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风雪定陵是真实故事吗 > 第33部分(第1页)

第33部分(第1页)

发掘人员撬开木椁,一口木棺露了出来。棺外有椁,意在以椁护棺,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尸体。从国内外出土的帝王陵墓来看,棺椁质料不同,层数也有较大差异。在埃及图塔卡芒法老陵墓的发掘中,就曾发现有石椁和两层黄金制作的棺。而中国晚期朝代的帝王,则大多采用两层木质棺椁的形式。这从定陵和清东陵帝后的墓葬中可得到证实。

在孝端棺木的两侧,放置着四块玉料。这种玉料在帝后三人的棺椁外侧已发现27块,到清理结果发现,唯独孝端的梓宫内又增放四块。玉料大小形态不一,大部分都有文字。有的墨笔直接写在玉料上,有的贴着有墨笔字的纸,也有的两者兼备。写在纸条上的文字大都工整清晰,写在玉料上的笔锋粗糙,字体粗大,且不清楚,少数还有编号,都是记录玉料的名称、重量:

玉料十三斤

菜玉一块重十三斤

六十八 玉料十五斤

六十八

菜玉料一块重十五斤十二两

七十二号

浆水玉料一块重十

浆水玉料一块重十一斤

二斤八两

浆水玉料一块重二斤八两

……

根据文字记录,最小的一块一斤十两,最大的一块四十八斤。有一块写明十三斤,发掘人员试称则是十六斤半,不知是当初的失误,还是明代度量衡与今天的差异,或者玉料本身发生了变化。其中一块玉料似有一条锯过的缺口,大概是当初用绳索之类的东西捆勒而成。在另一块玉料上,还特别标明“验收人”三字。

中国历代帝王的殉葬品中,大多放有玉料,即所谓的“金井玉葬”。“金井”是为了接地气,保证灵魂长生不灭,“玉葬”则是为了保证尸体不腐烂变质。据(汉书·杨王孙传》称“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

玉料殉葬自战国时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在河南洛阳的考古发掘中,曾清理过一批战国时期的墓葬,发现有些死者的面部有一组像人脸形的石片,身上也有石片,脚下还有两件兽形石片。这些石片上都有穿孔,可能是为了编缀在一起以便覆盖在死者的面部和身上,这就是后来出土的玉衣的雏形。

到西汉时期,帝王对玉料护体更深信不疑。他们不再满足于用玉料殉葬,而是把玉片制成衣服,套在尸体之上,一同入葬,以期尸体永世长存。这种观念在东汉时期达到了极至。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刘胜、窦绾夫妇的金缕玉衣,为此提供了证据,同时也打破了《汉书》记载的:“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的神话。尽管刘胜和窦绾除身穿金缕玉衣外,还在胸部和背部放置了许多玉璧,且口有玉含,鼻有玉塞、两眼有玉石掩盖、两耳有玉填,结果,1968年发掘人员清理他们的墓葬时,却见玉衣尚存,而其中的尸骨朽烂得仅剩儿枚残齿和一些骨渣。

以玉衣作为葬服, 从西汉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到三国后期,魏文帝曹丕认为,此乃“愚俗作为”而下令禁止使用。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也确未发现魏晋以后的玉衣,由此推断,这种习俗可能从魏以后真的被废除了。

魏晋以后的帝王陵寝中,虽然也有玉料、玉器出土,但从规模和质量来看,不再考究,只是一种象征而已。定陵玄宫出土的三十一块玉料中,只有浆水玉、菜玉两种。浆水玉略带浅青色,表面稍有些润泽,菜玉像枯萎的白菜叶,浅黄中伴有浅绿。据《格古要论》的评述,两种均为玉中下品,很可能来自新疆、甘肃等地。

但从随葬木箱中清理出的玉制容器来看,却是别具一番风采。这些碗、盆、壶、耳杯、爵等器物,质料细腻润泽,琢工精致,不少器物上都配有金制附件,镶有宝石、珠玉,显得光彩照人。细心的观光者如果注意一下摆在定陵博物馆橱窗里的那只玉碗,就不难窥见这批玉器纯美的质地和精湛的艺术造型,即使站在镶有玻璃的橱窗外,也能在碗的一面透视到另一面。其通体之细薄、造型之优美,光彩之夺目,如果不具备先进的技艺、奇特的构思和熟练的操作能力,是断然达不到如此辉煌灿烂的程度的。

