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草根霸图 > 第44部分(第1页)

第44部分(第1页)

第三日,曹操安排郭嘉曹洪等人留守大本营,他带领文官武将,率领四万大军向北挺进。进入瘟疫区,曹操看到“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惨景,心中倍感凄凉。

在一个城池,存活的民众聚集到一起,接受名医华佗和张仲景等人的治疗。华佗的青粘叶散剂和张仲景的五石散,的确是瘟疫的克星,药到病除。遏制了瘟疫的蔓延,稳定了民心。

曹操亲自拜望仁心圣手的名医,一番交流后,曹操得知瘟疫区粮食缺乏,便立刻从军粮中拨出一般的粮食给灾民。

曹操的热心之举,令其的形象在洛阳地域崇高树立起来,为多年以后积累了善果。之后,曹操告别仁爱的名医,继续行军的路程。直到三日后进入到袁绍的地盘,曹操沉重的心情才有好转。

荀彧和荀攸都很理解曹操,在他们的眼里,曹操对民众的爱心和对美女的色心一样,都是由衷的,都是发自内心的……可以说就是因为曹操“真”他们才矢志追随的!

场景转换到幽州蓟城太尉府邸。太尉府邸简朴的有点破旧,在高照的艳阳下,显得灰溜溜的,就像蹲在街头拐角里的乞丐一般。

幽暗静谧的密室里,拳头粗细的蜡烛发出“噼啪”的脆响。明亮的烛光下,一个儒雅的四旬男子正在阅览桌案上的信件。其服饰朴素,干净,蓝色的袍子都被洗的发白,头上的文士帽补丁处处。

另外一个老者正在拨弄紧靠中堂横案上的香炉。这位老者也是服饰简朴,补丁处处。阅读信件是当朝太尉刘虞,摆弄香炉是太尉府邸总管刘安。

当刘虞看到令人愤怒的信息时,便怒不可遏的把帽子摔在桌案上。刘安快速移步过来,目光慈爱的看着刘虞,此时刘虞脸色铁青,胸膛起伏不定。

刘虞看到对面跪坐的老管家刘安,便张开紧闭的嘴唇,恨声说道:“荆州刘表真是个缩头乌龟,麾下那么多精兵强将,居然一个都没有派遣参加讨逆联盟军……同为皇室宗亲,他就不怕被天下唾弃?”

第九十五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太尉,莫要和刘表一般见识!”刘安缓声劝慰刘虞说道,“太尉,这也说明刘表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他就是想过个安稳地方诸侯的日子。此次,他捐出的粮草和战略物资也不少啊……。”

“刘伯,如果刘表能和我一条心,在长安城下,那个计划更能有把握的完成啊……”刘虞好像想到某个人,神情由愤怒转为鄙夷。

作为刘虞的心腹,刘安可是看着刘虞成长的,他当然知道刘虞的言外之意。

“太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只白眼狼估计是有去无回了……”刘安低声说道。

刘虞闻言,目视远方,微微颔首。在当世,如果说袁绍是以实力雄厚成为天下翘楚,那么刘虞是以高洁的名望成为天下之人心目中的楷模。

同为众人瞩目的皇室宗亲,刘虞没有同宗兄弟刘表那般令人注目,与风光的刘表相比,刘虞一直都默默无闻。当年,董卓劫持献帝肆意打压异己者,当时的权贵韩馥、卢植等人一致推荐刘虞为新帝,领导天下群雄与董卓对抗,但是遭到了刘虞义正言辞的拒绝。之后,刘虞又以实际行动反对逆贼董卓,矢志维护刘氏江山。由此,刘虞开始声名鹊起,成为当世不二的楷模,受到民众的敬仰。

刘虞生活简朴,日常饮食非常简单。以至于他屈尊来到幽州,都把幽州达官贵人奢侈的饮食起居习惯潜移默化了,这些养尊处优的阶层也开始穿着有补丁的衣服,吃着粗粮和野菜。

刘虞开始和幽州牧公孙瓒相处非常融洽,幽州的文功武略越来越有起色:社会稳定,百业俱兴,民众安居乐业,幽州地界的黄巾军残余势力不是被消灭,就是被赶到北方的荒漠之中……

