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农家有女来种夫免费阅读 > 第73部分(第2页)

第73部分(第2页)

这次受灾最严重的也是南城。五城兵马司王岩王大人,也还算是个不错的好官。是年轻有为,人也比较正直。真要说起来,这个王岩王大人还是大王庄的虎子爹,王子明同父异母的兄弟呢!

东西城以及北城的房屋质量都不错。只有个别的房子被压塌了。只有南城,损失最惨重。这时,本来就生活在最低层的老百姓,更是直骂老天爷不长眼,为什么那些贵人、地主的房子都没有倒塌。

偏偏倒塌的是他们这些穷苦百姓的房子。老百姓的一肚子怨气都感觉无处可发。尽管温度有了一些回升。但有句话说的好,下雪不冷,化雪冷。穷困的南城百姓,衣服本来穿的就单薄。现在忽然又赶上了暴雪。有一部分身体瘦弱的老人和孩子,甚至被这场暴雪活活的给冻死。

因为,富人和贵人的房子用的都是上好的木材。有个别的达官贵人家里都用上了千金难买的水泥糊墙。而平民窟的老百姓房子跟现代的临时搭建的安全房差不了多少。大部分上面都是搭一些粗细不等的木料。上面加的都是泥巴和枯草。在枯草下面加一层廉价的油布就不错了。

这遇上大雪,不被压塌都难。有些人甚至被活活的砸死在屋子里。整个南城简直惨不忍睹。老百姓指天骂地,哭爹喊娘。大人的叫骂声,小孩子的哭声,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王岩王大人带兵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幅场景。咱这位王大人心里也不好受。看着眼前的场景,赶紧安排官兵去帮助老百姓,清理厚厚的积雪,以及整理房屋。

在南城与西城的交界处,有一口井。还是很多年前,附近的城民都喝这口井里的水。人称娘娘井,有的说喝一口井里的水,成亲的小媳妇儿,容易生男孩儿。

赶考的秀才喝了这井里的水,肯定能金榜题名。还是先帝慕容复在位的时候,就有一个吕姓的秀才,曾经住在对面的悦来老店。具说吕秀才每天喝的就是这口井里的水。后来殿试得了二十一名,先帝慕容复钦点了吕秀才为探花郎。

其实,吕秀才是不是因为喝这口井里的水,才考上的探花无从考证。但吕秀才的文章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当年深受先帝慕容复的器重。

而这位吕探花后来曾出任了江南苏州织造,以及两江总督和两江巡抚。你想呀,被皇帝钦点的探花,那就相当于天子门生。那官路绝对是平步清云。

只是后来,刘太后在灭丽妃家满门的时候,也一并把这位吕巡抚随便找了个罪名给收拾了。因为,这位吕巡抚好像跟丽妃娘娘有些沾亲带故。

可见,传言不见得可信。说不定当年这位吕秀才,之所以能被先帝钦点为探花,背后也离不开丽妃娘娘的枕头风儿。

咱们再说这口娘娘井。当年出了一个探花郎,这口井就成了人们膜拜的对象。人人每天都来排队,在这井里打水喝。认为只有喝了这口井里的水,才能转运。这口井一度被人们传的神乎其神。

更是传出,观音大士曾来凡音,用玉净瓶里的水,点化了这口井。所以这口井才被称为‘娘娘井’。

正在大家打扫街上的积雪的时候,忽然井里发出了响声。只听得“咯吱吱,咕噜噜”一块光滑的石碑冉冉的从那口娘娘井里升了起来。

忽然有人喊道:“快看呢!‘娘娘井’显灵了!”人们咕噜噜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像疯了一样的冲了过来。可是愚昧的老百姓,也不敢靠的井太近。直接把‘娘娘井’远远的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的人更是带头倒头就拜。那头磕的是“邦邦”直响。额头上磕破了皮,流出了鲜血好像不知道疼似的。

嘴里不停的喊着:“观音娘娘显灵,请为我们这些老百姓指点迷津!”于是乎,更多的人也加入了磕头的行列。只是磕的没有像前面那位那么严重罢了。

这时,有胆大的老者,仔细观察着石碑上的字迹。开口大声念道:“天不佑无道昏君,逆天而行,未处死凤胎妖孽。今妖孽现世,故,暴雪预警!如不顺天意,必有地龙翻身之祸。望臣民及早选出贤能者登基…!”

