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成皇后和高宗是否是近亲 > 第36章 你说得好我就不要你跪了(第2页)

第36章 你说得好我就不要你跪了(第2页)

不等袁纨回答,高希朗声念道: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想不到二哥也喜欢读易安居士的词。不过,我更喜欢她的诗。”

“这是何故?”高希问道。

“她的词固然是好的,只是太多记述她对故国的思念,和离乱生活的痛苦。我觉得,格局小了一些。”

高希来了兴趣,问道:“那二妹欣赏怎样的女子呢?”

“红线女。我这辈子,看来注定只能做一个普通人家的文弱女子。若有朝一日,也能做一回红线女那样的忠心侠女,倒也不枉来人世间走一遭了。”袁纨的眼里闪烁着期冀的光芒。

红线女,是唐代的一位传奇女侠。在唐朝袁郊编写的传奇小说集《甘泽谣》中,就有《红线传》讲述她的故事。

红线女本是潞州节度使薛嵩的内记室,也就是协助处理文书的婢女。实际上,她身怀绝技。

是夜,她悄悄潜入天雄节度使田承嗣的卧室,盗取了枕边的锦盒。半个晚上就往返七百里,从容回到薛氏家中。

薛嵩第二天将金盒奉还,田承嗣大惊,知道有人取他人头如探囊取物,遂灭了吞并薛嵩地盘的想法。

红线女既解了主人的忧患,也避免了一场战争。

“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长流。”袁纨吟出了《红线传》中冷朝阳写的这首诗。

继而又道:“二哥,这首诗虽然说出了红线女的超凡脱尘,但我觉得还远远不够。”

“怎么说?”

“和忠肝义胆、为主人解忧相比,能够化解一场战争,让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才是红线女最侠骨柔情之所在,这才是大忠大义!”袁纨的声音很柔软,但见解却令高希刮目相看。

“那你应该也喜欢这首词,你听听看”高希念道: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袁纨听了,立即说道:“二哥,这是哪位女子的大作,大气磅礴、豪情万丈,绝不输给须眉男子。”

“这首词的作者叫秋瑾,是某朝的一位奇女子。当时的朝廷昏昧不堪,对内搞得民不聊生,对外签定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我大汉族眼看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这位秋瑾,就是当时众多救亡图存的义士之一。”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袁纨细细品味着秋瑾的情感,又问道:“这是哪朝之事?如此佳作,怎么从未听说过?”

“哦这这我也忘了在哪里看到的,只知道她最后为国捐躯。”高希当然不能说,这是发生在几百年后清朝末年的事情,只能敷衍了事。

“那她还有好诗词吗?你记得多少,能再念几首给我听听吗?”

“好好好,让我想想”

有了共同话题,两人越聊越投机。

袁纨情不自禁接触高希,高希与她相谈甚欢,这一切袁母都知道,她也早看懂了女儿家的心思。

袁母思忖,高希虽然是民户子弟,世代务农,听袁寿说家中也并不富裕,但好在家世清白,如今又是沈翰林的爱徒,前途不可限量,更兼模样周正。

她见高希在男女大防上,同样循规蹈矩,也就越发看重高希。

但是每每看到女儿和高希畅谈诗文的场面,她的脸上又会露出一丝忧愁之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