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源氏物语 俳句 > 第72部分(第3页)

第72部分(第3页)

朱雀越发头疼,挥了挥手示意侍卫们将这位大臣挪到一边,又请御医来为其医治。一番手忙脚乱后,御医来报说并无大碍,人已然醒转。

刚才过于激烈的争论还留下许多踪迹,那你死我活的声响还嗡嗡地响在众人的耳朵里。大家都头昏脑涨,面红耳赤。可到了这个地步仍不肯罢休,喘着粗气咬牙坚持着,一定要等陛下给个结果出来。但那张隐在帘帐后的清秀脸庞一直难以看清表情,上方也没有任何声响传来。殿上之人心中的底气也没有那么强硬了。

不管是期待着陛下当即宣布废立东宫,严惩源氏一脉的人;还是心存一丝侥幸,希望陛下顾念兄弟之情,于此事不做追究的人,心里都开始有些惴惴不安了。

虽然没有声响,但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萦绕在周身的躁动。那如沸水一般的气息几乎就要压抑不住,喷薄而出时,御帘里传来当今冷若寒冰的声音:“退朝。”

所有人立即都炸开了,争闹不满如涨潮一般,其中赫然有个过于耿直的年轻臣子站了起来,似有阻拦之意。那表现之欲实在太过明显,旁边的人都没有阻拦的打算。只听一声“陛下——”刚喊出口,几个身影便挡住了他的视线。

这几位平日里都是萤宫殿下的得力干将,只把那年轻臣子团团围住,几乎是推着往外走。他十分不满,伸着脖子就要继续喊。而后他便看见一直都默不作声的萤宫殿下直直地往自己这边望过来,那眼神好像再看浮游这等弱小无能的小虫。

就好像是被踩住了脖子一样,一番激烈的忠辩之语就被卡在了喉咙口,憋红了双颊也吐不出来。只能垂头丧气地被人半推半拉地往外走。

其他人都还没反应过来,皆是十分惊恐地看着好整以暇的兵部卿宫殿下。萤无所谓地,很是轻松地笑了一下,悠然提议道:“既然今日尚无定论,不如下次再议,陛下?”

御帐里又是一阵吓人的沉默,然后传出一声:“退朝。”

接着顿了一顿,朱雀的声音中藏着一丝只有萤宫才察觉到的无力。他说:“萤,你留下……”

·

这件事确实关系太过重大,左大臣顾不得连日来疲劳的身子,召集了许多人商量对策。从最坏的打算猜起,只想莫因此事折损太多。

至于源氏公子,他本这场风暴的起因,就算是为了避嫌,不好再示人前。然他也没有颜面去见那位一直为自己奔波的岳父大人,更不敢给中宫写信一诉苦楚。此事最终连累了东宫,他已然惭愧不已,又怎么敢随意再见她呢。

而那位贵重的千金自然是不敢再联络,便是任何信息都见不到了。想到自己是在她的闺房之中被右大臣捉了个正着,源氏心中真是懊悔万分。他本对右大臣的怒火不屑一顾,穿理好衣衫便告辞。可正是这个动作更加惹恼了这位权臣,牵扯出了后来无休无止的喧闹。

惭愧懊恼的源氏大将只能躲在二条院里潦倒寂寞度日,唯独看到紫夫人那天真烂漫的笑容,才能感觉到一二分的宽慰。

尚侍之君既然是以染病为理由归家的,此时便也只能用这个理由继续留在府中了。原本她也是伤怀愁绪,回到家中后又得心上人相见宽慰,便也有好了许多。只是经此一吓,那原本未曾抽离的病丝越发不肯离去,竟是比之前病得越发严重。

她自然是听说了外面的事情,家里的侍从们也是议论纷纷。胧月夜越听越是痛苦悲愤,几欲赴死。贴身的女侍们可怜她,便不让这些消息污扰了病人的耳朵。

可惜胧月夜心中有牵挂,越是不让她听,便越是想知道。如此循环以往,可真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平白添了叹息罢了。

中纳言几乎日夜都在咒骂那个撺掇尚侍给大将写信的侍女,好像没有她就没有日后这些事端一样。又埋怨尚侍轻信人言,为何不肯好好听自己劝阻呢。胧月夜以泪洗面,哭着掩住了面庞,什么话都说不出。原本丰腴柔美的脸颊迅速消瘦蜡黄起来。

而最让人不能应付的,便是宫中那位皇太后的怒火了。

事发之后,弘徽殿皇太后曾回府一次。那一次从尚侍房中传出来的尖利怒骂声,吓得门口的人纷纷把头藏进了袖子里。恨不能把耳朵藏起来,权当没有听到那些声音。也有人合掌在胸前不停祈祷,只望这种折磨快点结束。

皇太后离开后,尚侍房中传来幽幽哭泣声。哀怨致绝,叫人听了毛骨悚然。抱着胳膊发着抖,无论也驱散不开那一阵阵的寒意。

这件事里,最无辜的人当属泉皇子殿下。因为大人们的不检点,做出了有损体面的事情,让他遭受了无妄之灾。

幸而萤宫与中宫殿下在此事上达成了一致,虽然外面风声鹤唳,但仍将东宫殿下很好得保护了起来——不让他受到不明的影响。

只不过以这孩子的聪慧程度,从身边过于平静的气氛中,多少察觉了当前不妙的状况。他一边听话地不惹人瞩目,以免此时被人捉住了错处又拿出来小题大做,一边也在暗暗找寻其中的关键。

各方的人与事此时都胶着在了一起,结成一个无解的死结。他们都扬着脖子望着天边,看那风将重重的云层往哪一个方向吹去。

第110章 落定

出了这样让人难堪的事情,只要是爱惜羽毛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