈剌哈孙立即批准,并给配发了耕牛和种子。大德二年(1298),入朝任中书左丞相,排斥那些兴利、逐利之臣,行事专以节俭、爱民为中心。遇到大事,必定要同儒臣商议后方做决定。上奏成宗,建议在大都恢复庙学,选名儒讲学,召集朝中大臣的子弟入学。大德五年,云南行省左丞刘深因贪功,贸然发兵征讨西南八百媳妇国,结果大败,丧师辱国。正巧遇上大赦,朝廷打算不治刘深之罪。由于哈剌哈孙的坚持,朝廷诛杀了刘深。
&esp;&esp;大德十一年春,成宗驾崩,因太子早死,皇位没有法定的继承人。成宗后人鲁罕联合安西王阿难答欲垂帘听政,继而立阿难答为皇帝。哈剌哈孙认为这不合祖宗之法,欲立真金次子答麻剌八剌的两个儿子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当时,海山兄弟均不在大都,一个率兵镇守北边,一个谪居怀州。哈剌哈孙一面派使南迎爱育黎拔力八达、北迎海山;一面收缴京城百官的印信、封存府库,称病卧居宫中,一切公文均不批署。二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先至大都,在哈剌哈孙的策应下直入宫中,诛杀了安西王阿难答等人,平定了内乱。五月,海山拥重兵自北至大都,即皇帝位,是为武宗。拜哈剌哈孙为太傅,一切军国事务均由其总揽。后出镇和林,至大元年(1308)卒于任上,年五十二。追封为顺德王。
&esp;&esp;阿沙不花是怎样在元朝跻身于高位的阿沙不花,康里国王牙牙之子,十四岁便入朝侍奉世祖。阿沙不花聪敏过人,善于应对,深得世祖喜爱。有一次,西北亲王派使者入朝奏事,朝廷核准后就遣回了使者。过了几天,世祖问身边的大臣:“前几天来的那个西北使者奏请的是什么事,我又是怎么答复的?”左右的大臣都答不上来,阿沙不花在一旁很详细地说了一遍。世祖便对左右大臣发脾气说:“你们都肩负治天下的重任,难道还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又有一次,世祖故意命宫门卫士不让阿沙不花进宫,看他会怎么办。阿沙不花至宫门,卫士阻拦不许进,他便从下水道钻进了宫中。世祖见了他,问是怎么进来的,他据实回禀,并说:“我一天不进宫服侍您,就不知自己该干些什么。”世祖很高兴,传命诸宫门以后由阿沙不花随意出入。
&esp;&esp;至元二十四年(1287),东道诸王乃颜叛乱,诸王纳牙等人响应。世祖问阿沙不花有何对策,阿沙不花认为应先安抚响应者,使乃颜势单力孤,再对之进行征讨。世祖便命阿沙不花去安抚诸王纳牙。使计先说服了纳牙,诸王纳牙打消了响应乃颜的念头,归附了朝廷。
&esp;&esp;成宗崩后,成宗后卜鲁罕及安西王阿难答与真金之孙海山兄弟争位。阿沙不花支持海山兄弟。他先是设计使哈剌哈孙所派北迎海山的密使摆脱了成宗后卜鲁罕的阻挠,把消息顺利传到海山处;然后又与哈剌哈孙密谋定计抢先发难,制服了卜鲁罕等人;最后又亲往北边迎归海山。海山在上都即位,是为武宗,任命阿沙不花为中书省平章政事。
&esp;&esp;拜住在元朝中期的政坛上具有什么地位拜住,太祖功臣木华黎之后,世祖时丞相安童之孙。拜住在元朝中期的政坛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甚得英宗信任,左右着英宗一朝的政局。
&esp;&esp;拜住以武宗至大二年(1309)入仕,袭父职,任宿卫长。仁宗朝任太常礼仪院使、资善大夫等职。延祐七年(1320),仁宗崩,英宗即位。当时,铁木迭儿任中书省右丞相,他勾结太皇太后答己把持朝政,广置爪牙,排斥异己;横征暴敛,作威作福。英宗为了牵制铁木迭儿,任拜住为中书省左丞相。铁木迭儿“以拜住故不得大肆其奸”,朝政不至于太过混乱。
