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生韩信第一卷 > 第88部分(第2页)

第88部分(第2页)

时间紧迫,说完章邯转身就要离开,却见二人仍然一动不动的坐着,不由怒道;“你们两个什么意思?”

面对章邯的责问,董翳面露惭愧的低下了头,司马欣则站起来缓缓的说道;“上将军,我想问你,我们如果叛出了楚军那将去何方?”

“那还用问,自然是杀回秦国。”

“秦国?”司马欣重重的哼了一声,道;“上将军,现在整个秦国都对我们恨之入骨,恨不得食我们的肉饮我们的血,你以为秦国还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吗?我们投降楚军早已经不相容于秦国,今天若是再叛楚国,那天下之大,已经没有我们活命之地了。”

章邯听出了司马欣话中的意思,他愤怒的眼神慢慢的冷静下来,转而冷冷的盯着司马欣道;“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只需顾全我们自己的荣华富贵,而不管二十万兄弟们的生死?”

司马欣面对他咄咄逼人的目光,却警觉的后退,手按住了墙上挂着的佩剑沉声道;“上将军,我司马欣一生最敬佩之人就是你,但你也要为我们着想。我们的至亲现在俱在楚国,而其他亲族早已经被赵高屠戮一尽,难道真要我们身死族灭吗?况且项羽并未毁约,他仍然对我们礼遇有加,我们为何要叛之?”

章邯深深的吸了口气,强压下胸中已经绿色的血液,又看向董翳道;“你呢,是跟我还是跟他?”

董翳面对章邯的直视,有些畏缩的避开了他的目光,只是轻轻的说了一句。“对不起,上将军。”

司马欣见董翳果然站在自己一边,不由面露得意的说道;“上将军,我们是您一手提拔上来的部下,您要做什么事情我们自然也不敢阻拦,今日我们就当您从未来过,您请自便吧。”

说完看着章邯,做了个‘请’的手势。

章邯怒极而笑,他心中已经猜到了司马欣和董翳在劝降之时定然欺骗了自己。

笑声中充满了悲意思,连说了三声‘好’、‘好’、‘好’,说完便头也不回的大步离去。随后帐外传来了士卒的惨叫和马嘶之声,然后就是巡夜的士卒乱哄哄的叫喊声。

待项羽知道章邯的逃走的消息后,不由大惊,急忙下令英布亲自率轻骑前去追赶。他自己则有些焦虑不安的在营中走来走去,面色十分难看。

忽然停下了身子,向正坐在那闭目养神的范增问道;“亚父,你说此事我究竟是对是错?”

范增缓缓的睁开眼睛,面上却不带一丝感**彩,只是淡淡的说道;“羽儿,既然决定做的事情,就没必要后悔了。你的担心是对的,秦人已经立了新王,若是这二十万军心不稳的降卒一旦回到关中,很难担保他们不会倒戈一击。”

项羽点了点头,又道;“这到还是其次,我担心的是灭秦后若是章邯他们有大军在手,而关中我们又不能长久占之。关中早晚要分封给他们为王,若是如此的话我们一旦回到彭城就会鞭长莫及,这样大大不利于我大楚的霸业。”

范增微微一笑,欣然道;“你担心的甚是,我亦深以为然。”

顿了顿又面色有些黯然的叹道;“只是坑杀一事,太有违天道伦理了,我恐会伤了你的天和,况且一旦坑杀了这二十万秦军,秦人一定对我们恨之入骨,再无缓和的空间。只可惜此处离楚地太远,否则我们将这些秦军调去楚地倒也未尝不可。”

项羽昂然抬头道;“亚父你太过多虑了,我命在于我,而不在于天!我项羽顶天立地,何惧那虚无缥缈的天命之说。人若挡我,杀之!天若灭我,诛之!”

