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生韩信第一卷 > 第28部分(第2页)

第28部分(第2页)

小太监回头一望,见是赵高,急忙上前磕头请安,“原来是赵大人,小的给您老请安了。”

“恩。”赵高长长的哼了声,认出了这个小太监是政事堂的,看了眼他身后直愣愣的站在那的秦兵,拖长声音问道;“你们这是要去哪呀。”

小太监笑哈哈的作揖道;“禀大人,这是南征军任嚣的信使,小的正准备带他去见丞相大人呢。”

“南征军的信使。”赵高微微一愣,任嚣这个时候不好好待在岭南打仗,派信使跑到沙丘来做什么。

“信呢。”赵高朝信使伸出了手。

那信使有些犹豫的看了眼小太监,他还不知道赵高是谁。小太监急忙在旁说道;“这位是中车府令赵高赵大人,代替陛下掌管虎符和玺印,你只管交给他就是了。”

信使这才相信,单膝跪下,从怀中掏出一小卷竹简,高举头上:

“南征军百将乌喜,奉我家将军任嚣之令,特来送上奏疏。”

赵高有些奇怪的接过竹简,看了眼那百将,心想任嚣怎么会莫名其妙的送来什么奏疏。

待看见竹简上的火红的玄鸟标志,赵高脸色大变,他知道任嚣送来的是什么了。

陈宇奉任嚣之令,一路北上马不停蹄的赶往咸阳,到了南郡之时。却听闻始皇帝正在会稽东巡,想起任嚣特意嘱咐要亲自呈送给陛下,陈宇便掉转队伍,一路东行追赶始皇帝的车架,又让信使骑着宝马先行上路赶到了沙丘通传,大队人马则押送着贡品已经到了陈池。

赵高对‘那件东西’所知道的并不多。只知道陛下为了得到它不惜发动了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战争,六十万大军两次南下,死伤二十余万。正是因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才让本已虚弱的大秦国力日渐衰退,社稷动荡不安。

最重要的,安期生对赵高提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求赵高帮他取得‘那件东西’。

赵高看着手中的竹简,脸上阴晴不定,心中闪过无数个念头,许久才挥手对小太监道;“你先带乌百将下去休息,好好招待,我稍后就呈送给陛下。”

PS:请关注此的各位大大看一下!

感谢各位大大,给我提了不少的宝贵意见,让我意识到里欠缺的东西,还有许许多多不足,你们的意见对我帮助很大,让我避免了盲目的闭门造车。里面确实很多硬伤,难怪起点的编编们看不上眼,江南决定闭门重写了,修改掉很多不合理的设定和细节。

以前在发前仔细的看过不少编编们写的一些新人要注意的东西,和一些入得细节,印象深的就是如果3~5万字入了,那成绩不错,5~10入了,成绩还行,15万字以上没戏的话,那基本此就废了。恩,我也差不多15万字了,一直坚持,总想着也许再坚持下就会有了,可是总是自欺欺人。也许有例外,比如《凡人修仙录》什么的,但那真的是万中无一,江南自问没有这运气和毅力。所以,有点可以确定了,此在起点扑街了,虽然不是很惨,虽然一直在新榜里,可还是扑了。昨天下了新人榜,就更惨了,今天一天,收藏在982一直没动,基本上没有任何渠道被新的读者认识了。

今天是江南在起点最后一更了,我承诺过我会坚持写下去的。我会的,不过不是在起点了。昨天已经和n、n签了,正在谈入V。大概一周后弄好了就会在那边发文,各位大大如果还有兴趣,请可以去看看,或者在网上搜也可以。也可以养肥了再看嘛,过个几个月,等江南有个五、六十万个字,那时候看起来也比较爽。

我其实很不想走,很不想很不想,我在起点看了六年的,已经习惯了这里。可是真没办法,我每天在电脑前,根本没有码字的心情,写的都是乱七八糟没什么条理的,总是想着那惨淡的数据和编编永远不会来的短信。我想换一个地方,换一种写作环境,同时也会多了一份收入。我会努力写好的,到时候让各位大大可以养肥了看的爽些。

今天想了还是发了最后一章,写的不好,当给各位大大告别吧。我心里比你们难受,呵呵,真的。

忽然又觉得一身轻松,这一个月来终于可以好好的睡一觉了,心累。

起点,有些新人你真的伤不起。

正文第三十九章沙丘之变(二)

慢慢的踱步,又停下,又数步,又停下,赵高望着竹简怔怔出神。

这到底会是什么东西,难道真的能让人长生不老?安期生这么费心思的得到他又是为了什么?

赵高心中太多的疑问了,不过他已经下定主意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那件东西’送到始皇帝面。否则万一,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始皇帝如愿的长生了,那他赵高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想到这里赵高信手拆开了竹简上的封蜡,仔细的看了一遍,确实是任嚣写给始皇帝的奏疏,里面细细的写了这件东西在西瓯国获得的过程。赵高看完后不免有些失望,至于这件东西是什么任嚣一字未提。

私拆边关大将给皇帝的信已经是死罪,可赵高显然并不在乎,更大的谋逆之罪他赵高都敢去做,哪会在乎这些小事情。

又细细的看了一遍,确定不会有什么遗漏了,赵高便把竹简扔进了火盆。刚想倒入灯油点燃,忽然脑中闪过一个念头,急忙手慌脚乱的把竹简从火盆中捡起。还好只是浅浅的沾了一层灰尘,便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赵高这才放下心来。

赵高半眯着眼,嘴角处露出了几丝阴笑。自己不是一直找不到办法除去蒙毅嘛,这倒是个天赐良机。

点燃了油灯,将烧热融化的蜂蜡小心的滴在封口处,然后吹干,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看不出被打开够的痕迹。赵高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曾经做过六年的吏,这点小伎俩自然不在话下。

待蜡迹干的差不多时,赵高便把竹简放入了袖中。又喊来了一个心腹宫人,写好了一封帛递给了他,小心翼翼的取出贴身携带的一块虎符,也一并交给了宫人,细细叮嘱道:

“告诉高柔,我救了他一命,现在是他表现忠心的时候了。他身为郡守,凭此虎符便可以调动苍山大营的驻军。”说到这里赵高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让他最好按照我说的去做,否则我会让他们全家在地下团聚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