&esp;&esp;至治二年(1322)八九月,铁木迭儿与太皇太后答己相继病故,英宗和拜住的政治压力顿时减轻了许多。十月,英宗任命拜住为中书省右丞相,开始实行新政。其新政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重用汉族儒臣。拜住担任中书省右丞相后,首先向英宗推举张珪,恢复其中书省平章政事之职。又召回许多退居家中的老臣,让他们居中书省议事。数月内启用了赵居信、吴澄等一批汉族儒臣,让他们进入中书省等重要部门。
&esp;&esp;二、减轻百姓负担。至治三年,颁行助役法,规定民田每百亩以其中三亩的收入资助承担国家劳役之人。同年六月,拜住又请岁减江南海运粮二十万石,英宗批准。
&esp;&esp;三、追查铁木迭儿生前所犯罪行,惩办其余党。至元二年,铁木迭儿党羽八剌吉思、刘夔等人因冒献田,私分国家巨款事被诛杀;铁木迭儿受道士蔡道泰贿赂而赦其死罪一事亦已查明,蔡道真伏诛。至元三年六月,英宗下诏剥夺铁木迭儿官爵,推倒其所立石碑,并严惩其党羽。
&esp;&esp;铁木迭儿的党羽十分惶恐,密谋杀死英宗以逃脱惩罚。至治三年八月,英宗自上都返回大都,途经南坡,在此休息。以铁木迭儿义子铁失为首的铁木迭儿党羽十六人,突然发动政变,先杀拜住,后杀英宗。轰轰烈烈的至治新政就此结束了。
&esp;&esp;阿礼海牙在平定靖安王之乱中有什么贡献阿礼海牙,畏吾氏,集贤大学士脱列之子。其兄野讷,为仁宗亲信,仁宗朝官至同知枢密院事。阿礼海牙亦仕于武宗、仁宗两朝,任宿卫。至治初(1221),出为行省平章政事,历江浙、湖广、河南、陕西四行省,归朝后任翰林学士承旨。逢父丧,辞官居家。
&esp;&esp;致和元年(1328),泰定帝崩。武宗次子怀王图帖睦尔自江陵赴大都争位,途经汴梁,阿礼海牙至郊亲迎,图帖睦尔命他主持河南行省。阿礼海牙受命后,马上积极备战,他高价买入粮食,以充实军粮的储备;下令行省各州郡准备兵器、检阅士兵;在民间广泛征集马匹,以充军马。
&esp;&esp;不久,爆发了泰定帝皇太子阿速吉八与图帖睦尔争位的两都之战。阿速吉八占据上都,派兵分数路进攻图帖睦尔所据的大都。当时,陕西行省官员站在阿速吉八一边,受命派兵东进,攻大都。
&esp;&esp;九月二十五日,陕西行省联合靖安王起兵东出潼关,进据陕州(今河南三门峡一带),阿礼海牙急派将领率军抵御,但诸将以兵少,不敢轻举妄动。
&esp;&esp;十月一日,阿礼海牙召集行省属官商议应对之策,众官无言以对。阿礼海牙说:“汴梁地处南北之交,若陕西军占据了这里,大都和江南三个行省的交通就断绝了,当务之急就是征兵和集粮。”然后,他分别指派了将领防守各处隘口险关,并指出了潜在的兵源和获取给养的方法。结果,阿礼海牙除征集到了足够的兵员外,还屯聚了大批的粮草。他把这些兵力和给养分配给各个防区的将领,自虎牢关以南至汉江一带,全都得到了供给。
&esp;&esp;当月,陕西军又出北路一军,渡黄河,攻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指向怀、孟、磁诸州;还有南路一军,破武关,掳掠了邓州,指向襄阳。河南的形势十分危急,阿礼海牙率军督饷西进迎敌。十九日,两军战于巩县,陕西军攻占虎牢关,河南军损失大批士兵和辎重。二十二日,河南军退守汴梁。当时,河南行省与大都间音讯已断二十余日,陕西军又已逼近,汴梁军民十分惊恐。阿礼海牙亲自安抚百姓,同时修筑城防,整顿部队,严加戒备。局势虽十分危急,阿礼海牙却神态自若,就像平日一样安闲,众人的心情也稍稍安定下来。
&esp;&esp;十一月六日,陕西军已进至距汴梁城不足百里的地方。阿礼海牙整军汴梁南薰门外,欲西进与敌决战。这时,朝廷的使者赶来,说上都已被攻破,皇帝的印信即将到达大都。阿礼海牙置酒庆贺,派使四出报告。不久,朝廷也传诏放散陕西军,陕西军撤回,战争结束。阿礼海牙以功升任陕西行御史大夫,又拜中书省平章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