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八路军一一五师印发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林彪与聂荣臻共事最长的时期,也就是在红军时期的4年。在这一段时间内,红一军团作为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在几次反“围剿”和长征途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由此看来,他们当时的合作还是比较成功的。否则,如果当时两个人合不来,红一军团的战斗能力就不会那么强,毛泽东也不会让他们在一起共事那么长的时间,并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又把他俩放在一起。在聂荣臻的回忆录中回忆了他当时在处理他与林彪之间的关系时所采取的态度:

“在我当时看来,林彪还年轻,世故也比较少一些,虽然气盛,但只要做好工作,还是可以团结共事的。我对他所持的态度是:尽量支持他的工作,遇到非原则问题,即使有不同的看法,也不多争论,但是遇到原则问题就不能让步。”

从聂帅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他当时在很多事情上是让着林彪的。这一点是非常可信的,因为林彪在军事上向来是喜欢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但林彪对自己的老师又是怎样评价的呢?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后来的情况中可以推测到,林彪对聂荣臻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在平津战役时,他曾经向中央提出要求让聂荣臻代替罗荣桓出任第四野战军政委。

尽管如此,但据聂荣臻回忆,他们之间还是发生过几次争吵。

两人的第一次争吵是在1932年4月底前后,当时红军打下了漳州,部队在漳浦地区进行筹粮筹款,“有的部队在林彪的纵容下,对政策的执行一度搞得很混乱,甚至把一些不交款的老财弄到街上去拷打。为了制止这些违反政策、脱离群众的作法,我和林彪之间,发生了我们共事史上的第一次争吵”。

第二次争吵是在长征途中。当时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三道封锁线时,林彪不执行军委的命令,聂荣臻为此与林彪争吵起来。聂荣臻回忆说,“我坚决主张按军委命令行事,当时我们争吵得很激烈”。争吵的结果是林彪让了步,因为通过调查证明聂荣臻是正确的。

两人之间的第三次争吵也是聂荣臻回忆录中提供的。据说是红军在遵义会议以后打了一些胜仗,但也打了一些败仗,因此当时在红军的领导层中“开始流传说毛泽东的指挥也不行了,要求撤换领导。林彪就是起来带头倡议的一个”。当时红军为了甩掉敌人,走的路比较多,有时还跑了很多的冤枉路。林彪就说红军走的尽是“弓背路”,“还说‘这样会把部队拖垮的,像他这样领导指挥还行’?”“在会理休整时,林彪忽然给彭德怀同志打电话,他煽动彭德怀同志说:‘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的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他打电话时,我在旁边,左权、罗瑞卿、朱瑞同志也在旁边。他的要求被彭德怀同志回绝了。我严肃地批评林彪说:‘你是什么地位?你怎么可以指定总司令,撤换统帅?我们的军队是党的军队,不是个人的军队。谁要造反,办不到!’”后来,林彪又给中央三人军事领导小组写信,说是要求朱德和毛泽东下台,并要聂荣臻在信上签字。聂荣臻坚决反对。林彪就自己签字送了上去。在这之后不久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批评了林彪,并说:“你是个娃娃,你懂得什么!?”

林彪与聂荣臻之间的第四次争吵,是争论张国焘是否正确的问题。当时红军已到达甘肃,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不按中央的决定行事。据聂荣臻回忆,张国焘准备“吃掉”中央红军。他制定了一个方案,准备把中央红军的人调开,让聂荣臻到11军去当政委,把林彪调到另一个军去任军长。聂荣臻获悉了这一情况,就提醒林彪注意。但林彪却说聂荣臻是宗派主义。接着两人便发生了争吵,并且气氛还非常紧张,拍桌子,把一个盘子也打翻了。

虽然聂荣臻与林彪之间曾发生过多次争吵,但总的来看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因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任何一支部队的政治主官和军事主官之间都很难不发生矛盾,发生争吵是在所难免的。但两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在红军长征途中的那种艰苦的岁月里,能够带领红一军团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保护党中央到达陕北,应该说,他们之间的合作还是不错的。聂荣臻也承认,“我一方面看到他打仗还行,有时候有股子猛劲,有时候对战术问题也肯动脑筋”。

在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命令宣布之前,林彪和聂荣臻就赶到陕北的洛川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当115师召开誓师大会的时候,他们两人还没有赶回部队。

在洛川会议期间,林彪被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11位成员之一。会议结束后,115师已经出发,林彪和聂荣臻就匆匆往西安赶,准备从西安乘火车追赶自己的部队。林彪接到参加洛川会议通知的时候,他还在延安的抗大工作,这次他也没有再回延安。

