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凤穿残汉续写 > 第12部分(第2页)

第12部分(第2页)

蔡吉知道铃兰会这么问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毕竟张清这一路对蔡吉照顾有加还曾救过她的性命。加之蔡吉如今又成了孤女。外人见此情形难免会将他二人的关系往私情方面去想。但作为一个历史系的硕士蔡吉比铃兰更清楚在这个时代与自家家臣萌生情愫是件有损名誉的事情。

于是为了让铃兰放心,同时也为了自己与张清的关系,蔡吉当即端正了坐姿对着铃兰肃然道:“铃兰你要记住凡家主切不可与奴仆苟且和狎,久后必紊乱上下,窍弄奸欺。张大哥虽非家奴,但与我已有主仆名分。我若对张大哥有私情那便是对张大哥忠义之心的侮辱。所以日后若是再有类似的谣言传出,请你一并像今天这般处理!”

“是!小府君放心。奴婢一定不会让流言损害到小府君与张大哥的名誉。”铃兰听罢以同样郑重其事地态度向蔡吉俯身领命道。

“那内院就拜托你了。”蔡吉用包着纱布的手拍着铃兰的肩膀托付道。

面对蔡吉的嘱托铃兰惊愕地仰起头道:“小府君是要我管理内院吗?可是我只有十二岁啊?”

“我这个府君也只有十三岁叻。”蔡吉笑着说道。

“可是我没小府君的本事怎能担此重任。”铃兰一个劲地摇头道。

“本事可以学,但忠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你铃兰就是一个忠诚的人。所以我相信你能做好。”蔡吉平视着铃兰颔首鼓励道。

蔡吉的信任无疑让眼前这个十二岁的少女受宠若惊。却见铃兰再一次匍匐道:“是,铃兰一定不负小府君重托。”

“恩,你有信心就好。记住我现下虽被奉为太守,可其实只是个傀儡而已。偌大个太守府除了你和张清、李达等人其他人都可能是来监视我的。现下你不用特意与这些人硬抗。只需做到两点就可以了。一是不要让我屋里的谈话传出去,二是记下府里其他人的一举一动。”蔡吉拉起铃兰的手指点道。

“是,小府君。”铃兰点头应道。但一想到段奎送来的彩雀的种种举动,铃兰还是忍不住为蔡吉抱不平道:“段老真是的!既然要奉小府君为太守,为何又要派彩雀那样的人来为难小府君呢?”

“呵呵,这就是政治呀。”蔡吉轻笑道。

“政治?什么是政治?”铃兰好奇地问道。

“政治啊……你以后会知道是什么的。”蔡吉卖了个关子道。

“哦。”铃兰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问道,“小府君,那我们要忍到什么时候呢?”

“你这‘忍’字用得不错。不过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是等。”蔡吉纠正道。

“等?”铃兰不解地看着自己仰慕的小主公。

“没错。就是等。”蔡吉说着扭过头望着院内正含苞待放的桃花一字一顿道:“等时机到来。”

历史事件发生所带来的时机——这是蔡吉目前手中所掌握的最大王牌。亦是她掌控东莱的关键所在。只是就算明知日后的历史走向,可在这些历史事件真正降临之前,蔡吉还是免不了会在心中患得患失。此刻她对铃兰的这番话与其是在教导铃兰,不如说是在与她那颗惴惴不安的心对话。

好在铃兰现下虽还不知道政治是什么东西,也不清楚蔡吉所要等的时机究竟是什么,也无法为蔡吉出谋划策。但是就在这天的傍晚,张清却为蔡吉带来了一个连她都意想不到的重要人物。

“张大哥,这位是?”蔡吉看着张清身后头戴斗笠的高大男子不禁好奇地问道。

只是还未等张清介绍,那名男子已摘下斗笠冲着蔡吉打趣道:“怎么?小郎君这么快就忘了在下?”

看清男子容貌的蔡吉忍不住惊呼道:“太……太史将军!”

