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鲧和大禹
一,鲧
夏朝的存在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他的创建者是大禹。
要谈大禹,就先谈谈他的父亲鲧。鲧是黄帝的孙子,名门望族,是有崇氏部落的首领,生活在今河南嵩山周围一带地方。
鲧本来是可以生活得很安逸的,坏就坏在他有点小聪明,懂得一些治水之道,以至为他惹来一场杀身之祸。
尧帝在位期间,中原大地上洪水就已经很泛滥。洪水淹没了庄稼和房屋,淹死了农民百姓和家禽野兽。人们不得不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方生活,给生活带来诸多不利,给农业发展也带来极大的不利。
有那些不利呢,简单的说,本来把庄稼种在地势低平的地方,是可以利用河道来进行浇灌的,但为了怕洪水淹没,不得不把庄稼种在半山腰等高处地方,挑水来进行灌溉,有多么不便利啊。
尧帝爱民如子,时刻关心百姓的疾苦,便决定治理洪水。当时有两个人选,一是鲧,二是共工氏。
共工氏何许人也?共工氏是一部落首领,是治水专家。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意思是把高地铲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面上修筑堤防,用土堤来挡水。这样做的结果是有利于农业发展,但对防御洪水方面,却收效甚微。每次特大洪水的到来,都把刚刚新筑的提防冲毁,造成更大的伤害。
所以,尧帝对共工氏不甚满意。这时,另外一位部落首领四岳提议说;让鲧出任这个治水大使。尧帝心里也明白,鲧的治水经验,远没有共工氏丰富,但也确实想不出有更好的人选,就同意了。
鲧接到这份差事,自知责任重大,也不敢有丝毫懈怠,早出晚归,四处巡查,然后回到家里慢慢思索,想研究出一套更好的治水办法来。
可是鲧没有他的儿子聪明,想来想去,想了几个月,也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只好沿用共工氏修筑堤防的办法,也就是用堵治水。只是在此基础上,作了修改,把提防修得更高些,更坚固些。这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注定要面临失败。
鲧这一干就是九年,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鲧不分昼夜,带领着几万个农工,奋斗在各个河道和洪水经常泛滥地区。说是没有成绩那是假的,没有成绩就不可能干了九年之久。在鲧的努力下,洪水之灾确实减少了不少,筑堤高了,坚固了,洪水涨不过河面,就形成不了危害,确实也是有用处的。
问题是这种办法对付一般的洪水还可以应付,对付特大洪水就招架不住了。要知道,几千年以前可不比现在,有大型机械,有水泥钢筋,连长江都可以截流。几千年以前用的可是一般的泥水沙石,坚固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鲧治水后的第九年夏天,这年雨水特别多,还连下了几天暴雨,这下不得了,河水猛涨,夹杂着泥土,滚滚而来,猛烈冲击着河道两旁的堤坝。
鲧的“豆腐渣工程”,哪里经得起如此折磨,纷纷倒塌,一崩就是好几千公里。这次水灾的结果是无数房屋庄稼被淹,颗粒无收,几万人无家可归。
尧帝派出舜为这次抗洪救灾总指挥,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国库拿出粮食,分发给受灾的农民。二是搭建临时住房,让农民有地方可以居住。三是组织农民重新耕种,恢复生产。另外,还要追究鲧治水失败的责任。
舜四处巡查,发现鲧治水的办法跟共工氏大同小异,都是用堵截的方法,这治标不治本的臭法子,实是件劳民伤财的烂工程。而更气的是,这样的“豆腐渣工程”,鲧一干就是九年。九年是什么概念?九年时间,单单几万民工,吃掉的粮食就是个巨大的数字。
舜愤怒了,把鲧抓了起来,关在羽山的一座山洞里,派人日夜看押。
这下,各个部落首领可就闹开了,他们可都是出了人出了粮的,你鲧非但没有把水灾治好,反而让他们失去更多的粮食田地。他们纷纷找尧算账,这个说你是怎么搞的,怎么用的人,那个说你是不是眼睛瞎了,找了个笨蛋来治水,等等。
注意,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实行的制度是部落联盟制,也就是说,全国由很多部落组成,每个部落都有部落首领,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农民,军队。各个部落联系在一块,组成部落联盟。而尧就是各个部落首领选举出来的部落联盟盟主。
所以,尧的权力有限,做错了事,被人臭骂一顿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
尧招架不住各个首领的批评,就提前退休,把职位让给了自己的女婿舜。
舜接过这个烂摊子,也很为难。首先,要平息民愤,要给各个首领有个交代,就下令处死了鲧。可怜的鲧,辛苦治水九年,却落得个杀头的下场,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人物,也应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真理。
接着,舜的下一步工作,就是治水。虽然这是个非常棘手的工作,但也不能不干,不干,位子就坐不稳了。
那时候没有文字,不能贴告示榜全国选才,唯有派手下四处寻找治水高手。
让舜想不到的是,第一个找上门来的就是鲧的儿子大禹。
于是,大禹就在这个历史舞台隆重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