当时,正是秋季,林彪与聂荣臻骑着马,顺着洛川通往西安的公路往前赶,按理说,两人已好长时间不在一个单位工作了,中国共产党又刚刚经历了一次重大的事件,老相识在一起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很多话题可讲,可是林彪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好自己一个人想事,只要不是他特别感兴趣的问题,一般不会提起他谈话的兴致,所以在路上,他们两人交谈的时间并不多,偶尔几次也都是关于工作的。

那个季节爱下雨,一下起来就是几天。林彪和聂荣臻也赶上了雨,这可让115师的两位首长吃够了苦头,并且使不爱讲话的林彪说的话更少。他们一路走,雨一路下,每个人的身上都淋得透湿。加上又是简易公路,到处泛着黄泥浆。等他们到西安的时候,满身都是泥水,幸亏随身带着干净衣服,换了换,这才进了西安城,见到先期到达西安的周恩来等人。

根据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前往山西前线的领导人分两批走,林彪随第一批出发,到达太原住进阎锡山的招待所。因为周恩来也要去太原,他要求聂荣臻与他同行。因此,聂荣臻比林彪晚3天出发。

三个元帅一台戏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0名元帅中,八路军115师占了3名。这三位元帅都在红一方面军工作过,但罗荣桓与林彪共事的时间要早于聂荣臻。

1930年下半年,罗荣桓就调任当时林彪任军长的红一方面军第4军政委。罗荣桓之所以调到红4军,主要是因为在此之前的几位政委都与林彪合不来,林彪经常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不爱听取别人的意见。为了能找到一位合适的政委,毛泽东冥思苦想,最后选中了罗荣桓。罗荣桓刚一到任,不少人为他捏了一把汗,毛泽东开始也不怎么放心。但罗荣桓到红4军后,一心扑在部队的建设上,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把红4军的政治工作和后勤工作抓得井井有条,与林彪合作得不错。林彪除了负责作战指挥外,对部队的日常工作索性不怎么过问了。毛泽东放了心,他高兴地对身边的同志说:“罗荣桓在红4军,不是跟林彪合作得很好吗?”后来,红一方面军扩大编制,林彪任红一军团总指挥,聂荣臻任政委,罗荣桓任政治部主任,这是3位未来的元帅第一次在一个单位共事。最为有趣的是,3位元帅曾在同一次演出中扮演了角色。

在红一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前,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编写了一个名为《庐山雪》的剧本。该剧描写的内容是红军打进了南昌,即将杀上庐山去,活捉蒋介石。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就像庐山上春天的残雪,很快消融瓦解。为了体现官兵同乐,在罗荣桓的支持和鼓动下,红4军政委罗瑞卿把军团的主要领导干部都动员上了台,每人都按实际的职务担任角色。至于反面角色,罗瑞卿自告奋勇地演蒋介石,年纪小、个子也小的童小鹏扮演宋美龄。

当戏演到最后一幕,红军已打下了南昌,部队正准备向庐山前进。台上是军团司令部,林彪正在接电话。电话里有人报告:

“现在已经缴获了许多战利品,报告军团长怎么处理?”

“用船装!”林彪当即给予答复。

接着军团长林彪和军团政委聂荣臻召集会议。聂荣臻提出,要请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研究一下,把这一捷报通报给军团所有部队。这时根据剧情发展,该罗荣桓出场了。大家等了半天,仍不见罗荣桓上台。怎么回事,罗荣桓不上台,这戏就演不下去了,就等于冷了场。

关键时刻,我们的罗主任怎么了,大家都在猜测着。

其实,当时罗荣桓就在后台火盆边烤火。因为他正闹疟疾,全身发冷。早在“五卅”运动期间,他就在青岛大学组织过戏剧演出,可他自己却从来没有上过台,可能这次是由于怯场,也许是由于身体不舒服,所以没有按事先协商好的时间上台,只是低头坐在那里笑。林彪在台上喊了几声:

“罗主任呢?”没有回音。

好在林彪急中生智,接着就给通信员下命令:

“通信员,去把罗主任请来!”

于是几个战士跑到后台,不由分说,便把罗荣桓“请”上了台。台下的干部、战士笑得前仰后合,当时的气氛非常热烈。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3位元帅同在一个军团工作的只有这一次,而3位元帅同在一出戏中扮演角色也只有这一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