上青云榜~(≧▽≦)~啦啦啦~~~欢迎各位JM作客凤穿~~~散花ing~~~

第一卷 风起蓬莱 第十六节 对症下药

原来那日太史慈应邀前往管府赴宴之后,很快就从管统的口中探知他是袁绍那边的人。由于太史慈之前曾在辽东避难对袁绍一派一直都没什么好感。于是在趁势灌醉了管统之后太史慈直接跑路回老家照顾老母去了。只是他才在乡下待上没多久便听到了蔡吉被推举为东莱太守的消息。曾当过奏曹使的太史慈一下子就从中嗅出了阴谋的气息。话说蔡吉之前在黄县城头上已给太史慈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想来蔡吉虽有勇有谋却终究只是个十来岁的童子。生怕其年幼被欺的太史慈当即辞别老母再一次回到了黄县县城。

巧的是太史慈才到太守府门口就遇上了牵马回府的张清。说实话,张清之前虽答应无论蔡吉做出何种选择都会一路追随与她。但身为长者张清终究不能眼看着蔡吉以一介女流之身犯险于权谋的漩涡之中。更何况以这几日段奎等人的表现来看,他们利用蔡吉做傀儡的意图已昭然若揭。可以想象一旦蔡吉失去利用价值段奎等人势必会将她弃之如履。此刻眼见太史慈来访,张清宛若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浮木。于是张清隐去蔡吉是女子一事不谈,将其余这些天来所发生的事一股脑地都告诉了太史慈。并希望他能说服自家的小主公改变主意推掉太守一职。而太史慈也正有此意。两人就此一拍即合双双来到了蔡吉的书房。

虽说太史慈的造访让蔡吉多少有些意外。但看着他与张清二人眉宇间不约而同所冒出的一丝焦虑之情,蔡吉不用问也知道太史慈这是为了自己做太守一事而来的。这不,三人才各分主宾寒暄就坐。那一边太史慈便已开门见山地问道:“听说小郎君被推举成了孝廉?”

“都是各位长辈的谬赞。吉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而已。”蔡吉谦逊地作答道。

“小郎君莫要妄自菲薄。那日在衙门口小郎君的忠孝有目共睹。更何况这世上敢上城头与大军对峙的少年本就凤毛麟角。小郎君这孝廉就慈看来确也当得。”然而太史慈在将蔡吉夸赞了一番之后,突然又话锋一转道:“正如小郎君所言众人推举汝为孝廉是因为汝做了该做的事。不过这世上有些事情却是不该做也不能做的。一旦做了不该做的事情非但不会被人理解可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啊。”

早有心理准备的蔡吉自然不会三言两语就被太史慈给吓住。却听她对着太史慈明知故问道:“依太史将军看来吉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了吗?”

“小郎君以为凭汝的才识资历真能当一郡之长?”太史慈注视着蔡吉反问道。

承接着太史慈的视线,蔡吉不慌不忙地回应道:“吉年幼学浅做太守确实有些贻笑大方。但是吉自负有一样东西能让吉胜任这一郡之长!”

“哦?是什么?”太史慈饶有兴致地看着蔡吉,想要从这个胆大妄为的蔡家小郎君口中听到一番精彩的说辞。

然而蔡吉只是朝天拱了拱手说出了一个很寻常的答案:“那就是吉对大汉的忠诚之心。”

对大汉的忠诚之心——这样一句话在汉朝似乎是个再寻常不过的表忠心之语。上自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鲜有人没有说过类似的话。至于有几人是发自真心忠于大汉就没人说得清楚了。然而蔡吉这句看似平常的话语在太史慈与张清听来却蕴含某种深入骨髓的情感。因为他们并不知晓蔡吉口中的“大汉”并非是一个朝代一家皇室,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但蔡吉的赤诚之心却已然被在场的二人所领会。于是太史慈与张清暂时不再去想如何说服蔡吉,而是静静地等她继续说下去。

就这样在两个壮年武将的注视下,外表年少的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