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快10点左右的样子,潘家园市场里面,已经有不少的人。
但如果你注意一下,就容易看到,这里在街面上摆摊的小商贩已经少了许多,更多的顾客们也多是去店里晃悠。
“你别看潘家园92年的时候才开始兴起,但它的热闹程度一点都不输给琉璃厂那边。”来过几趟的杨学,边吃东西给萧奇介绍道,“这里有整整5万平米的营业面积,4000多个商户,平日里摆摊儿的也有好几千人,每逢周末节假日,这里保准是拥挤不堪。可是现在国家在清理打压,这里的人流量直接减少了一半,听说至少几百个售卖假货的商户和摆摊儿的,都被抓进去了。”
“人少一点好,方便咱们轻松的看货嘛!”萧奇手里和杨学一样,拿着一份首都小吃,边走边吃。
潘家园可不仅仅有古董,这里还有许多的餐饮小店儿,首都的老铺子不少,正好萧奇和杨学都是美食爱好者,所以没逛一会儿,他们已经吃了好几样的小吃了。
不仅仅是他们,身旁的保镖们也吃得满嘴是油。
按照杨学的指点,萧奇先来到的是地摊区,这里一眼望过去全都是摆摊儿的,但人比起刚才进来时,看到要少许多,平均一个摊儿前也就是围了两三个人,丝毫看不出今天是周日。
没办法。
国家重点打压的就是这群小商小贩,因为他们就是游击队,卖了假货收摊一走人,你谁都找不到他们,所以他们卖假货的胆子也最大。
而那些有店铺做生意的,通常来说不太敢卖太假的货,因为店铺在那里,被人找了回来,你的乐子可就大了。
充其量这些人也就是卖点高仿品罢了,除非是真品古董,否则你只用听那些价格,也就知道不怎么真。
正因为客人很少,所以潘家园地摊区的小商贩们,也显得不怎么精神,回答起一些顾客们的问题,也显得有些懒散。
摆地摊儿的小商贩们,卖的东西五花八门,基本上只要你能想到的古董物件,他们的摊子里就都摆着有。
比如字画、玉石、瓷器、杂件、孤本善本等等,让人看得是眼花缭乱。
前世萧奇在网络上看的那些调侃,比如把清明上河图摆着卖,比如把翡翠大白菜摆着卖,比如把齐白石精品摆着卖的……等等,都没看到,看上去东西有些杂乱,但称不上是精品。
“这里不是刚被打压了吗,那些私服检查的人员,只要看着你卖什么显眼的东西,立刻就得把你给抓住,送到局子里去。”杨学这样回答着萧奇的疑问,“所以他们根本不敢摆那些大师级的作品出来,现在你看到的,不是不容易辨别价格的,就是一些有趣但又不值钱的。想要打眼不容易,想要发财更不容易。”
萧奇会意的笑了笑,要不怎么说民众的智慧都是无穷的呢,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打压,这些小商贩们也是找出了新的应对办法,着实是很聪明呐!
(请兄弟们多多订阅!)(未完待续……)
第二四五五章 还人情
杨学不光是走着看,瞧到自己有兴趣的东西,他也会蹲下来谈价格。
但很显然的,杨学在古董方面已经是老手了,那些小摊贩和他谈了两句就没有继续谈的心思,因为他们卖给老手的价格都很低,还不如去蒙蒙外行人呢。
而且杨学也不是傻子,贵的东西自然会越发的小心,总是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所以转了一个小时后,他硬是在摆摊儿区域没有买到一样东西。
“现在的眼光高了,小打小闹的东西也看不上眼。”杨学笑着对萧奇道,“比如有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但因为价值比较低,我从首都带回蓉城,显得很麻烦,还不如等这些跑摊儿的到我店里来卖,或者是去蓉城迎仙桥市场买。”
“那是,一般精品的话,怎么也不该在这里出现。”萧奇也是颌首道。
“走,我们去店里看看。”杨学道,“这边我来过几次,有好几家店子的东西都不错,趁着今天有空,咱们去看看吧。”
“我还以为你要展开新的探险。”萧奇耸耸肩道。
“我倒是想啊,可现在自己的眼力还不够好,又是要帮你买正品的当儿,怎么敢肆意妄为?”杨学摇头道,“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做古董你再小心也不为过,否则一次打眼就有可能毁掉你一辈子的心血,那可是划不来啊。”
“其实做生意也一样,如果是错误的决定,很有可能公司也垮了。”萧奇道,“大家都一样,所以你也不要太过紧张。反正你有那么多的铺面,家底总是够厚实的。”
“你这么说起来。我倒是要给子孙后代们规定一下,就算再怎么的折腾,铺面一个都不能卖,否则以后安家立业的基础都没有了。”杨学若有所思的道,他可是听萧奇说过对于财产的分配情况的,对于自己的好友能想出这么绝妙的主意。他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今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杨学觉得,是有必要跟好友学习一下了。
不求后代能大富大贵,但衣食无忧总是很好的。
两人说话之间,已经到了实体商铺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