“至于秦人恨我,那就恨吧,我要让他们的仇恨充满心中,世世代代不忘我们楚人曾经带给过他们的仇恨。我不在乎人心,我只在乎沙场上能更多的杀死对手。”

范增叹了口气,看着项羽英气逼人的雄姿,心中却隐隐有些担心。

到了天明时分,英布已经派人来回报,说章邯趁着夜色潜回了秦军营中。当时楚军正诈称兵甲换装之事,骗的秦人解除了武装整队的排队进入空旷之地。因为秦军数量太过庞大,只好分批来进行,而章邯潜回的正是东边尚未轮到的秦营。

待章邯靠着在军中的威信强行召集了部众,将楚人将要坑杀他们一事公布,秦军顿时哗然,立刻拿上兵器追随章邯造反。

而此时英布的轻骑也已经追至,正在监刑的钟离味和龙且也得到消息率着大军纷纷赶来,一番混战之下章邯见颓势已经无法挽回,只好带着五万残军趁着夜色朝南逃走。英布率轻骑追杀了一阵,也只好无奈回营。

随后剩下的十六万秦人悉数被坑杀,一时间新安的上空哀嚎动天。秦人士卒俱是满怀恐惧的哭泣哀求着,而行刑的楚人却丝毫不为所动。直到泥土慢慢的淹没他们的口鼻,让他们无法在呼吸、在呼喊,哀嚎声才渐渐的归于沉寂。

死一般的沉寂!

当太阳再次升起时,大地上已经再无着一丝秦人的气息。

自长平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五十五年后,曾经不可一世的虎狼秦军也最终苦尝恶果。此举也让项羽的杀神之名传遍天下,婴孺闻之皆不敢夜啼。

项羽则带着他的四十万大军继续西行,函谷关已经近在咫尺。

正文一百二十三章兵临城下

函谷关地连关洛,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昔日老聃骑牛路过函谷关,关尹喜见隐隐有紫气从东而来,便以此为吉兆报之周室,谓关中将有王气,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果不出其然,五百年后方有始皇帝生。

既然是关中的屏障,秦人自然不留余力的修缮加固,经过数百年的经营,函谷关已经成了韧百尺、虎视关东的天下第一雄关。只可惜周文当初入关时为了让函谷关不再成为秦人所依仗,便下令大肆拆除城墙,可叹五百年的雄关就此毁于一旦。

章邯击败周文后,便向胡亥上疏请求重修函谷关,以此为东出关东击破反秦诸侯的后勤所在,赵高也知道函谷关对关中的重要性,便没有多加为难,反而大力配合。

经过二年多的维修,函谷关总算依稀恢复了些许当年天下第一雄关的模样,这也成了赵高闭关称王的底气所在。只是关内许多城楼角楼破坏严重,短时期内无法修复,也让函谷关的关防大打折扣。

刘邦攻下峣关后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让夏侯婴率着三万大军急忙从后方奔袭函谷关,想要抢先攻下这个天下第一雄关。因为他已经听闻项羽封了章邯为雍王,这让他大为震怒。

雍者,关中也。昔日大禹塑九鼎分天下为九州,起自黑水、西河以西的大片土地为雍州,涵括了现在的关中和河西陇右。项羽封章邯为雍王,顾名思义就是想让他称王关中,这怎么能不让一心想做关中王的刘邦大为恼火。

那时的他扎营灞上,远眺咸阳,自认为整个关中已经是他刘邦的囊中之物,于是心中对一向不怎么对眼的项羽也升起了轻视之心。心想论年纪我可以当你老子了,论功劳你小子不过就是在北边打败了秦军主力,老子我可是辛辛苦苦的攻入了关中灭了秦国,你凭什么比我牛气许多。

有了底气刘邦自然就敢放手去做,也不顾张良的反对下令夏侯婴前去攻取函谷关凭此以拒项羽的诸侯大军,他自己则耐心的在灞上等待秦国的归降。

函谷关是关中凭借抵抗东来之敌的,向西则是自己的大后方所以几乎一点防御都没有,夏侯婴率大军轻而易举的攻到了函谷关下。关内的秦将见军心涣散眼看是守不住了,咸阳又断绝了消息估计也朝不保夕了,便出城乞降,请求夏侯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