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国社会的一千个细节简介 > 第13部分(第2页)

第13部分(第2页)

那些喜欢这种游戏的人抱着为万世开太平的信念,自以为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却从来不喜欢、不敢于把现实问题说明白、说透彻。我们的民族就是在这样的游戏中一点点丧失了反思的力量。

谁来监督皇帝

谁来监督皇帝,这是一个亘古以来中国人都没解决好的问题。

难道皇帝也需要监督吗?

从传说里来看,三皇五帝时期,人人都不想做官,更别说做帝王。因为那时的帝王仅仅是劳累,得不到太多实惠。但还是可见人们趋利的本能心态。于是就禅让,一直到大禹。没人爱做得不到太多实惠的帝王,自然监督就不那么重要。

等到了夏朝,夏桀的暴政被商汤所伐。这是暴力在监督着暴力了。此后,周武伐纣也是这样。在儒学当中,还曾经有过两种观念的交锋,就是这样的###到底是僭越犯上呢,还是替天行道。幸亏皇帝只是天子,而不是天,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推翻的。

也就是说,监督着天子的是天。不道、不仁、不智的天子是会被天谴的,然后就是起义,就是天下大乱。

那么,古人理解的天又是什么呢?或许就是道,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但肯定没把人民当做天。人民可以是莫非王土的大地,可以是亦可覆舟的大水,也不会是天。

但,地法天,天人合一。因此人民的意见、人民的怨愤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像那些古装的电视剧里(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一些朝臣(如纪晓岚)常常十分简陋地把民谣当做民声来看待。虽然滑稽,但也说明了统治者对大地回音的重视。

在朝堂上能监督一把手皇帝的有两种官,谏官和史官。

谏官可以是丞相、御史这样的,也可以是专门管谏言的。皇帝不听就死谏,皇帝有时候也怕。但因没有弹劾机制,所以也可以不听,或者就敷衍,说那谏官谏得好,以后一定照办。谏官就说,我这是为了祖宗社稷。

这里于是又出现了一个监督者,或者叫监督机制,那就是:祖宗、祖制。祖宗的理论地位肯定要比现任皇帝大,因为后者的权力宝座来自前者。而前者的前者来自天了。也可以说皇帝这个大家族就是天的血缘家族的一支。于是,祖宗、祖制里也暗含着天的旨意。那么现任的天子,从传承和君权天授来讲,就都要遵守祖制、受其限制与监督了。而具体实施这种监督的,就是那些重臣,尤其是几世老臣(他们的地位可想而知)。

此外,还有史官可以监督皇帝。史官的监督方式就比较隐晦或者说间接一些,是通过历史来行使监督权的。皇帝对史官应该是比较尊重和重视的,他们也都希望留个好名声。即使他们想控制现任的史官,让其枉纵丹青,也无法控制后来的史官、改朝换代的史官来指指点点。这是很厉害的,很多皇帝都害怕历史,所以他们的解决办法就是烧。

一、春秋谭(2)

如此看来,似乎皇帝受到的监督还是很多的。可这里有个前提,这个前提如此重要,以至于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里。那就是:监督皇帝是为了维护皇权的,其目的不是推翻,而且也一点不是为了推翻。监督是为了让皇权更好、更完善、更合理。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的奸臣贼子,很多的贪官污吏,很多的冤假错案,很多的奸诈勾当。于是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的明察秋毫,很多的两袖清风,很多的铮铮铁骨,很多的朝堂栋梁。我们获取这些主要是通过史书和影视作品。渐渐地,在我们的银屏上,辫子戏、奴才戏多了起来。这些戏的基本主题就是:权、钱、色、奴。

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权、钱、色、奴当中被演得最淋漓尽致的就是奴了。这和中国蕴涵丰富的奴才史是分不开的。所有英雄的膝盖骨都是软的,都是要向皇权弯曲的。即使是那些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们到头来还是要匍匐在新皇权的足下。

在皇权之上,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是围绕皇权转的。谏官、史官、祖宗、民谣都是用来对付昏君的,是为了把昏君改造为明君。于是人们对皇权开始有了信仰。他们也只能信仰皇权了。

那么朝代更迭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看到了更加神秘的力量。各种命数、气数、指数蜂拥而至,一起来解释这,解释那,东西南北中,总的意思就是说:

天怒人怨。

朝代更迭就是一种最最特别的监督。

“中国智慧”

总是有一些新出来的书籍和音像制品,就像海归们贩卖西方理论一样,其作者以兜售本土文明为生。这样的本土文明多是些经典的回光返照,或者就是刚刚出土的古董级智慧。孔孟、老庄还有一本《易经》,似乎已经把“中国智慧”的轮廓勾勒出来了。那些被奉为圭臬的玩意儿已经混合到那些宣扬“中国智慧”者的口水、体液、血液里了。他们整理这些玩意儿,把它们一一晾晒到大众面前,似乎中国的文明就复兴了。

中国最神秘的智慧莫过于《易经》。杨振宁说《易经》耽误了中国科学思维的形成和成熟,他其实说了一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易经》本来研究的就不是自然,而是天与人的感应关系——按照天的征兆来行人事。儒学很好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到了朱熹方有“存天理、灭人欲”。

而老庄或讲治国,或论人生,与科学进化毫无关联。他们关注的是国家的长久和人生的快乐。相比而言,庄子更像一个艺术家。他只谈人生,几乎对政治抱着厌恶的态度,当然也就是个无政府主义者了。老子相对沉稳,睿智而消极,如汉朝依旧施行黄老之学恐不会有四百年基业。老庄道学可以说是一种解构之道,对艺术创造非常有益处,却不能胜任国家、家庭和人际的复杂。

诚然,“中国智慧”远不止这些,但百家争鸣也算是夸张了。墨家算是当时的科学技术人员的集团了,讲究一些科学技术上的研究与开发,以便提高农耕效率和质量。但百家争鸣而不是相互融合,导致相互排斥和仇杀,终究没有产生一个集大成者。如果墨家(科学技术)能和儒家(社会伦理政治)、老庄(人生艺术)相互融合,想必今天的中国会是另外的景象。

于是,在这样的“中国智慧”里,当代中国人的贡献是极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真的需要那些“中国智慧”贩卖者的贩卖吗?那些一版再版的“中国智慧”丛书,有的类似大型礼品装,有的装潢精美好似月饼盒,有的故作神秘像古墓门。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春秋谭(3)

我之所欲言,已言古人口;我之所欲书,已书古人手。似乎我们当今中国人的生活依旧是古人经典的注解。似乎我们的每一次言语不过是祖先古文的白话版。似乎我们的行事作为仅仅是为了弥补历史细节上的空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