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要提早带你去鬼门酆都一游了。”
“?”秦炀一头雾水,点点头便转身回房去了。
*
“瞳大人你好口福啊,秦百将手艺真不错。”谢衣一手抓着鸡腿,眉飞色舞地称赞着,旁边的谢偃也是一脸赞许的笑意,品味着桌上的美食,偶尔帮他拭去脸上的残渣。
“过奖,只强过你们,我便心满意足了。”瞳挑挑眉,低下头慢条斯理地喝粥。
“哎,这么久不见,你还是只会嘲笑我们,”谢衣鼓起脸颊,“告诉你哦瞳大人,小七的手艺已经很有长进了!别不信,他做的菜连师尊吃了都会称赞呢。”
“恐怕也只有大祭司会称赞了。”瞳继续损人于轻描淡写之中。
“喂——”谢衣炸了毛,谢偃快手塞了个豆沙包进他嘴里,他瞪视瞳半晌,愤愤地嚼了起来。
秦炀看得颇觉有趣,见瞳瞥过来一眼,顺手也夹了一个到他碗里。瞳微微显出几分满足,拿起豆沙包慢悠悠开口:
“你们两个,城内向来事务繁忙,这是又偷跑出来了?不在静水湖好好呆着,偏要来烦我,若是无事,我可会向阿夜告密的。”
“自不会平白无故前来打扰,”谢偃笑着接话,“前日行至星罗岩左近,偶然得到一面棱花古镜,自有一段绮丽鬼魅的传闻,想着你一向喜欢这个,便拿来看看,也顺便听些相关的逸闻。”
“是啊,这棱花镜是从山里挖出来的。到附近的城里一打听,果然很是奇特。这镜子携一股妖异之气,凡是买下将它摆入房中的女子,最后无不日渐疯狂,最后在镜子前自缢于室。最后只得丢入山中,以免再祸害他人。”
“古镜,都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啊。”瞳接过谢偃递来的一面古朴铜镜,随意捻起一抹绿光,灵气迅速消隐,被不知什么东西吸入镜中。他眯起眼,将镜子翻过来细细查看背后的花纹。
“《轩辕内传》有云,‘帝会王母,铸镜十二,随用而用。’《述异》上也说,‘饶州旧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从上古至今,它流传下来,自是拥有了种种奇异能力。
我曾听过另一面十分神奇的镜子。书云‘横径八寸,鼻作麒麟蹲伏之象,绕鼻列四方,龟龙凤虎,依方陈布。周绕轮廓,文体似隶,点画无缺。’这枚古镜有大异能,能够照出精怪原型,曾数次救主人于危难之中;还为他安家镇宅,赶走盘踞的妖物;更有一次替做官的主人祛除邪祟,救一城的百姓免受瘟疫之害。
“它悬系日月,天象黯淡便也无光;若与名剑共处一室,可尽敛其锋芒,亮可照十里;涂上金屑与珍珠粉埋入土中,起出照人,可根除百症,起死回生。”
“竟有如此神奇?”秦炀听得怔愣,“我与众多修仙门派均有往来,却从未听说过有这样一面镜子,不知它现在存于何处?”
“这样的古镜自然不是人界所能拥有的东西,”瞳大致看过一遍,将棱花镜扣在石凳上,“某一日,镜子托梦于主人,称感念其精心照顾的恩德,如今即将离去,特来相告,从此便消隐无踪了。”
“咦咦,这么厉害!”谢衣吃饱喝足,听得十分入迷,眼睛都放出光来。他一把抱回棱花镜,宝贝似的摸着,口中还念念有词,“镜子啊镜子,要是我对你也这么好,你能不能帮我找到想要的偃甲材料?别说珍珠粉,玉魄星屑都尽归你,如何?”
“没听见瞳大人说,那镜子已经不在人界,何况这一枚已惹了许多人命,纵使有灵也不会是良善之辈。明日我们便寻个荒凉之处将它封印罢了,也算一桩好事。”谢偃脸上满是无奈,挣了两下将镜子取走,收了起来。
谢衣不愿,便拉拉扯扯地闹了起来。瞳在一旁高高挂起只是看热闹,秦炀笑笑,径自起身收拾起碗筷回了厨房。
“别闹了,阿夜叫你们带来什么口信,快说,”瞳收回目光,悠然开口,“镜子……呵,镜中生罔,是能与那一界连通的东西。你们应该不会忘了,心魔— —是从哪里进入流月城的。”
气氛陡然凝固,谢衣敛去笑闹的神色,与谢偃对视一眼,“师尊的意思……既然长安已有断魂草出现,那么别处自然也会被殃及。瞳,你的情劫已过了大半,我和阿偃一路,总是会有所遗漏,便劳烦你也到处走走看吧。时间已经不多,要早做准备。”
“知道了,”瞳又眯起眼懒懒地倚在桌上,“你们两个径自恩爱,我还是孤家寡人,却也要出门受累,真是天道不公。”
“嘿嘿,无异说了,这种旅行在番邦叫什么……度蜜月!瞳大人,你已经差不多成功了一半,继续努力啊~”谢衣笑得张扬,扭头一口亲到了谢偃的脸上。
厨房方向传来啪嗒一声,秦炀站在不远处,手中的果盘掉了一个橘子在地上。好在他只呆了一瞬,便又恢复正常,捡起果子走了过来。
“咳……新摘的水果,两位来尝尝吧。”
“多谢招待,”谢偃随手挑了一个,拉着谢衣起身,“我们还是有事情在身,眼下天色将晚,也就不打扰了,以后再会。”
“再会。”
*
“先生,入夜要起风,快进屋去歇息吧。”秦炀送两人离开,回身见瞳仍伏在那里,笑着开口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