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易中天品三国历史插曲 > 第47部分(第1页)

第47部分(第1页)

交给刘禅,是因为他看懂了刘禅,知道刘禅不中用,所以只好事事亲历亲为。那么,刘禅真的就是一个不中用的弱智吗?

实际上刘禅并不弱智。有证据吗?有。第一,刘备临终的时候给刘禅有一封诏书,诏书里面提到了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什么评价呢?四个字:“智量甚大”,翻译成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常聪明,非常有前途。如果说刘禅是一个弱智,那岂不等于说诸葛亮说了假话?当然有人说,这是一种善意的假话,刘备因为快去世了嘛,怕刘备不放心,安慰安慰他。就像我们医生对病人一样,这个病人已经病入膏肓了,可能过两天就要死了,病人问医生你看我还有救吗?医生说没问题没问题,是吧,你尽管放心治疗,你这个肯定能治好。其实治不好,这叫善意的谎言。但是呢,看当时的情况,也不至于说是“智量甚大”,如果刘禅弱智的话,诸葛亮会用另一种方式来安慰刘备。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立马就废除了丞相制度。然后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又任命费祎为大将军,主管军事,监管行政。也就是把原来集权于诸葛亮一身的这个职务和权力,他一分为二分成了两个人,而且还让两个人相互交叉、相互制衡。这样一种精致的政治安排,难道是弱智的人能够做出来的吗?不可能。而且后来蒋琬去世以后,刘禅干脆自摄国政,自己主政,亲政了,这也不像弱智的人的作为啊。那么还有一个证据是第三点,延熙元年的时候,北方出了一点事情。按照诸葛亮当年的做法,肯定这个时候蜀国就要北伐了。这个时候刘禅下诏给蒋琬说:这当然是天赐良机了,因为相父的隆中对策已经讲过了,说天下有变我们就要怎么怎么样,当然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不过你也不要轻举妄动,“须吴举动”,看看吴国动不动,要是吴国动了我们也动,我们两国一起动,去打曹魏。那么,这样的一种决策难道是弱智的人做的吗?所以刘禅并不弱智。

易中天先生举的例子让我们知道,所谓“扶不起来的阿斗”这句老话看来站不住脚,刘禅不仅不是弱智,而且还很有头脑。那么我们就更加奇怪了,诸葛亮作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他是想发展壮大蜀汉政权的,我们也知道诸葛亮是没有篡位野心的,那他为什么迟迟不还政给刘禅呢?

那么这现在就有问题了。第一,刘备托孤说得很清楚:“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交待得清楚,两种可能,他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他不能辅佐再怎么办。那么,根据前面分析看,刘禅也不是一个不可以辅佐的人,所以诸葛亮辅佐了他。但毕竟你是辅佐,不是自取,为什么不还政于君呢?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解释是这样的,它的原文是这么说的:“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请相父去做,寡人只做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了。接着下面一句话是:“亮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这个“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熟悉。就是诸葛亮也因为刘禅还熟悉行政事务,没有工作经验,没有治国经验,这才总揽全局。那么我们要问,如果刘禅“闲”了呢?是啊,他现在是没有经验;他将来有经验呢?再说了,你不给他实践的机会,他哪来的经验,他不是永远没经验吗?经验只能来自于实践啊。所以我历来主张的,这个家长对小孩子不要管太多,不要怕他犯错误,让他自己去学,哪怕他碰个钉子摔个跤,它也是人生的一个经验教训,他自然就会成长起来。你老是说这孩子他小,他不会,他没经验,你老包办代替,他永远长不大。这给人感觉这个时候诸葛亮就老是把刘禅包在自己的翅膀里面保护他,当然心是好的,用心是好的,但是刘禅不能成长。所以我们就要问到底是为什么。也只能提出一点儿猜测性意见,我的猜测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我猜,诸葛亮是想恢复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呢?就是皇帝作为全国统一的象征,不处理日常的具体的政治和军事的事务;日常的政治的军事的事务由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起来叫宰相,由他们来处理,五日一朝。而且这个时候是三公会议已经把处理方案做好了,递上去给皇帝,皇帝认可一下。那么说得再白一点,就是让皇帝当橡皮图章。这个制度我称之为虚君实相,皇帝是一个象征,实权在宰相那里。这个制度我个人认为是中国帝国史上最好的制度。为什么是最好的制度?因为它是一个可以问责的制度。就是我们拿今天一家公司来比方,好的公司一定是董事长不管事的,管事的是总经理。应该是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选举董事长,董事长任命总经理,然后这个公司就交给你了。一旦你做坏了事情,董事会可以代表股东,就是产权的主体,问责于总经理,甚至可以罢免。这就责任有人可问,有人可担。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里面他讲得也很清楚,请陛下授臣以什么什么之权,如果臣没有做好的话,请陛下问责于臣。这是一种最好的制度,但是这个制度后来给破坏了。那么诸葛亮是一个有政治思想和政治理想的人,他是不是考虑到要恢复这样一个西汉初年建立的最好的制度呢?那我也没有证据,没有证据说明他就是这么想的,但是我觉得有这种可能。第二个呢,就是任重道远,不敢放手。我们去读《出师表》,《出师表》里面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夫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就是诸葛亮接过了一个沉甸甸的担子,他的责任心是很重很重的,他深怕有差错,他不敢放手让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去做。这是第二种可能。第三种可能呢,就是这个时候的蜀国是内外交困,危机四伏。这个我们也是可以从《出师表》里面读出来的话外之音,《出师表》一开始就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话说得非常地严重,危急存亡。但是通常的理解,都理解为外部的压力,北边有曹魏,虎视眈眈;东边有孙吴,不怀好意。而益州这个时候,也就是蜀汉这边,一批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已经先后去世了,人才也匮缺。所以感到很危急,这是通常的理解。其实这个时候的蜀汉政权,还有一个危急,这就是他们的内部矛盾。蜀汉政权的问题就在于它内部矛盾一直得不到解决,也正是这个内部矛盾最终导致了蜀国的灭亡。所以诸葛亮接过了刘备交付的这个重担以后,除了要处理好他和后主刘禅的君臣关系以外,他还必须处理好蜀汉政权当中他的同僚们,那些来自不同的阵营、代表不同政治派别和集团利益的这些人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诸葛亮和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之间的严重分歧,最后导致李严被废。那么李严被废又是怎么回事?在李严被废的事件当中,隐含着蜀汉政权怎样的内部危机和隐忧呢?请看下集——难容水火。

