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他还有些疑惑和惊讶,曹逊怎么就成了千枝道人的亲传弟子,论天资、论悟xìng,论背景,桃门胜过曹逊的没有三百,也过五十,实在让人想不出理由。事实上,在桃门三千弟子中,听闻此事后大有想法的占了绝大多数。要知道千枝道人只不过在八百年前收了一个亲传弟子后便再未收徒,谁也没想到,他弟二个弟子会是外门弟子出身。可想而知,曹逊今后将会承受多大的压力。但是,有一个天迹道人作师父,区区压力又算的了什么呢?现在唯一令陶宝头痛的就是应不应该再相信曹逊了。
人总是这样,不患贫,而患富。当曹逊的身份发生巨大的变化时,他本身可能并没有变化,但其他人对他的看法却先变了。陶宝明明知道不应该怀疑曹逊与他的友谊,但总是潜意识地向那个方向去想。他会不会出卖自己呢?陶宝摇摇头,不会的。
真的不会吗?是信任还是怀疑?
陶宝突然发现,这种执念竟然就是自己念河中剩下的九个执念之一。
晚上时,陶宝将这个疑问抛给了师父李昆。李昆淡然地道,“这个答案永远不会在自己的心中找到,能给你答案的,只会是你心中所想的那个人。”
陶宝若有所悟,原来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自己来解答。那么,许多时候,自己也会是别人的答案。
当晚再修道念时,陶宝发现,这个执念已经渐渐破开了。
第三天,山广殿的讲道台前,陶宝非常意外地看到了李茗儿,这个令他心动恋爱的女子正与二三个师妹专门致致地听着台上讲道。秀丽的容颜,眉似青黛,眼眸动人,身姿说不尽的优美,散发出使人陶醉的仙姿。
“耿道兄,原来你在这里啊。”小妹欢喜的来到他的身旁,亲近地贴着他,明眸俏丽。
陶宝不禁地笑笑,小妹虽然没有看出来自己就是他二哥,但天然的血缘还是令她对自己无形中亲近,却绝对无关男女之情。
陶菊儿好奇地顺着陶宝的目光望过去,突地格格笑起来,“原来你在偷看人家女修啊。让我看看,呵呵,那个好漂亮啊,旁边的也是绝sè呢?喂,耿道兄你到底看上了哪个?要不要我帮你去问问看啊?”
陶宝深望李茗儿一眼,压下荡漾不休的心绪,淡淡地道,“不用了,我要在桃门受罚三百年,纵是有意也是枉然。”
“哦,”陶菊儿神sè一黯,想起陶宝受罚的事来,陪着一叹。向那些女道人又望一眼,道,“真是可惜了,……咦?她、她是李茗儿?”陶菊儿忽然发现那群美貌女修中并不起眼的一个竟然是李茗儿!登时又惊又喜,连忙跑了过去。
陶宝愕然,他没有想到小妹竟认了出来。怔怔地望着远方李茗儿与陶菊儿相认时雀跃开心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若自己能光明正大地站出来相认该有多好。
二女相认后,聊起当初情形,俱是笑声不断。事实上,李茗儿与陶菊儿当初关系只是熟知,却算不上是多么的亲密。要知道,虽然村子小,但孩子们也总是有着一伙一伙的小圈子。只有此刻,他乡遇故知,又都入了道门,才相互间觉得是那般的亲近无间。
二女怕影响到旁人,相携来到一处僻静处,旁边是一小丛冬青竹,眼前则是个石砌的时辰亭。二女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将自己修道以来林林总总的事情讲来讲去,也都不觉得烦。
时辰亭中的辰沙静静地缓缓流淌,让人感觉不到时光流逝。
李茗儿看着眼前笑语不断的陶菊儿,心中却想到的是她的哥哥,那个令她怦然动心后又杳无音讯的英伟青年。思念一起,再也忍不住,轻声问道,“菊儿,你二哥陶宝呢?他现在……怎么样了?”
陶菊儿一怔,奇怪李茗儿怎么问起二哥来,神情一黯道,“自我入桃门以后,就再没有听到过他和大哥的消息。”
“啊?”李茗儿大讶,娇躯轻颤道:“陶宝没来找过你吗?”
陶菊儿更讶,摸不着头脑地道,“没有啊。我几次托师兄们帮我打听消息,都没有回信。”
“不可能啊,我两个月前还见过他的。”李茗儿芳心顿乱,花容失sè。
………【第六十八章 展灵石】………
陶菊儿颤声道,“怎么会呢?二哥从来没有人来找过我啊?”
李茗儿见陶菊儿急的泪眼婆娑,劝道,“别急,可能他有其他的事情,耽搁了。对了,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二哥陶宝也入道了呢?”
陶菊儿‘啊’地一声,又诧又喜地道,“真的?你没骗我吧。”
李茗儿好气地道,“我骗你做什么?真的,是不过他是个散修。”
陶菊儿一愣,忽地破涕笑道,“只要能入道,散修也没什么,等我看到他,再央师父许他入桃门也就是了。”
李茗儿虽然劝慰陶菊儿,自己心里却总有不祥的预感,陶宝,你到底在哪里呢?
她二人不知,陶宝就在离此不远处的殿角遥望着她们,心绪起伏,最后慨然离去。
陶宝刚转过殿角,却险些被一人撞上,抬头一看,却是见过的,龙行道派的青年弟子师行一。师行一连连道歉,却觉得眼前这个道人有些眼熟,问道,“这位道兄,你可见过贵派的陶菊儿道友。”
陶宝一愕,怎么会问到小妹的头上,这家伙找小妹做什么?忽然忆起他曾和小妹在斗法台上比试过。念头一转,哈,这家伙不是相中小妹了吧。
还真就让陶宝猜中了。师行一当初意外败给陶菊儿后,一直念念不忘,被陶菊儿灵动xìng格和青chūn俏丽所迷,总盼着再见一面,他为人洒脱帅气,却不会做闷葫芦,正值桃门大典期间,他撇开派中师兄弟,独自一人上山,就是想要找到陶菊儿一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