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诚,享年94岁
同逝于XXXX年XX月XX日
☆、番外(一)
关于称呼
明氏姐弟出国前一天。
大部分事情都安排妥当了,明镜带着两个弟弟忙里偷闲去了咖啡厅。
三人一边聊着去法国的计划,一边思考着还有什么缺少的东西,然后,不知怎么说到了以前。于是,出现了以下的对话:
“上辈子……”
“上一世……”
“前世……”
“……”
虽然声音不大,却还是让周围的人听了个清楚,待姐弟三人回过神来,才发现整个咖啡厅有半数的眼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目光是清一色的不可思议和不敢置信。
三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刚说了什么,落荒而逃。
从此,他们全部以“以前”来代替。
又一天。
明台突发奇想,问兄姐:
“大姐,大哥,你们说,如果真找到大哥了,那我以后叫大哥的时候,会不会分不清楚谁是谁啊?”
明镜和明诚都一愣,显示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到时候混淆起来,会不会闹笑话啊?!”明台还在头疼。
“这好办,”明诚笑了起来,“以后你们就还是像以前那样叫我就行,反正我也听习惯了,不这样我还觉得别扭。”
从此,家里人开始改口为“阿诚。”
☆、番外(二)
关于名字(1)
从来没有人知道,明氏企业第二代的名字,并不是由明锐东夫妇所取,而是由明家长女明镜决定的,包括她自己。
明镜原名并不叫明镜,而是明月。明锐东夫妇视这女儿为掌上明珠,爱若珍宝,希望她能如月亮般圣洁高贵,所以名为“月”。
两岁时,明家小姐已展现出过人的天资,小小年纪就能做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三岁,她能用五块钱换回两根卖价三元的雪糕;到了四岁,别的孩子正为各种动画片着迷的时候,她却能专注地观看电视里的财经报道。
明氏夫妇决计不埋没女儿的天分,全力栽培。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女儿就像一块巨大的海棉,再多再难再艰深的内容她都能毫无困难地轻易吸收,甚至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到了十岁的时候,明月已经能帮着父亲处理公司的事情,有些决策甚至高明得让明锐东都自叹弗如。正是那一年,明月正式向父母提出要更名,明锐东没有问为什么,直接点头同意,从此,明月更名为明镜。
也就是那年,明家迎来长子。
明氏夫妇开心之余,随口问女儿该给弟弟取什么名字,不想明镜连思考的时间都没用,开口就说:“信者,诚也,要取信于人,得先有诚。明诚。”
明氏夫妇诧异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