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模仿者鹅鸭杀 > 第36部分(第4页)

第36部分(第4页)

王雪川在IMI里人缘算是十分广,却真的从未见过那一位姓裴的老师,甚至几乎没听到过。白术到底是IMI哪个分科的学生,王雪川也看不出来,而这似乎也是个不该问起的问题。

他自己与白术的接触十分有限,只知道白术应该是个专攻某些针对Creator的课程的人。可王雪川接触过那么多围着Creator转的科研人员,那些人看着Creator的眼神他太熟悉,珍惜,狂热,审视,谨慎,和一些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爱。但白术不同,白术提到Creator或者周檀的时候,无意间露出来的神色尤其微妙。

那是一种俯视和怜悯。

王雪川想起白术那样的眼神,就无法克制骨头里渗出来的寒意。

白术注意到始终落后他三步远的王雪川,并不在意,而是悠然领着他搭乘玻璃升降载舱直接去往地下399层。

王雪川看这电梯内壁上甚至已经没有常规的楼层按键了,需要插入权限卡后手动输入层数,不由得后背发麻。这地下的空间究竟有多少层,让人不敢猜测。

白术输完了楼层,又在切换出来的屏幕上选择了下降速度01,升降载舱以那种近似于为参观而准备的速度平稳向下降去。

透过完全透明的四壁,王雪川觉得自己仿佛穿行在一个不属于人类的空间里。密密匝匝的小方块沿着分段式圆柱形框架整齐排放,在冰冷的灰蓝色幽光中以某种节奏一格一格旋转,期间不断有精细的机械臂往来进出,有条不紊,间或取走架上的方块,间或将新的方块嵌入。

圆柱框架精确地移动或定格,与不断工作的机械臂配合得天衣无缝,广阔又紧密,寂寞又繁忙的巨大空间内只有金属轻微碰撞和电路断开又接驳的细小声音。

数以万亿的小方块每一个只有一立方厘米左右,在框架上发出幽淡恒定的光辉,只有被机械臂上的夹子取下后,失去光芒只剩下黑色。而随后转运进来刚刚嵌上框架的方块则缓慢地被点亮。

王雪川注视着这样一个沉默的没有尽头的无人之境,只觉得手脚冰凉。

他当然早就知道这是哪里,但此时真正目睹,还是几乎窒息。

这里便是“环球福利生命数据库”的核心了。

无数活生生的灵魂的仓库。

“这些只有一厘米长宽高的东西,就是人们自100岁成年开始,交付一生的移民税,机能终止后最终的归宿。”白术也望着那些不紧不慢运作的机械臂和圆柱框架,语调平静地陈述着,“我们白家这一代几乎没有科学家了,但爷爷的父亲一辈,在IMI成立之前就在相关领域做项目,而这个,就是他们最成功的一个。”

脑组织压缩技术,早在IMI联合研究所正式出现之前80年就有了飞跃性的进展,甚至迅速发展成为一项成熟可行的技术,耗能小,用时短。

剥除不必要的记忆存储,保留最原始的个人数据和基因信息,将取出身体的大脑压缩为最低限度的体积,依靠极微量的电流保持活跃性。

你说它们都还活着么?不,它们都死了。

你说它们都死了对吧?也不,它们全然地活着。

每一粒方块,都是一个公民经过压缩后的脑组织,作为登陆分歧世界的“基座”,如同那个人失去形体的“灵魂”。

这些小小的“基座”完整存储着这个人生前定型的一切,身高,体重,口味,爱好,遗传到的缺陷,寿命大致的长短。

压缩完成后的“灵魂”低温存储在不同的登陆地点,排队等候登陆时机。

当有新的受精卵在分歧世界发育为胎儿,并顺利降生,则在现世就有一个“灵魂”得以登陆;接着,在那全新世界的全新的一生,由此开始。

往来繁忙的机械臂每接驳一粒基座,便意味着分歧世界的一个人口诞生。而每拆下一粒基座,则是分歧世界中又一个公民的死亡。

偶尔现世前来登陆的人数与分歧世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符,也无需担心,不过是排队静候而已。

真正的节能和高效。

谁能知道自己的前生有没有生存在另一个世界呢?又或者哪里才是现实?不知道,且去珍惜眼下的时光。

001号分歧世界【伊甸园】,一开始并不准备采用这个技术,而是抱着实验会有失败率的想法,将第一批登陆的普通公民以“全肉体保留”的方式,仅将信号转换设备接入脊椎,实现个人信息数据化登陆。万一【伊甸园】试用失败,所有人都可以撤出,至少身体还在。

幸运的是,001【伊甸园】投入使用十分成功,期间出现的漏洞都得到完美修复,并渐渐稳定。而IMI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