易中天品三国(三十八) 难容水火

刘备在永安托孤之前曾精心安排了一个“亮正严副”的辅臣结构,也就是托孤于诸葛亮,并以尚书令李严为副。但刘备去世以后,李严不仅没有起到辅臣的作用,相反还在八年后被废黜和流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为您精彩品三国之——难容水火。

易中天先生在以前的节目中曾经讲到,刘备为了给关于报仇,发兵攻打吴国,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而归,不久病逝于永安。在病逝之前,刘备精心安排了后事,留下了一个“亮正严副”的辅臣结构,也就是以诸葛亮为正,尚书令李严为副,共同辅佐幼主刘禅。从这个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刘备的心目中,李严也是蜀汉的重臣。

但李严在刘备死后,不仅没能起到辅臣的作用,在八年之后还被废黜和流放。在上一集易中天先生讲到,蜀汉的军政大权掌握在诸葛亮手中,幼主刘禅只是名义上的皇帝。那么,我们就面临一个尖锐的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想独揽大权、排除异己,还是另有原因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作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难容水火”。

上一集我们讲了诸葛亮处理的第一种关系,就是他和刘禅的君臣关系。这一集我们要讲诸葛亮如何处理他的同僚关系。

而在诸葛亮的诸多同僚当中,最重要的人就是李严。李严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同为顾命,并受遗诏。《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得非常清楚,刘备临终之前“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也就是说刘备托孤的这样一个结构,是一正一副,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而且,“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还有这么一句话,这句话记载在《三国志·李严传》里面。

这样的一个托孤结构或者说辅臣结构,和孙策死后江东集团的情况非常相似。孙策托孤于谁呢?长史张昭;然后呢?周瑜为中护军,和长史张昭共掌众事。所以我们就可以来看一看这两个结构的比较。在孙策那边,是张昭为长史,周瑜为中护军;在刘备这边,是诸葛亮为丞相,李严为中都护。长史和丞相都是文官,主管行政。中护军和中都护都是武官,主管军事。也就是说,孙权这边是张昭为正、周瑜为副,张昭为文、周瑜为伍;在刘禅这边,是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诸葛亮为文,李严为武。周瑜与张昭共掌众事,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这真是何其相似乃尔。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刘备的心目中,李严就是他的周瑜,或者说他希望李严能够起到当年周瑜的作用。李严的地位能不重要吗?

那么我们要问,李严他起到了周瑜的作用吗?没有。李严不但没有起到周瑜的作用,而且在刘备托孤八年以后,被废为平民,身败名裂。这就留下了一个疑案,这应该说是蜀汉史上一个很大的疑案。

李严被废,这应该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一件大事。诸葛亮的副手、蜀汉重臣李严,不仅没能在官场上青云直上,还落了一个被流放的下场。这可以说是蜀汉政坛的一次政治地震,背后肯定有让人琢磨的说道。我们要分析幕后的原因,就要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楚,首先我们要知道,李严是为什么被废的?他又是怎样被废的呢?

