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群聊中话题有些被带歪,李鸿运不禁一愣:好家伙!不会是当皇帝的,各个都是阴谋论大师!
“说挖士族的根基这一点倒也算不上,只能说是曹操压制士族的一种手段!士族与寒门的对立先不说,首先唯才是举,是将‘才’放在了‘名’的前面,因为东汉时期的察举制以名取人,有太多的浮华,也就是名不副实的现象。
因此,唯才是举,是对这一现象的拨乱反正。
但是曹操的唯才是举令,只要是能人,即便是盗嫂受金也可以举用,又有点矫正过往的意思。”
李鸿运没有在“唯才是举”和“大汉重德行”上面,对曹操的施政展开阴谋论,说什么挖大汉的根基,这就有些扯淡了!
毕竟咱东汉时期,甚至西汉的时候,皇帝们就觉察到察举制的弊端,即名不副实的现象,特别是孝廉这一科!
哦!对了西汉时期,孝和廉是分立的两科,汉宣帝都曾经下过诏令,六百石以上的官吏不得被举为廉吏。
到了东汉时期,孝廉合并成一个,变成了从道德和名节来考核,于是乎为了做官,而想法设法制造舆论,博取名声的人大有人在!
汉章帝在位时候也同样下诏,要求举士勿取浮华,也就是不要举用哪些名不副实的人,这说明在东汉全盛时期,察举制的问题就已经很严重了!
从“二十四孝”中有八个都出自东汉,就知道那个时候的孝廉是怎么回事了。不然也不会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说法!
到了汉安帝时,下诏要求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勿取浮华,说明这个时候举荐之人有名无实的现象已经成为顽疾了,这才有了顺帝时期的“阳嘉改制”,严格孝廉选拔标准,并且加入了考试的环节,一口气罢免了十多个选人不严格的太守,整顿官场。
李鸿运又废了一番口舌(码字),给群里讲了一些东汉时期的孝廉小故事,讲了东汉时期三帝对于浮华的态度,以及措施,这样一来,大家也都更加明白了察举制的弊端。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见察举制的名不副实!”
大魏太子安逸一边说,一边反思自己大魏的察举制,这些被举荐上来的人,是不是也是夸大其词、名不副实的呢?
“但是只要选拔者仍然以道德作为衡量的指标,就不可能改变士人重名的风气,甚至到了后面越玩越花,玩出了不做官的风潮!”
“啊?不做官?这是怎么一回事?”
大魏太子安逸十分疑惑,开口问道。
“就是说,名士越是拒绝做官,就越是收到追捧,然后声望就越大!”
李鸿运解释说道。
“还能这么搞?”大夏齐王林远也是一脸的目瞪口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都可以说是和朝廷的对抗了!你不是说为了做官才弄虚名么!那好啊!现在我不做官!甚至于拒绝朝廷的征辟!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声望,拒绝做官,成了这些人培养声望的手段!
再到后来,士人们交游往来互抬身价,并搬出有清正廉明名声的权贵士大夫背书,慢慢的发展出了清议,也就是被名士接待点评,来获得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