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又见梨花开邱诗晗 > 第124章(第1页)

第124章(第1页)

就这样,托着街坊四邻和他的这些学员们的发动,他们好歹是这么凑了一屋子。而后又巴巴的找了秦霜讨了好几套行头,给他们都扮上,这事就算齐活了。

《定军山》这个故事也是出于三国,讲的是在曹操攻打葭萌关时,黄忠向诸葛亮自荐上战场,打退了敌将张郃,又一路乘胜追击,一路直捣定军山。黄忠作为这个剧的中心角色,戏词极多,对于这些老人来说,要是一个人唱下来,实在是有些难为人。但是陆鸿文也不能自己上了让他们当个配角,于是就把这戏分成四段,分别由四个人来唱,又削减了一些只有一两句词的角色,把剧本略作整合,让他们这些人能够凑合的过来。

随着小鼓哒哒哒的响了三声,弦子也跟了进来,这戏就算开始了。身着紫色七星道袍的诸葛亮从一侧踱了上来,开口就是一段点绛唇,“汉末三分,干戈不宁,领人马,抵挡曹兵,要把乾坤定。”仔细听,不是陆鸿文还能是谁。待他自报家门后,就开始安排军务,让张著去宣读军令,问有没有人可以前线应敌,退了张郃盘踞在葭萌关的大军。

秦霜坐在侧边给他们弹弦子,隔了他们有一段距离。远远地就看着那个演张著的个头有点小,官衣用夹子夹进去好一截子,他还在纳闷是谁,就听见这宣读军令的声音,分明是个女的。再仔细一听,刻意压低了的声音里面带了些许砂砾感,正是熟的不能再熟的声音,“嘿,欢欢这个猴孩子怎么都上去了,我怎么不知道?”

随着军令宣读完毕,就听见一个略微沙哑的声音喊道,“慢着!”

“何人阻令?”

“黄忠!”

随后锣鼓哒哒的响了起来,身着红蓝大蟒,扎着四面靠旗,带着白色髯口的黄忠气势十足的踱着方步从另一边走上台来。大约是陆鸿文的设计,比旧的戏码多绕着舞台走了一圈,确保方方面面的人都能看清楚他。随着他的动作,台下有一小片的人活动了起来,有一个小孩子更是喊了一声“爷爷!”。童声清脆,穿透力强,在场的人都听到了。转头看过去,就看见一个穿着果绿色上衣的小娃娃在人堆里蹦跶,开心的朝着台上挥舞他肉嘟嘟的小手。而台上的黄忠,也笑着朝着那个方向招了招手,又照着四周拱了拱手。

亮相完毕,他就又转向诸葛亮,接着原来的戏码,请求带兵前往前线。诸葛亮认为黄忠年迈,上不得前线,而黄忠却只是坚持,甚至要用拉得动大弓的方式向诸葛亮证明自己还不算老。

“师爷说话言太差,不由黄忠怒气发。一十三岁习弓马,威名镇守在长沙。”随后高喊一声,“弓来!”

接下来就是比较有意思的一段了,黄忠一边唱,一边拉弓,“铁胎宝弓手中拿。满满搭上朱红扣,”

在黄忠这句并且拉一次弓的后头,台下应该有观众跟着喊“好弓”,然而这里头还有不少不知道这一段的年轻人。陆鸿文在开场之前就交代过秦霜,因为这台上跟以前不一样,他们人少,并没有什么带刀的侍卫立在后面可以帮着起哄的,就让秦霜在边上带着台下喊,“好弓”,顺便他也在台上打手势带着台下一起互动,而这黄忠自然也略作停顿,用手放在耳朵旁边比了个在听的样子,等着台下的喊。黄忠拉了三次弓,台下也喊了三次“好弓”。

陆鸿文的诸葛亮在台上坐着,听着台下各种各样年纪的声音汇聚成的一句“好弓”,突然觉得一阵恍惚。

他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他跟着那群年轻人一起唱戏的时候。他也曾唱过这么一出《定军山》他也曾扮过这么一个诸葛亮,他也曾听过这样一声由各种声音汇在一起的“好弓”。

算起来,到现在,有多久没听到过了?

只是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多么容易听到的两个字,到现在,说是“魂牵梦绕”也不为过。

第70章

很多年轻人可能并不知道,过去戏园子里常有跟台上搭茬的,台上喊一句“父亲呐”,台下一群人喊一声“诶”占口头便宜的事是常有的。现在的歌舞剧话剧不兴搭茬,讲究个文明观看,久而久之,随着京剧的没落,表演几乎是没什么了,观众也少了,这么一个传统自然也就没了。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老年人怀念当年的样子,总觉得自己年轻时候有的东西,最好长长久久的存在下去才好。如果有一天没了,那就是年轻人不懂得欣赏。而成长在新的背景下的年轻人也觉得,就过去那个戏园子里人到处跑,翘着脚嗑瓜子唠闲嗑,热毛巾满天飞的嘈杂氛围,不过是过去不够进步的产物。最好还是别倒回去,否则这环境得多差啊。

这种东西也没法分个对错,只能说是“习惯了”,不想变罢了。

陆鸿文第一场唱完就一直蹲在边上听着。虽然这个戏在排练的时候,他已经听了无数遍,说是听得不耐烦了也不为过。但是今天不一样,有观众,有人看着,有人跟台上互动,他很满足。一场戏虽然算不上什么圆满,但是好歹没差没错的演完了,也算是个宾主尽欢。

就在陆鸿文还带着一众演员谢幕致辞的时候,秦攸仪已经飞快的冲向更衣室换衣服卸妆。她来唱戏,家里人其实是不知道的。她让陆鸿文帮着瞒着,尤其是秦霜和白琼。反正台上都画着脸,估计认不出谁是谁来,谢幕之后跑快点就完了,也不会被捉到。趁着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台上,她赶快溜了比较好。谁知道刚一出更衣室的门,就被叫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