我们这一集就要分析这个疑案。要分析这个疑案,我们首先就必须回答,李严是为什么和怎么被废的。事情大概是这样,蜀汉建兴九年,也就是公元231年,诸葛亮四出祁山,北伐曹魏,命令李平独运军粮。李平是谁呢?就是李严,李严这个时候已经改名叫李平了。为了让我们的观众能听得更方便一点,在我们这集电视节目里面我们不用他的新名字李平,我们统称李严。李严这个时候到了成都,受命代理丞相府的政务,而且负责给诸葛亮催办督运军粮。但是到了夏秋之季,天降大雨,运粮不济,粮草运不到前方。这个时候李严也就是李平,就派人去跟诸葛亮讲,这个粮草运不过去了,是不是就撤军呢?诸葛亮同意了。因为我们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运不过去了这个仗就没法打了,于是诸葛亮就撤军了。那么诸葛亮撤军的消息一传到成都,李严就故意装作大惊小怪的样子说:哎,丞相怎么撤兵了?粮草很多呀,他怎么回来了?然后又打一封报告给刘禅,说丞相这个撤兵是假的,伪退,目的是诱敌深入。等诸葛亮回到成都以后,就发现李严在那儿颠三倒四,于是诸葛亮就把李严跟他的所有来往的亲笔的书信全部出示。《三国志·李严传》的说法是:“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就是第一封信怎么写的,第二封信怎么写的,第三封信怎么写的,都是李严亲笔所写,拿给大家看。这样一来怎么样呢?李严没话说了,《李严传》的说法是:“辞穷情竭,首谢罪负。”怎么意思呢?理屈词穷,坦白交待,低头认罪。那么李严认罪以后,诸葛亮就上表后主,把李严废为平民,流放到梓潼。

所以李严在蜀汉的这个政治舞台上时间并不长,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人物,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么李严被废的这个过程呢,情节可疑。为什么可以呢?

第一点,犯罪动机不明,就是我们弄不清楚李严为什么要这样做。《三国志》的说法是这样十二个字:“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什么意思呢?是因为他自己军粮运不过去了,他想推卸责任,嫁祸于人。那么“解己不办之责”这句话是说得通的。“显亮不进之愆”,就是要故意显示是诸葛亮不想北伐,胆小怕事撤军的。这个不大讲得通,因为李严给刘禅的表文里说得很清楚,丞相不是不敢打仗,他是伪退,是为了诱敌深入,你不能说这个诱敌深入是给诸葛亮栽赃的。所以犯罪动机不明。

第二点,作案手法拙劣。就用这样一个前言不搭后语的这么一套说辞,你就能把诸葛亮陷害了?那诸葛亮也太好陷害了。而且你这样一个前后矛盾的说法,你如果存心要陷害诸葛亮,那你只能口传,你怎么能留下把柄呢?亲笔书信,你难道没有想到将来诸葛亮会把你的这些亲笔书信都拿出来个大家看吗?李严连这都想不到吗?可疑。

第三,只有一面之词。就是我们现在的史书上查不到李严自己的任何说法。

所以北京大学教授田余庆先生说,此案李严的所作所为,田先生给了八个字的评价:“过于乖谬,不符常情”。而且田先生还说,颇疑其间另有文章。我觉得田先生这个怀疑是很在理的。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政治是一种暗箱操作的秘密政治,公布出来的材料往往不是事情的真相。我们也怀疑这个案子的后面还有更深的东西,现在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

不过这也不是太要紧,为什么呢?第一个,李严确实是“辞穷情竭”,确实没有话说,这个我相信肯定还是真的。第二,诸葛亮废黜李严不是他的单独行动,而是联合了当时朝中的大臣二十多人联名上书,提出废除李严。在这封表文上签字的,我们说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人名,魏延、杨仪、邓芝、刘巴、费袆、姜维,这些人可是不同派别的。不同政治派别的人联合上书要废李严,应该说是李严犯了一个比较大的案子。结果李严就被废为平民,流放梓潼。三年以后,也就是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去世,李严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以后,发病而死。

综合以上易中天先生所讲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疑案,甚至可以说是蜀汉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疑案。在这场政治风波中,是诸葛亮在玩弄权术、排斥异己,还是李严争权夺利、自取灭亡?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我们有必要看一看诸葛亮和李严成为托孤大臣之后他们之间权力、地位的比较,我们还要看看李严在被废之前的表现。通过这两件事情,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样的玄机呢?

我们知道刘备托孤是在永安,也就是现在重庆的奉节,把诸葛亮和李严从成都召来托孤。托孤以后,诸葛亮就回到了成都,李严就留在了永安。刘禅继位以后,诸葛亮封武乡侯。李严封都乡侯;而且假节,就是授予他尚方宝剑;加光禄勋,就是再给他加一个荣誉职务。到了建兴四年的时候,李严由辅汉将军晋升为前将军。辅汉将军就是我们上一集说的杂号将军,前将军就是上一集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