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马骏看来,蜀军对恒水的防御应该是松懈一些的,毕竟即使被晋军成功地突破,也只会进入到蜀军的腹地之中,依然难逃围困。
但方一交战,司马骏就很清楚自己想错了,恒水的防御一点也不逊色于瓜水,蜀军在恒水北岸派出的,是虎骑军和陇西军,蜀军依然动用了偏厢车封锁了恒水北岸,在河面上交织出一道箭网,彻底地封死了晋军的渡河之路。
与瓜水相比,恒水的水流速度较缓,但河面却要比瓜水宽上两到三倍,恒水的水深状况和瓜水也差不多,不过由于河面较宽,想在恒水找出一条可以横渡的路线,几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晋军即使最普通的士兵,也明白现在军队所处于的困境,如果不能杀出一条血路的话,他们所有的人,都会埋骨在此地。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在死亡的面前,任何人都不敢有丝毫的保留,就算是恒水的水很深很刺骨,那些晋兵也都是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几十丈宽的河面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
但他们刚一落水,就遭到了蜀军密集的箭雨招唿,虎骑军装备着的元戎弩箭直就是大发神威,一发十矢,都可以射中九个目标了,几百具元戎弩同时射击,场面极为地壮观。
惨叫声不断地恒水之中发了出来,许多的晋军沉入到了河中,再也没有机会站得起来,整个宽阔的河面上,飘浮着的,全部都是晋军的尸体,河水都被鲜血染成了赤红色。
傅着很是悠闲地呆在北岸上,这次引晋军八万人马入包围圈,傅着是居于首功的,相对于在恒水的北岸阻击,后者这个任务更轻松简单,只要守住恒水大堤,就可以彻底将晋军困死在此处。
做傅着下手的是陇西军的邓忠,相比傅着一脸轻松的样子,邓忠还是稍微有些紧重,他神情凝重地注视着正在渡河晋军,沉重地达命令,命令陇西军死守北岸,严加防范,阻击一切企图的渡河之敌。
“邓将军,放轻松点吧,晋人现在插翅也难逃了,别看恒水瓜水并非是大江大川,但晋军想越过,却是痴人做梦,看吧,今天的恒水,就是他们葬身之地!”傅着哈哈一笑,劝邓忠不必太紧张了,这仗这么打怎么有。
邓忠抱之以微笑,没人没理由会相信晋军还有机会,在蜀军严密的防守下,他们根本就是无路可走了。
晋军投入的兵力再多,似乎也满足不了恒水的胃口,吞掉这些晋兵,对于宽阔的河水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浮尸越来越多,几乎要将河道淤塞了,但晋军还没有一个人可以踏上北岸。(未完待续。。)
第938章 看不到任何的出路
司马骏也不得不承认此路不通,蜀军的顽强终于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铜墙铁壁,任凭晋军的一次次地进攻冲击,对蜀军的防线而言,根本就产生不了任何的影响。
蜀军四面的防线都已经打过了,但它的薄弱点究竟在何处呢?
司马骏苦苦地思索着,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这可是古之名将兵法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虽然说这个十未必就是十倍的意思,但想要围攻敌人,不占据绝对优势的兵力,是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
在司马骏看来,刘胤就是倾尽所有持兵力,也未必能支撑起一个对晋军八万人的大包围,更别说另外其他各路人马蜀军也必须地拿出相应的兵力来应付,否则被晋军一路强行挺进,整个冀州的防线都会崩溃。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蜀军拥有四面八方的包围能力,而且在不移动后力的前提条件下,每一个方位上的防守都是那么的完美无缺,任凭晋军如何地攻击,就是无法找到蜀军的薄弱处,从而一鼓作气地冲破蜀军的防线。
司马骏是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刘胤这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用兵之道,就是完全利用地利之便,安国一带的地形十分的特殊,夹在两山两河之中的一块狭长地带,只是山并不是那种险峻陡峭的高山,河也不是那种波涛汹涌的大河,在一般的人的眼中,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战略价值。
但刘胤却是慧眼独具,选择这里做为伏击的战场,一则安国中间的狭长地带足够宽阔,足可以容纳下几十万的人马,二来刘胤也无须那样的险山恶水,只需要给晋军前进的道路可以设置点障碍的天险就足矣了,难道还能真的指望司马骏一头会扎进一个四面险要如绝壁的环境中吗?
正是这些谈不上险要的险要,才会让司马骏放松警惕,不知不觉走入到伏击圈中,等他真正地反应过来,就已经是迟了。
蜀军虽然兵力上占据了那么一点小小的优势,但与人家孙子兵法所说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相差的太远,尤其是被围的晋军杀红了眼,困兽犹斗,拼死突围的话,兵力分散到四面的蜀军又如何来抵挡得住晋军的疯狂反扑?
但正因为有两山两河这样的险要,才有机会让蜀军十一万大军围困八万晋军成为现实。
山不高那也是山,河不宽那也是河,如果没有蜀军在山上河前布防,晋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可以穿过这些险阻地段,但蜀军的存在,却让这些险阻发挥出不可想像的威力来。
比如瓜河恒河,在战斗打响之前,谁也没有认为它们会起到什么作用,但蜀军却是巧妙地利用河流,在对岸进行布防,偏厢车加上弓弩兵的配合,硬是生生地晋军挡在河水的这边,始终也无法踏上对岸半步。
司马骏一直纠结在蜀军到底地派来了多少人打伏击战,总感觉到无论他向那边进攻,蜀军都没有吃力的表现,应对得很是从容,似乎蜀军每一面的都配备了足够的兵力,轻轻松松地就抵挡下了晋军最为疯狂的进攻。
事实上,刘胤在设计这个伏击方案之时,就不准备倾尽全力派出所有的军队来参与,依靠地利优势,只需要少部分的兵力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瓜水南岸,蜀军派出的白帝军和关中军,合计三万人,在恒水北岸,派出的是虎骑军和陇西军,也同样是三万兵马,而东屏山和西叠山,驻守的合计是五万人马。
无论那一面的兵力,都是和晋军八万大军相去甚远的,如果在平原地带,这样的防线是极其地薄弱,很轻易地就会被晋军给突破了。但正是因为安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才让这个包围圈如铜墙铁壁一般,坚不可摧。
司马骏接连遭受到挫折,神色明显变得灰败起来,他的信心也在极速地衰减着,四路出击,均是无果,司马骏这个时候,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出路。
“难道本王真的要死在这儿吗?”司马骏掠过一抹绝望的念头,“不,绝不!”司马骏双目皆赤,差点就能喷出火来,他心中在呐喊着。
午时过后,晋军的攻击目标全部转向了东屏山,司马骏孤注一掷,准备强行地突破蜀军的防线,杀出一条血路来。
其他三处的进攻人马也都停了下来,向东面集结而去,司马骏先前还玩点小手段,试图用同时进攻来迷惑一下对手,让蜀军无法搞清楚自己真实的主攻目标。不过结果却让司马骏很失望,根本就看不到蜀军调动的痕迹,但却也始终没有能够找出蜀军的破绽所在。
没有破绽,那就意味着晋军是很难打破这一层壁垒的,想要突围成功,再玩这些小把戏丝毫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于是司马骏放弃了多路进攻的方式,一门心思地向着东屏山发起了勐攻。
连续地作战,让晋军的伤亡累累,死伤人数已经是超过了一万多人,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却还是无法突破那怕是一道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