把殉葬的玉料和容器进行比较和研究,不难看出明代对玉葬的观念,已不在保护尸体,而仅仅是一种形式了。

孝端皇后的棺木很快被撬开,里面露出一床绣有莲花和九龙纹的织锦被及殉葬的衣服,金器,漆盒等物。发掘人员小心翼翼地一件件取出,皇后的尸体出现了。

只见她上身穿一件绣龙袄,下着绣龙裙和黄缎裤,静静地躺着。绣龙袄袖筒肥大,通体用黄线缂丝制成,绣有蝙蝠、寿字和令人恐怖的“■”符号。两袖之上,由于织品的宽幅不够,出现了接头的痕迹,但接上的用料寿字倒写,蝙蝠也是头向下,别的衣服也常有字迹倒过来的现象。这显然不是一种失误,而隐含有一种“福倒来”和“寿倒来”的寓意。这是一种建立在方块字加丰富想象力基础上的一种独特文化,大概只有中国人才可能有这种文字游戏和思维方式。四个世纪后,在中国城乡到处出现了姓名倒写的“打倒×××”的木牌,大概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延续。

孝端皇后的肌肉已经腐烂,但骨架完好。她头西足东,左臂下垂,手放腰部,右臂直伸;下肢交叠,左脚在上,右脚在下。裤管扎在袜子内,脚腕外用细带勒住,下穿一双软底黄缎鞋;依然像在皇宫一样,端庄文雅,向南侧卧。

万历一朝,继张居正死后三十余年的漫长岁月中,朝廷逐步走向混乱和衰亡,皇帝昏庸,廷臣无道,相互勾心斗角,厮杀得不可开交。这时只有两个人清醒着,一个是首辅申时行,另一个就是孝端皇后王氏。

中国历朝的制度,按理应当说是不能听任党争发展的。尤其在万历一朝这种混乱的局势下,只有使全部文官按照“经书”的教导,以忠厚之道待人接物,约束自己的私心,尊重别人的利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朝廷才能上下一心,同舟共济。要是官员们口颂经典中的词句,称自己为君子,别人为小人,在道德的掩盖下夺利争权,这就是把原则整个颠倒了。这种做法无疑会导致文官集团的涣散,进而导致帝国无法治理。这不必等到1620年,早在1587年,万历的棺椁抬到大峪山下葬的时候才明白,申时行就曾鹤立鸡群地站在帝国的最高处,作出“自古国家未有如此而能长治久安者”的结论。在大明帝国江河日下的危急时刻,申时行竭尽全力,以种种方法缝补皇帝与臣僚、臣僚与臣僚之间的裂痕。可惜,这种调和折衷的苦心,在帝国制度强大的惯性面前显得捉襟见肘,最后以失败告终。

尽管孝端王氏从来没有真正得到过万历皇帝的爱,但她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处境,以一个中国女性特有的驯服与忍耐力,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一切。她在道德与人性二者的夹缝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于自己生存的形式,并以她的殷勤、守制,给万历的母亲和臣僚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足以体现她清醒的事例,是对“国本之争”的处理上。在长达数十年道德与政治的旋涡中,她既不倾向臣僚,也不指责万历,只是以她的聪明与机智,站在二者之外,洞若观火,使争斗双方都对她无可奈何。即使后来万历皇帝在争斗失利之后,想对她施以打击,废掉她的皇后地位,但也只是由于她在处理诸多问题上完美无瑕,而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

她一生无子,而又得不到皇帝的爱,作为最有权力享受一切的皇后来说,这无疑是个悲剧。但她面对现实把痛苦埋在心里,清醒地认识到这场悲剧中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并义无反顾地演下去,才没有像王恭妃、郑贵妃以及其他宫女妃嫔那样更加悲惨。或许这也算作是一种不幸之中的万幸吧。

她安详地躺在万历皇帝身边,头枕一个长方形锦制枕头,残存的发绺上插满了镶有宝石的金簪,冷眼观望着世间的一切。她那交叠的双腿,给人的印象依然是超尘脱俗、看破阴阳两个世界的非凡女性。

她头上的装饰显然比孝靖皇后的昂贵与华丽,几乎每一根金钗玉簪上,都镶有祖母绿和猫睛石。猫睛石在万历一朝曾是宝石中最珍贵的品种,据说它产于南洋一带,物以稀为贵,堪称无价之宝。史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江南一位少妇,头带一支镶有猫睛石的簪子,虽然猫睛石并不太大,但被一位商人发现后,用极为昂贵的代价仍未到手。于是,狡猾的商人设法结识了她的丈夫,且终日以酒席相待。如此两年,最后商人才透露了他的心愿,猫睛石方到手中。这个故事不免具有野史性质,但由此可见猫睛石的价值之昂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