总之石碑上的写的意思就是,孝帝慕容景昏庸无道。当年并没有处死皇后娘娘所生的,被视为妖孽的小公主。今天,那个小公主这个妖孽现世了。所以上天才下了这场暴雪。如果再不顺从天意,将会发生地震。希望南召国的臣民,选出一个贤能的明君,早日登基为帝等等。这就是要借着天意,让人们逼孝帝慕容景退位呢!

不得不说,这古代的人真的很好愚弄,对神灵太过相信了。更是亲眼看到从本来就传的神乎其神的井里,升起一块刻着字的大石碑。更是对娘娘井的预警深信不疑。

这帮老百姓,现在也故不上收拾房子,清理积雪了。把前来帮忙的官兵团团围住。他们要向太后讨个说法。因为,当年是太后和众大臣选出的孝帝这位皇帝。

虽然当年的老臣告老还乡的,告老还乡。死的死,亡的亡。现在朝中早就更新换代好几茬了。

老百姓就是这样的,被有心人一煽动就有人跟着起哄。就像现在的网络喷子和愤青一样。从来不分青红皂白,一看有人传谣言,就跟风儿的跳出来,把被传的人骂的狗血淋头。

其实,等多年以后,好些喷子和愤青再看看自己当年所做的事儿。他们自己都会觉得很可笑。只是因为一时的冲动,做出很幼稚行为。想想自己当年怎么就会被人利用了呢?

再说‘娘娘井’惊现石碑事件,就像瘟疫一样。在京都城里以风一般的速度迅速的扩散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一下子直指孝帝慕容景为昏庸无道。

朝堂上一时间吵的更是不可开交。太后党和保皇派两帮人就直接撕扯打起来。一个个也不顾自己的礼仪风度了。武将更是在金殿上大打出手。文官更是唾沫星子横飞,分成两列不停的对骂着。暴躁的欧阳林驸马更是一人打八个。被太后党的武将团团围在中间。

要不是慕容诚让人护着张成轩老丞相等一众文官。恐怕太后党的一帮莽夫都想直接动手殴打老丞相了。刘方心里也是门儿清的狠,这叫擒贼先擒王。只要把张老丞相给打倒了,那帮子张老丞相的门生。在杀鸡儆猴的作用下,也自动瓦解了。毕竟文官嘛,和武将还是没法比的。

在武将上太后党还是很战优势的。有的中立派武将也急的团团转。而中立派的胆小的文官,直吓的钻到了桌子底下。不管最后太后党和保皇派谁输谁赢。他们都不想受皮肉之苦,那帮莽夫万一打到自己身上,误伤了自己,找谁说理去。

这时禁卫军头领小将军欧阳战平,听到消息后,冲进来一看到自己的爹,被那么多人围在中间。太后党的人以多欺少,立马就不干了。直接就加入了打斗。慕容诚护着自己的父皇,以免刘太后的人趁乱下黑手。

“都停下,大家都别打了!这里是金殿,你们这样打下去,吵下去成何体统!”太监总管小德子喊得嗓子都快哑了,也没有一个人肯听他的。

孝帝慕容景看着闹成一团的众大臣,不由的冷冷的笑了。心想:这是太后那个老乞婆早就计划好的吧!至于,那口‘娘娘井’石碑预警肯定是人为的。只是,自己想不到这出井现石碑的原理罢了。说不定就连这场暴雪,孝帝等人也觉出了古怪。

慕容诚最后,掏出手枪,直接冲着房顶就是“啪”的一枪。这法子和现代警察明枪示警一样管用。金殿上立马安静了下来。只听得“哗啦啦”太后党和保皇党整齐的分成了两拨人。左边便太后党的人,右边便是保皇党的人。

不过,你别看太后党的人多,可是他们受的伤最严重。而保皇派的人就好的多了,只有个文臣受了轻伤。这都得多亏慕容诚安排的侍卫拉偏架,给太后党的人帮倒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