那时候,文官出身的刘虞十分羡慕武技超群的公孙瓒,而身为先天之境的超级猛将公孙瓒极其钦佩生活简朴品格高洁的刘虞。一个是皇亲国戚,一个是地方宗族出身。二者亲密合作,幽州的政事军事蒸蒸日上。

二者产生矛盾是因为北方戎狄侵犯而开始滋生的。北方戎狄纠合盘踞咋白山黑水的黄巾军残余势力侵犯幽州北部的郡城,同时翼州的袁绍率兵东进,侵占幽州西部的郡县。

应对迫在眉睫的危机,公孙瓒主张以时间换空间,先放开幽州西部的防御,全力以赴对抗北部的戎狄,等解决北方的战事,而后在将袁绍的军队驱逐出幽州。

而太尉刘虞的策略和公孙瓒不同,他主张以怀柔的政策应对北方戎狄的侵犯,以雷霆手段打击袁绍的趁火打劫。

二人在应对策略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结果二人不欢而散,公孙瓒率领三万大军开赴幽州西部对抗袁绍部队,太尉刘虞率领宗族豪门的地方族兵北上抵御戎狄的侵犯。

当公孙瓒把袁绍一方打得落花流水时,刘虞没动一兵一卒居然把北方戎狄搞定了。公孙瓒感到惊讶,后来根据己方细作的回报,公孙瓒才知道太尉刘虞使用离间计,借力打力从内部分化了戎狄军队。

使用离间计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信心,这种耐心武将出身的公孙瓒是没有的。当然取胜的信心,公孙瓒是不缺少的。

刘虞率领军队依靠关口要塞对抗戎狄军队。根据秘密渠道获得的军情,刘虞知道北方戎狄的侵犯是受翼州牧袁绍的蛊惑。刘虞没有派将出城和戎狄将领厮杀,他就是一天三遍把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的战事向北方戎狄通报。不论是公孙瓒一方是输是赢,统统以纸片的形式向敌人通报。

刘虞这招很实用,戎狄一方开始是半信半疑,后来据他们的暗探回报,确实如此。当公孙瓒把袁绍的部队驱逐出幽州的地界,甚至还追击到翼州的界桥,戎狄一方开始心生退意,这个时候,刘虞开始实施离间计:他向戎狄军队发号通牒——只追究最高长官的责任,其他人一概既往不咎。如果有人把戎狄造反滋事的首领逮到,不论死活将之送到官府,都将受到拜将封官的奖励……

在刘虞高姿态的威逼利诱下,戎狄部队开始混乱:首先是立场不坚定的黄巾军残余势力主动撤回阵营,回归深山老林。最后鲜卑族和羌族内讧,羌族首领蛮高将鲜卑族大王鲜于贝捉拿,送给刘虞。

由此,刘虞未动一兵一卒,用三个月的时间不仅打败了敌人,还获得三万异族将士。这些还不能让刘虞感到兴奋,最令他兴奋的是:由于羌族首领蛮高极其仰慕刘虞的高洁名望,蛮高在虔诚的状态下居然突破瓶颈口,豁然进入先天之境。

这个意外的惊喜,令刘虞感到不可思议,同时更让有原始崇拜意识的蛮高,更加崇拜刘虞了。在蛮高的心目中,刘虞就是神,无所不能的神。在羌族,已经数代没有出现先天之境的超级高手了。蛮高无疑是羌族的奇葩。

不过好景不长,在庆功宴上,刘虞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论,强调文治强于武功,刘虞的言论有现实的例子支撑,由此获得绝大部分的人士赞美。

这个情形让损兵折将的公孙瓒心理失去了平衡,公孙瓒当时脸色铁青率领部将愤然离席而去。从这之后,公孙瓒就和刘虞对着干:刘虞颁布偏文治的通告,公孙瓒就当众滋事痛打不顺眼之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